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当前位置:当书网大学介绍大学点评2025年大连大学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025年大连大学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时间:2025-07-16作者:冷羽轻寒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大连大学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大连大学录取规则:

大连大学录取规则

1.调档比例:110%

2.身体健康状况要求: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另:报考体育教育、运动人体科学、小学教育、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的男性考生身高不低于170厘米,女性考生身高不低于160厘米。

3.录取办法:

(1)当第一志愿上线考生数不足计划招生数时:在同批录取学校控制分数线以上,按考生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当第一志愿上线考生数多于计划招生数时:不再调阅第二志愿及其他志愿考生档案;

对于已进档考生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择优录取,按照高考投档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优先满足高分考生的专业志愿。当考生的高考投档成绩无法满足所填报的专业志愿时,如果考生服从专业调剂,学校可将考生调剂到招生计划尚未完成的专业,直至所有专业录满为止;对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做退档处理。高考投档成绩相同条件下,文史类专业优先录取语文成绩较高者,理工类专业优先录取数学成绩较高者。

(2)填报英语专业的考生,英语单科成绩原则上需达到100分;填报信息与计算科学、软件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的考生,数学单科成绩原则上需达到90分。

(3)艺术类、体育类专业:录取办法见《大连大学艺术体育类专业录取办法》详见附件。

(4)对于加分或降分投档考生的处理,承认省招考委关于加分、降分投档等相关规定。

大连大学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专业大类专业小类
足球运动(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助产学(本科)医学护理学类
医学检验技术(本科)医学医学技术类
服装与服饰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环境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本科)工学土木类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酒店管理(本科)管理学旅游管理类
舞蹈编导(本科)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
美术学(本科)艺术学美术学类
运动训练(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音乐表演(本科)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
音乐学(本科)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
生物工程(本科)工学生物工程类
制药工程(本科)工学化工与制药类
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工学化工与制药类
园艺(本科)农学植物生产类
建筑学(本科)工学建筑类
土木工程(本科)工学土木类
中药学(本科)医学中药学类
护理学(本科)医学护理学类
口腔医学(本科)医学口腔医学类
临床医学(本科)医学临床医学类
数字媒体艺术(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软件工程(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自动化(本科)工学自动化类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工学机械类
工业设计(本科)工学机械类
车辆工程(本科)工学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工学机械类
环境工程(本科)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历史学(本科)历史学历史学类
生物技术(本科)理学生物科学类
化学(本科)理学化学类
物理学(本科)理学物理学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理学数学类
英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日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翻译(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旅游管理(本科)管理学旅游管理类
市场营销(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汉语言文学(本科)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运动康复(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体育教育(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小学教育(本科)教育学教育学类
法学(本科)法学法学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经济学经济与贸易类
金融学(本科)经济学金融学类
会计学(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工程管理(本科)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大连大学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大学录取结果一般需要14-30天公布,具体时间与录取批次、省份招考进度和高校类型密切相关。

录取结果公布时间的基本规律,高校录取结果公布周期主要分为三个关键阶段:

提前批(如强基计划、军事类院校):通常在高考结束后的7-10天内完成投档与结果公示;

本科批次:多数省份集中在高考后14-21天公布,部分省份因考生规模或政策差异可能延长至25天;

专科批次:一般在本科批次结束后15-30天内完成录取结果发布。

大连大学简介

大连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48年3月成立的关东文法专门学校。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于1948年9月正式批准创立了正规的人民大学—“大连大学”。1950年7月大连大学建制取消,其中大连大学工学院独立为大连工学院;1978年12月大连工学院与旅大市委联合设立旅大分校,1981年11月更名为大连工学院大连分院;1983年11月辽宁省人民政府将大连工学院大连分院改建为“大连大学”。1986年11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复大连大学、大连师范专科学校(前身为1948年3月成立的关东文法专门学校)、大连市卫生学校(前身为1950年10月成立的旅大市卫生学校)联合办学,校名定为“大连大学”。

1988年4月原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划归学校作为附属医院;2005年11月沈阳铁路局大连医院并入大连大学,更名为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同时大连大学附属医院更名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2008年12月大连铁路卫生学校并入大连大学;2012年成立大连大学乒乓球运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多年办学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始终秉持“文明 自强 求是 创新”的校训,发扬“务本 求真 鼎新 图强”的连大精神,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学科建设为龙头、内涵发展为主线,致力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服务地方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办学方略,现已成为拥有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艺术等11大学科门类的地方综合性大学,主要办学指标和综合办学实力进入辽宁省高校前列。

学校占地面积115.3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9.4万平方米。设有26个学院,7个省重点(培育)学科,8个辽宁省“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2个辽宁省一流特色学科,软件工程学科入选辽宁省双一流学科,临床医学学科入选ESI全球前1%。现有15个一级学术硕士学位授予点、2个二级学术硕士学位授予点、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67个备案本科专业(55个招生专业),2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全日制在校生约1.6万人。

2004年,学校获批大连市人才储备基地,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实施“金普学者”人才计划。现有教职工6200余人(含2所附属医院)。校本部教职工1700余人,专任教师1042名,具有博士学位占比53.16%。其中,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2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省级各类团队12个,其中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教学团队4个、创新团队5个,“兴辽英才”等省级高层次人才33人次。2023年,学校入选国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实施高校。
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现入选国家级奖项及基地36个,其中新工科建设及卓越计划项目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一流课程等国家级课程14门,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2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1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践教育基地、众创空间等4个。学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累计获国家级奖31项、省级奖279项,连续七年省赛获金银铜奖总数第一。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10万余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现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建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42个、市级科研平台38个。学校先后获批7项国家科技奖,覆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三大奖项,获批近百项省部级科技奖。依托连大科技园、“大连大学—西岗科技园”和“连大—金普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基地”,促进产学研合作,积极推进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学校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单位和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授权发明专利1186项,国际专利授权12项。2021年获批辽宁省高价值专利组合培育中心,并成为全国首个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开放许可的单位。2024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已受理批准的首批准予公告专利开放许可声明中,学校作为辽宁省唯一一所通过审核并予以公告的高校,以73件开放许可专利获批准予公告的数量,位列全国高校院所首位,占全国总量的25.2%。

学校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紧密围绕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积极构建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依托软件工程与信息科学、化学与农业科学、临床医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群,积极服务大连“两先区”建设,服务信息、软件、制造、材料、医药、旅游、自贸、现代农业等行业发展,为智慧大连、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社会事业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学校注重智库建设,近百人担任国家、省、市各行业的智库专家。在文化下乡、海岛教育、科技扶贫、科学普及、医疗服务等方面积极助力乡村振兴。2024年,围绕“海洋强国”和“中医药振兴发展”两大国家战略,学校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合作共建大连海洋中医药研究院,牵头成立辽宁沿海经济带海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辽宁经济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19个国家和地区的140余所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集团建立合作关系。现有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塞舌尔大学、科摩罗大学共建孔子学院,承建“教育部环印度洋岛国研究中心”,与日本神户大学合作共建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日医疗合作示范医院。学校国际知名度、影响力和服务大连市国际化城市建设能力不断提升。

小编推荐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8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