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高考志愿填报期间,“本科线”“一本线”“二本线”是考生和家长最常接触的术语,不少人会混淆“本科线”与“一本线”“二本线”的关系,甚至误以为“本科线就是一本线”。实际上,三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且随着部分省份本科批次合并,概念界定更显复杂。
本科线:本科院校的“准入门槛”。本科线又称“本科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是由各省教育考试院根据当年考生人数、试卷难度、本科招生计划等因素划定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考生能否报考本科院校的核心依据。只有高考总分达到或超过本科线的考生,才有资格填报本科批次志愿(包括一本、二本或合并后的普通本科批);未达到本科线的考生,只能报考专科批次院校。
一本线与二本线:本科内部的“层次分界线”。一本线(本科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和二本线(本科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是在本科线基础上,进一步划分本科院校层次的分数线。
一本线主要对应办学实力较强的公办本科院校(如985、211院校及部分省属重点本科院校),二本线则对应普通公办本科院校和民办本科院校。考生分数达到一本线,可同时填报一本批次和二本批次志愿;达到二本线但未达到一本线,只能填报二本批次志愿。
批次合并背景下的概念变化。近年来,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如浙江、山东、辽宁、河北等)将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合并为“普通类本科批”,不再单独划定一本线和二本线,仅保留“本科线”(又称“一段线”“二段线”)。
未合并批次省份:按“线差”定位院校层次。
在仍区分一本线和二本线的省份(如河南、四川、云南等),志愿填报需以“线差”为核心参考:线差=考生分数-相应批次线。若考生分数超过一本线30分以上,可冲刺一本院校中的热门专业;超过一本线10-20分,需稳妥选择一本院校中的冷门专业或省属重点本科院校;
达到一本线但分数优势不大,需在一本批次填报保底院校,同时重点规划二本批次志愿。对于仅达到二本线的考生,应优先选择公办二本院校的特色专业,如师范类、医药类专业,或民办二本院校中就业前景好的应用型专业,避免盲目追求“校名”而选择冷门专业。
合并批次省份:以“位次”替代“线差”。
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志愿填报需从“看分数”转向“看位次”。考生可通过本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查询自己的高考位次,再对比往年目标院校的录取位次(而非分数)判断录取概率。
合并批次后本科志愿数量大幅增加(如山东省可填报96个志愿),考生需采用“冲、稳、保”的梯度组合策略,将位次高于自身的院校作为“冲”,位次相近的作为“稳”,位次低于自身的作为“保”,提高录取成功率。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8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