鲁东大学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鲁东大学录取规则:

鲁东大学录取规则
第五章 录取规则
第十七条 根据各省(区、市)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确定投档比例。
第十八条 按照教育部和各生源省(区、市)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相关文件精神,本着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以高考成绩为依据,结合考生体检情况,择优录取。
(一)普通文理科专业录取原则
1.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山东、浙江、北京、上海、天津、海南)
按“专业”投档的省份(山东、浙江),进档考生满足所填报专业志愿选考科目要求,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身体状况符合相关专业培养要求,均予录取到投档专业。
按“专业组”投档的省份(北京、上海、天津、海南),进档考生满足所填报专业志愿选考科目要求,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身体状况符合相关专业培养要求,在专业组内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确定录取专业。专业组内考生按高考分数由高到低,依次按考生所报专业志愿确定录取专业。当考生成绩无法满足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时,如考生服从专业调剂,根据考生文化课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调剂到专业组内
招生计划尚未完成的专业;如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则作退档处理。
2.未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省份
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进档考生按高考分数由高到低,依次按考生所报专业志愿确定录取专业。当考生成绩无法满足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时,如考生服从专业调剂,根据考生文化课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调剂到招生计划尚未完成的专业;如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则作退档处理。以院校为单位投档的批次,参照上述办法执行。
3.对于投档分相同的考生,若所在生源省(区、市)规定了位次确定原则,从其规定。若未规定位次确定原则,在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省份,依次按语文数学总成绩、语文或数学单科最高成绩、外语单科成绩、等级考试选考科目单科最高成绩、等级考试选考科目单科次高成绩由高到低排序;在未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省份,文科依次按语文、文科综合、数学、外语单科成绩排序确定位次,理科依次按数学、理科综合、语文、外语单科成绩排序确定位次,成绩高者排序在前。
(二)艺术类专业录取原则
1.广播电视编导
使用生源省(区)专业统考成绩,按进档考生综合分从高到低录取。若综合分相同,文化成绩高者优先录取。若综合分、文化成绩均相同,在山东省按投档规则排序录取;在其他省(区),依次按语文、文(理)科综合、数学、外语单科成绩排序录取。
2.音乐学
山东省考生使用2020年山东师范大学等23所高校音乐与舞蹈类专业联考成绩,其他省(区)使用生源省(区)专业统考成绩,按进档考生专业成绩从高到低录取。若专业课成绩相同,文化成绩高者优先录取。若专业成绩、文化成绩均相同,在山东省按投档规则排序录取;在其他省(区),依次按语文、文(理)科综合、数学、外语单科成绩排序录取。
3.舞蹈表演
山东省考生使用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舞蹈类专业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联考成绩,其他省(区)使用生源省(区)专业统考成绩,按进档考生专业成绩从高到低录取。若专业课成绩相同,文化成绩高者优先录取。若专业成绩、文化成绩均相同,在山东省按投档规则排序录取;在其他省(区),依次按语文、文(理)科综合、数学、外语单科成绩排序录取。
4.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
使用生源省(区)专业统考成绩,按进档考生综合分从高到低录取。若综合分相同,专业成绩高者优先录取。若综合分、专业成绩均相同,在山东省按投档规则排序录取;在其他省(区),依次按语文、文(理)科综合、数学、外语单科成绩排序录取。
(三)体育类专业录取原则
1.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使用生源省(区)体育类专业统考成绩,进档考生按综合分录取。若综合分相同,专业成绩高者优先录取。若综合分、专业成绩均相同, 在山东省按投档规则排序录取;在其他省(区),依次按语文、文(理)科综合、数学、外语单科成绩排序录取。
2.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高水平运动队的招生录取按照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生源省(区、市)有特殊规定的,按生源省(区、市)规定执行。
内蒙古自治区实行“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的录取规则,若投档分相同且未规定位次确定原则,文科依次按语文、文科综合、外语、数学单科成绩排序确定位次,理科依次按数学、理科综合、外语、语文单科成绩排序确定位次,成绩高者位次在前。
江苏省普通文科类、理科类考生必测科目成绩均须达到合格(或C级及以上等级),2门选测科目等级均须达到B级及以上等级。江苏省艺术、体育类专业七门学业水平必测科目成绩中不合格(或D级)科目不得超过三门。
第二十条 录取时,往届生与应届生一视同仁,各专业无男女比例限制。
第二十一条 对于按照国家、生源省(区、市)规定可增加分数或降低分数投档的考生,录取时以投档分为准。
第二十二条 英语、日语、法语、朝鲜语专业要求外语语种为英语,其它专业不限制外语语种。
第二十三条 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录取结果在生源省(区、市)规定的官方网站和鲁东大学招生网公布。
第二十五条 按大类录取的学生,入学时不分具体专业,进入专业类平台学习,然后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学业成绩、专业容量分流到大类中相关专业。
鲁东大学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 | 专业大类 | 专业小类 |
菌物科学与工程(本科) | 农学 | 植物生产类 |
应急技术与管理(本科) | 工学 |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 |
人工智能(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智能制造工程(本科) | 工学 | 机械类 |
舞蹈表演(本科) | 艺术学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本科) | 教育学 | 体育学类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 | 教育学 | 体育学类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地理信息科学(本科) | 理学 | 地理科学类 |
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 | 工学 | 能源动力类 |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生物制药(本科) | 工学 | 生物工程类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本科) | 工学 | 材料类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 | 工学 | 电气类 |
美术学(本科) | 艺术学 | 美术学类 |
广播电视编导(本科) | 艺术学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水产养殖学(本科) | 农学 | 水产类 |
音乐学(本科) | 艺术学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生物工程(本科) | 工学 | 生物工程类 |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本科) | 工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 | 工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船舶与海洋工程(本科) | 工学 | 海洋工程类 |
物流工程(本科) | 管理学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 | 工学 | 化工与制药类 |
园艺(本科) | 农学 | 植物生产类 |
土木工程(本科) | 工学 | 土木类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软件工程(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通信工程(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车辆工程(本科) | 工学 | 机械类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 | 工学 | 机械类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科) | 工学 | 材料类 |
环境工程(本科) | 工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本科) | 工学 | 水利类 |
农学(本科) | 农学 | 植物生产类 |
历史学(本科) | 历史学 | 历史学类 |
统计学(本科) | 理学 | 统计学类 |
材料化学(本科) | 工学 | 材料类 |
地理科学(本科) | 理学 | 地理科学类 |
生物科学(本科) | 理学 | 生物科学类 |
化学(本科) | 理学 | 化学类 |
物理学(本科) | 理学 | 物理学类 |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 | 理学 | 数学类 |
心理学(本科) | 理学 | 心理学类 |
应用心理学(本科) | 理学 | 心理学类 |
英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日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法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朝鲜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旅游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旅游管理类 |
财务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汉语言文学(本科)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汉语言(本科)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传播学(本科) | 文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广告学(本科) | 文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体育教育(本科) | 教育学 | 体育学类 |
学前教育(本科) | 教育学 | 教育学类 |
小学教育(本科) | 教育学 | 教育学类 |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 | 法学 |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
社会工作(本科) | 法学 | 社会学类 |
法学(本科) | 法学 | 法学类 |
经济学(本科) | 经济学 | 经济学类 |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 | 经济学 | 经济与贸易类 |
鲁东大学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大学录取结果通常在填报志愿后15天到一个月内公布,具体时间因批次而异,查询方式包括学校官网、教育考试院网站等。
录取结果公布时间与批次关联
高考录取批次主要分为提前批、本科批、高职专科批四类,各批次公布时间不同:
本科提前批:最早可在7月上旬查询结果,一般在填报志愿后约15天。
本科批:录取结果在7月中旬陆续公布,周期约25天。
高职专科批:录取结果发布时间较晚,通常为7月底至8月中旬,需一个月左右。
具体日期需以各省招生办公布的时间为准,考生可通过官方渠道关注动态。
鲁东大学简介
鲁东大学是一所以工农理文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综合性大学。2012年,成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单位。2014年,获批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7年,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20年,被确定为山东省属21所“双高”建设高校之一。2021年,入选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2022年,入选山东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
学校始建于1930年,历经山东省立第二乡村师范学校、胶东公学、胶东师范学校、莱阳师范学校、莱阳师范专科学校、烟台师范专科学校、烟台师范学院等历史阶段,以吴伯萧、何其芳、臧克家、老舍、萧平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名师先贤曾在这里弘文励教,培养了一大批投身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优秀人才,孕育形成了“厚德 博学 日新 笃行”的校训精神、“求是至善 尚实致用”的优良校风和“严谨 精益 卓越”的质量文化,形成了多学科交叉融合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引领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特色。2001年,原直属山东省交通厅、建校于1978年的山东省交通学校并入。2006年,学校更名为鲁东大学。
学校坐落在“中国最佳魅力城市”——烟台,依山傍海,环境优雅,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单位。校园占地3450亩,校舍建筑面积74.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4.7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63亿元。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十三五”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图书馆藏书256.7万册、电子图书120.3万种。在校生3.1万余人 。
学校坚持学科立校,学科实力不断增强。现设24个学院、60个本科
招生专业,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3个山东省重点学科。2020年,水利工程学科入选省属高校“高水平学科”建设项目,成为全省同学科中唯一的“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学科。水利环境海洋、芯片与集成电路、教师教育、食品药品与现代农业、文化传承创新传播等五大学科群建设集群效应凸显,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等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7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评为“优秀”。2012年,成为首批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首批山东省教师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省级教师教育基地。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9年,通过山东省美育评估和体育评估。2022年,获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现有1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5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8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2个省级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6个专业通过师范专业二级认证,5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拥有14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8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3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7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省级思政课“金课”和10部省级一流教材。在近四届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评审中,共获奖71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16项。学校在2018—2022年全国师范类本科院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位列全国第17位。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科研水平逐步提高。建有科学与工程研究、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基础支撑与条件保障三类衔接配套、布局合理的创新平台体系,拥有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山东省海上航天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山东省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语言资源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等各类省部级以上创新平台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8个。2022年,高水平科研平台团队不断涌现,建成省部级科研平台7个,立项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93项、国家级45项,实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零的突破。获评“中国好技术”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成果奖各1项,2个参与项目成果分别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海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素质不断提升。现有专任教师1803人,正高256人,副高54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027人,具有国家级人才称号专家72人次、省级人才称号专家105人次。现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高层次人才团队、10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高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1个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41个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
学校深化科教、产教、校地融合,构建了人才培养、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决策咨询、共建共享、文化传承与创新“五位一体”的服务地方工作模式。2019年以来,新增地方政府、省直部门、行业骨干企业等合作单位49家,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共建烟台新旧动能转换研究院、烟台海洋工程安全保障技术创新中心、烟台预制菜产业创新研究院等27个协同创新平台,以及绿叶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绿叶生命与健康产业学院、盈科法学院等多功能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获批省级首批现代产业学院1个,2022年到账横向科研项目经费首次突破1亿元。学校获批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省专利技术转移转化专项计划试点、省新一批省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试点单位,入选中国宇航学会单位会员、国家海洋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员单位、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副会长单位,多次获评中国技术市场协会和省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先进集体奖,连年获评“烟台发展突出贡献单位”“十佳驻烟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学校是全国首批通过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正式认证的22所高校之一,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所大学或机构建立了友好交流合作关系,每年长短期国际学生人数1200余人。现设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国别区域研究中心3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博士联合培养项目4个,与国外多所大学合作开展“2+2”“3+1”“3+2”等模式的学生联合培养项目。建有2个汉语中心、1个烟台世宗学堂,在马来西亚设立鲁东大学教育硕士教学基地。卢瓦尔孔子学院先后获评全球“先进孔子学院”“汉语考试优秀考点”。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这是历代鲁大人笃定的办学信念。九十三年来,一批又一批学子从这里迈出校门,踏入社会。迄今为止,学校共向社会输送了32万余名毕业生,他们以综合素质高、敬业精神强、基础知识牢和职业技能好,深受用人单位好评,涌现出了以“鲁大作家群”领军人物、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炜,“最美大学生村官”张广秀,“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杨安仁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典型。
学校全面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积极实施党建工作铸魂、头雁、强基、养正“四大行动”和党建业务“双优”创建工程,获批1个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4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和1个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创建单位,1个山东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3个全省党建工作“双创”培育创建单位,入选山东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红色文化传承示范校、山东省师德涵养基地、山东省统战工作先进单位、山东高校民主党派活动基地,是首批山东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单位、首批山东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有关做法被第27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列为经验交流材料,典型经验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国家主流媒体宣传推介。
目前,学校全体师生正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扎根山东半岛,坚持守正创新开放,追求严谨精益卓越,大力实施人才引领、学科筑峰、创新驱动、文化赋能战略,推动办学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全面提升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奋力谱写新时代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宏阔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