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当前位置:当书网大学介绍大学点评2025年湖北工程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025年湖北工程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时间:2025-07-19作者:后来没有后来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湖北工程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湖北工程学院录取规则:

湖北工程学院录取规则

七、录取规则:
1、学校招生录取工作在湖北省教育厅领导下,在各省(市、区)招生委员会统一组织下进行,实行教育部规定的“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
2、学校招生实施阳光工程,录取工作在湖北工程学院的指导下组织实施,接受湖北工程学院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
3、按各省(市、区)招生部门规定的投档比例调阅考生档案,一般控制在105%以内。
4、按照“考生分数优先,遵循志愿顺序”的原则录取并安排专业;若考生所在省级招办对排序规则作出了规定,则按相应规定执行。
5、除外语类专业外,不限制考生应试外语语种,学生入学后公共外语只安排英语授课。
6、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标准及有关补充规定。
7、对于各种增加或降低分数投档的考生同等对待。
8、录取时,往届生与应届生一视同仁;无男女比例限制。
9、艺术类专业成绩使用考生所在省(市、区)统考成绩,录取时按高考投档成绩的40%和专业统考成绩的60%合计后,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综合分相同时专业分高的优先录取,如果生源省份对录取规则另有要求,则按生源省份招生政策规定执行。
10、预留计划的使用将严格按照考生所在省(市、区)招生主管部门规定,调到生源好的省(市、区)录取考生。

湖北工程学院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专业大类专业小类
人工智能(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智能制造工程(本科)工学机械类
网络空间安全(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网络与新媒体(本科)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服装与服饰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产品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环境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城乡规划(本科)工学建筑类
经济统计学(本科)经济学经济学类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本科)工学自动化类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本科)工学材料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工学电气类
物联网工程(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播音与主持艺术(本科)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美术学(本科)艺术学美术学类
音乐学(本科)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
舞蹈学(本科)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
风景园林(本科)工学建筑类
生物工程(本科)工学生物工程类
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工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农学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园艺(本科)农学植物生产类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工学土木类
建筑学(本科)工学建筑类
土木工程(本科)工学土木类
药学(本科)医学药学类
数字媒体艺术(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软件工程(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自动化(本科)工学自动化类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机械电子工程(本科)工学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工学机械类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科)工学材料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工学材料类
环境科学(本科)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材料化学(本科)工学材料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生物科学(本科)理学生物科学类
化学(本科)理学化学类
物理学(本科)理学物理学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理学数学类
应用心理学(本科)理学心理学类
英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法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电子商务(本科)管理学电子商务类
市场营销(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工程造价(本科)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汉语言文学(本科)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广告学(本科)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体育教育(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学前教育(本科)教育学教育学类
小学教育(本科)教育学教育学类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社会工作(本科)法学社会学类
法学(本科)法学法学类
金融工程(本科)经济学金融学类
经济学(本科)经济学经济学类

湖北工程学院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大学志愿填报后,录取结果一般在10-15天内可查询,不同批次、地区和院校的具体时间有所差异

1、录取结果查询时间差异

录取批次决定查询周期。高考录取按批次进行(如提前批、本科批、专科批),各批次填报与录取时间不同。例如,强基计划录取结果可能在一周内公布,而本科普通批通常需10-15天。

2、省份和招生政策影响进度。不同省份的录取进度受考生数量、招录流程复杂度影响,例如人口大省的本科批结果可能晚于其他省份1-2天。2025年起全国多地实施新高考政策,合并录取批次后,部分省份的查询时间可能相对集中。

湖北工程学院简介

湖北工程学院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办学历史溯源于1943年创办的湖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历经孝感师范学校、孝感大学、武汉师范学院孝感分院、孝感师范专科学校、孝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发展阶段,1986年与湖北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前身为华中农学院孝感分院)合并,1999年建设部南方城乡建设学校(又名孝感市建筑工程学校)整体并入,2000年3月更名为孝感学院,2011年12月更名为湖北工程学院。

学校坐落于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中华孝文化名城——孝感市,地处孝感市交通大道272号,距武汉市区50公里,乘孝汉城铁至武汉天河国际机场18分钟、至汉口火车站28分钟,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学校现有一个校区,占地1748亩,建筑面积67.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4.24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3.47亿元,图书馆总面积3.90万平方米,馆藏纸质文献191.74万册,电子图书总量207.71万册,中外各类电子数据库和文献资源共享平台近40个。各类在校生25000余人(其中,在校联培研究生52人)。现有教职工1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984人,高级职称443人,博士306人,“双师双能型”教师458人。全国优秀教师、各类政府津贴获得者、楚天学者、省级杰青、“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楚天名师、湖北产业教授、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50余人,国家和省级各类荣誉专家30余人,聘请100余名著名专家学者为兼职(客座、荣誉)教授。

学校不断完善学科专业体系,统筹构建“建强工科、厚实农师、发展医科、多元协同”的学科发展格局,实现工、农、教、经、法、文、理、医、管、艺等十大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形成引领学科、强基学科、协同学科、新兴学科的学科体系。建有农业资源与环境、材料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教育学、植物学等5个省级重点学科。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12个。“生物质基功能材料”和“特色农业资源开发与高效利用”优势特色学科群获批“十四五”湖北省高等学校优势特色学科(群)。《湖北工程学院学报》“中华孝文化研究”为教育部名栏。

学校现有17个教学学院,本科专业(含合作办学)67个,其中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3个,“国家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2个,省级本科品牌专业4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6个,“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专业6个。1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省级一流专业2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精品课程7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7门。荣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建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3个。加强校校合作,与湖北大学、湖北工业大学联合建设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一大批大型企业开展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共建了299个实习实训和就业创业基地,建成国家和省级校外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基地5个,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2个。近5年,我校荣获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6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94项;学生在国家级学科(科技)竞赛中获奖301项,其中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数学建模、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广告艺术、智能汽车、数据挖掘、大学英语等重大竞赛中屡获全国最高奖;2024年学生考研上线人数568人;近几年学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平均保持在92%以上。

学校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协同推进,取得了丰硕成果,现有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湖北省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省级科研平台30个。近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2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36项,省市科研成果奖49项,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700多件。学校大力实施服务地方行动计划,与孝感市等地方政府开展校地合作共建,积极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在服务地方过程中逐渐打造和形成了中华孝文化研究中心、湖北小微企业发展研究中心、湖北省生物质源功能材料工程技术中心、湖北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现代纸卫品制造关键技术创新平台、湖北省知识产权培训基地、湖北省科技成果转化资源分站、湖北省高校专利转化基地、孝感市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孝感市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孝感市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孝感市创业大学、孝感市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汉川服装产业研究院、“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团队等特色服务品牌。

学校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与英美及“一带一路”等国20余所大学建立校际交流合作关系,面向10余个国家招收留学生,与英国胡弗汉顿大学、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分别联合举办经教育部批准的金融工程、土木工程本科国际合作教育办学项目,分别于2019年和2017年通过教育部项目评估。教师出国培训研修、学生海外游学交流等国际交流活动日益增多。

学校先后获批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高校)重点建设高校、“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试点院校、首批湖北省 2011计划高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首批“湖北省生态园林式学校”、首届“湖北省文明校园”。

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严以治学、诚以立身”的校训,按照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申硕”“更大”“创一流”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和党委二届七次全会提出的“三抓三强三提升”工作思路,抢抓机遇、克难奋进、开拓进取,朝着全面建设工程教育卓越、办学特色鲜明的国内应用型一流大学目标阔步前进。

小编推荐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8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