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当前位置:当书网大学介绍大学点评2025年东华理工大学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025年东华理工大学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时间:2025-07-16作者:孔雀鱼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东华理工大学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东华理工大学录取规则:

东华理工大学录取规则

第四章  录取规则
第六条  我校招生录取工作实行“学校负责,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管理部门监督”的录取体制,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原则, 综合考虑考生各方面素质,公平、公正、公开、科学、规范地选拔学生。
第七条  学校对非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不作外语统考语种限制,但学生入学后学校均以英语作为公共外语组织教学,外语统考语种为非英语的考生谨慎填报;报考我校英语专业(本科)的考生,原则上需通过英语口试;
除定向培养直招士官专业外,其他专业录取不限男女比例;
报考我校的所有考生均须参加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如实填写本人的既往病史。体检标准严格按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原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等相关要求执行。
第八条  学校录取遵循以下原则:
1.学校招生录取工作按照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管理部门公布的录取批次进行,通过远程网上录取;
2.对于进档考生,按考生投档分数、志愿顺序分专业录取,不设专业志愿分数级差。专业志愿无法满足时,对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根据专业计划情况进行调剂;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做退档处理;如投档分数相同理科依次参考数学、语文、外语、理综成绩分专业录取;文科依次参考语文、数学、外语、文综成绩分专业录取;
江苏省:采取“先分数后等级”的排序办法,再结合考生的专业志愿和综合素质评价分专业录取;
内蒙古自治区:实行“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的录取规则;
学校在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省(市)的招生录取工作,均按照相关省(市)文件要求执行。
3.体育、艺术类专业录取办法:文化上线,专业排名,即文化成绩和专业统考成绩达到生源省划定的体育、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后,按生源省(直辖市、自治区)专业统考成绩,不分文理科从高到低排名择优录取,当专业成绩相同,则按文化成绩择优录取。
4.若生源省级招生管理部门有特殊要求的,按其相关规定执行。
5.按专业类招生专业分流实施办法以学校和各学院专业分流实施方案进行。
第九条  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按照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管理部门规定计入投档成绩的加分予以认可。
第十条  录取结果及时在我校网上(www.ecut.edu.cn)公布,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纪委电话:0791-83897339、83897952

东华理工大学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专业大类专业小类
足球运动(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智能地球探测(本科)工学地质类
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本科)工学地质类
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本科)理学地球物理学类
人工智能(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智能制造工程(本科)工学机械类
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本科)工学核工程类
地理空间信息工程(本科)工学测绘类
网络空间安全(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产品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环境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城乡规划(本科)工学建筑类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本科)理学地理科学类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本科)工学地质类
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本科)工学核工程类
音乐学(本科)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
舞蹈学(本科)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
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工学化工与制药类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本科)工学土木类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工学土木类
土木工程(本科)工学土木类
网络工程(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软件工程(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自动化(本科)工学自动化类
通信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核工程与核技术(本科)工学核工程类
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工学仪器类
机械工程(本科)工学机械类
复合材料与工程(本科)工学材料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工学材料类
资源勘查工程(本科)工学地质类
勘查技术与工程(本科)工学地质类
环境工程(本科)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遥感科学与技术(本科)工学测绘类
测绘工程(本科)工学测绘类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工学水利类
土地资源管理(本科)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统计学(本科)理学统计学类
地球物理学(本科)理学地球物理学类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理学地质学类
地球化学(本科)理学地质学类
生物技术(本科)理学生物科学类
应用化学(本科)理学化学类
物理学(本科)理学物理学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理学数学类
英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日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财务管理(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市场营销(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汉语言文学(本科)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广告学(本科)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体育教育(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学前教育(本科)教育学教育学类
法学(本科)法学法学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经济学经济与贸易类
会计学(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工程管理(本科)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东华理工大学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东华理工大学录取结果一般在投档后3-10个工作日可查询,具体时间因批次审核进度、退档处理等因素有所差异。

影响录取结果查询时间的核心因素

1. 高校审核流程耗时

投档后,院校需审核考生成绩、专业要求、体检信息等档案材料,常规审核需3-5个工作日,但遇招生计划调整、专业调剂或退档争议等情况,审核周期可能延长至10天。

2. 批次类型差异

提前批:因涉及特殊招生类型(如艺术类、军校等),审核流程更复杂,通常需5-7天。

普通批次:多数院校在3-5天完成审核。

征集志愿批次:因需汇总未完成计划的院校名单,结果更新可能延迟1-2天。

3. 退档及调剂处理

考生若未服从专业调剂或被退档,需等待退档流程结束后重新进入征集志愿流程,此阶段可能额外增加1-3天等待时间。

东华理工大学简介

东华理工大学(原华东地质学院),简称东华理工,创办于1956年,是中国核工业第一所高等学府,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自然资源部、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具有地学、核科学特色,以理工为主,经、管、文、法、教、艺兼备的综合性大学。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111计划”入选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国家新工科和新文科项目入选高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中国人民海军士官选拔培训基地、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民族利益至上,牢记服务国防军工的使命担当,为服务国家原子能事业发展而三迁校址、七易校名,坚持“为核成立、因核成名、以核成势”的发展思路,高擎“核学”“地学”两杆大旗,加速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不断提升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国家国防军工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26万余名各级各类专业人才,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一大批政府部门领导、商界精英、科技领军人才和高级技术专家,为我国核大国地位的确立、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核地学人才摇篮”和“世界原子能事业的宝贵财富”。

学校现有南昌、抚州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3800余亩。设有地球科学学院、地球物理与测控技术学院、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测绘与空间信息工程学院(北斗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软件学院、理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文法与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院、国防教育学院、国防科技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20余个教学单位。

学校现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院士工作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专业硕士学位点,69个本科专业(其中61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具有来华留学生招收资格。拥有“十三五”国家国防特色学科5个,“十四五”江西省一流学科3个,化学学科、工程学科、地球科学学科、环境与生态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个本科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8个本科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2个专业被遴选为江西省高校星级专业,8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

学校现有教职工219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708人,高级职称人员714人(正高210人、副高504人),具有博士学位940余人,博士生导师128人,硕士生导师870余人,国家“杰青”、国家“优青”等国家级人才34人次,省级人才176人次。同时,聘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总统顾问等20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学校的兼职教授。学校持续打造“先进人物群雕”引领师德师风,涌现了以“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为代表的先进典型,以及“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等先进集体。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2.9万余人。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新工科和新文科项目、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名师等高水平教学资源和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拥有省级本科高水平教学团队20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获批硕士、本科层次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领域(专业)10个。近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3项。学生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国际国内各类赛事中,争金夺银,成绩斐然,相继涌现了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团队”“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大学生田径运动会百米冠军、国际原子能机构居里夫人奖学金获得者等一大批优秀学子。学校被授予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等荣誉,获批国家大学科技园、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省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省级众创空间、省级创新创业学院。

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年均科研经费达2.8亿元,总量位列全国170位以内,稳居全省前列。先后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际(地区)科技合作重点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与二等奖、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江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西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奖80余项。

经过68年的发展积淀,学校构建起以核学科为特色、以地学为优势的学科专业群,建成了覆盖核燃料循环前端和后端的“全链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体系。拥有“铀资源探采与核遥感”全国重点实验室、我国首个“核资源与环境”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省首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质谱科学与仪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以及“东华加速器中子源”科学装置、“放射性地质与勘探技术”国防创新研究中心、“核技术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际原子能机构参比实验室在内的30余个国家及省部级高水平科研平台;拥有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1个,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团队2个,国家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江西省科技创新团队6个。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南非、巴西、爱尔兰、波兰等20多个国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在校际交流、师生与协同科研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获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外高水平大学学生交流计划”,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本硕博多层次的完整国际人才培养体系,同时接受外籍博士后进站工作开展科学研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金砖国家”创新行动计划,承办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孔子学院,开展对柬埔寨、纳米比亚等国科技援外项目,促进科技成果境外转化,与俄罗斯联邦卫生部建立长期科技合作关系并成立“质谱科学与仪器俄罗斯研发中心”,获批江西省首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先后有3位外国专家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学校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建立了紧密的科技合作关系,是IAEA“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协作中心”与“铀资源勘查开发实践中心”的成员单位,承担机构的技术合作项目、国际会议及人才培养任务,为世界和平利用核能做出积极的贡献。

学校是花园式校园,先后被授予“全国绿化先进单位”“江西省园林化单位”“江西省文明校园”,入选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学校面向全国招生与就业,就业率一直保持在全省高校前列,多次被评为“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东华理工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教育大会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四次、五次全会部署,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深入实施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确立的发展战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核军工文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加快推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早日建成“行业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小编推荐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8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