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辽东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辽东学院录取规则:
1、调档比例:120%。
2、院校志愿录取办法:当第一志愿上线考生数不足计划招生数时:在同批录取学校控制分数线以上,按考生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当第一志愿上线考生数多于计划招生数时:不再调阅其他志愿考生档案。
3、对加分、降低分数投档考生的处理:在录取中执行省招考委关于加分、降分投档以及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等照顾录取规定。
4、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按照志愿优先的原则录取,无专业级差。
对投档成绩相同考生的处理:(1)、普通类:按外语、数学、语文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 (2)、中职升高职: 按专业综合课、外语、技能考核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3)、中师升本:按教师专业技能、外语、数学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4)艺术类:按艺术类录取原则计算后综合分相同的,按专业课加试、外语、数学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
5、艺术类考生录取办法:河北省、山东省、湖南省、黑龙江省、吉林省使用我校专业加试成绩,其余省使用省专业统考成绩。(1)艺术设计专业 (本、专科)、动画专业,以高考文化课成绩×30%+艺术专业加试成绩×70%综合计分排名,按照志愿优先由高到低录取;音乐学(师范类)专业、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在专业考试合格的基础上(取得省联考合格证),根据高考文化课成绩,按照志愿优先由高到低录取。(2)本科专业外语单科成绩控制分数线50分(英语满分150分,不满150分的折合计算),专科专业不限外语小分。
具体专业 | 专业大类 | 专业小类 |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本科) | 艺术学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服装与服饰设计(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环境设计(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本科) | 理学 | 地理科学类 |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税收学(本科) | 经济学 | 财政学类 |
经济统计学(本科) | 经济学 | 经济学类 |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酒店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旅游管理类 |
纺织工程(本科) | 工学 | 纺织类 |
轻化工程(本科) | 工学 | 轻工类 |
服装设计与工程(本科) | 工学 | 纺织类 |
动物科学(本科) | 农学 | 动物生产类 |
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 | 工学 | 化工与制药类 |
园艺(本科) | 农学 | 植物生产类 |
动物医学(本科) | 农学 | 动物医学类 |
土木工程(本科) | 工学 | 土木类 |
护理学(本科) | 医学 | 护理学类 |
网络工程(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 | 工学 | 仪器类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 | 工学 | 机械类 |
种子科学与工程(本科) | 农学 | 植物生产类 |
地理科学(本科) | 理学 | 地理科学类 |
生物科学(本科) | 理学 | 生物科学类 |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 | 理学 | 数学类 |
英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日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朝鲜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旅游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旅游管理类 |
财务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市场营销(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汉语言文学(本科)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学前教育(本科) | 教育学 | 教育学类 |
小学教育(本科) | 教育学 | 教育学类 |
投资学(本科) | 经济学 | 金融学类 |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 | 经济学 | 经济与贸易类 |
金融学(本科) | 经济学 | 金融学类 |
会计学(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工程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大学录取结果通常在填报志愿后15天到一个月内公布,具体时间因批次而异,查询方式包括学校官网、教育考试院网站等。
录取结果公布时间与批次关联
高考录取批次主要分为提前批、本科批、高职专科批四类,各批次公布时间不同:
本科提前批:最早可在7月上旬查询结果,一般在填报志愿后约15天。
本科批:录取结果在7月中旬陆续公布,周期约25天。
高职专科批:录取结果发布时间较晚,通常为7月底至8月中旬,需一个月左右。
具体日期需以各省招生办公布的时间为准,考生可通过官方渠道关注动态。
辽东学院地处鸭绿江畔、黄海之滨,坐落在英雄的抗美援朝出征地、中国最大最美的边境城市——辽宁省丹东市,与朝鲜新义州市隔江相望,是距离国境线最近的国门大学,是全国唯一具备沿边、沿海、沿江区位特点的省属公办本科院校。多年以来,学校立足地方、服务辽宁、面向东北、走向全国、对接国际,坚持走“综合性”“应用型”“国际化”办学之路,努力建成有特色、高质量的地方应用型大学。
接续百年奋斗,铸就“综合性”发展基石。辽东学院办学发轫于1912年私立安东三育国民高等学校(园艺学校),高等教育始于1948年安东省立农业专科学校。新中国成立后,丹东地区有十余所办学历史悠久、区域特色鲜明、文化底蕴厚重的高等学校,经过不断建设改革发展,于2003年4月合并组建为辽东学院。学校具备农技类、师范类、纺织类、财经类、医护类等传统专业优势,既有农医理工科基础,又有财经师范类底色,目前设有13个有全日制学生的二级学院,设置50个本科专业、19个高职专业,涵盖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九个学科门类,获批1个国家一流专业、3个国家级试点专业、21个省级各类优质专业,是辽宁省内唯一承担农村助理全科医生培养项目的院校。学校现有教职工1529人、专任教师960人,“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50%、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9%、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比85%。拥有一批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千人层次、省优秀教师、省教学名师等专家学者。学校有临江、金山北苑、金山南苑、经山、五龙背等多个校区,总占地面积82万多平方米,建筑总面积近4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8.2亿元,图书馆藏书近115万册,全日制在校生1.6万余人。
致力地方发展,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聚焦地方人才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利用地缘优势与特色,全面推进现代纺织研究院、鸭绿江流域研究院、朝鲜半岛研究院、绿色经济研究院、乡村振兴研究院、现代特色农业研究院等六个跨学科研究院建设,搭建起人才培养“大平台”。多年来,学校对鸭绿江流域历史、文化、民族、生态保护及国土安全研究,特别是高句丽历史文化、辽东长城文化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抗美援朝精神课程入选中组部精品党课展播、专题宣讲报告获中宣部表彰,构建了文化传承“强载体”。拥有辽宁省功能纺织材料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水环境放射性预警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和辽宁省蓝莓新品种育种与采后处理重点实验室等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蓝莓及小浆果种植技术、熊蜂周年繁育等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克推进了产业的发展;“梳理及成纱质量”关键核心技术、“环保阻燃剂”关键技术和地方特产柞蚕丝生态染整技术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制的防静电织物应用于“神七”宇航服伴随宇航员遨游太空,激发了质量提升“新活力”。坚持立德树人、因材施教、强化能力、注重素质,致力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聚力打通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教育乃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衔接渠道,既有接近真实工作环境、接近现实生产一线、接近实际操作过程的“三接近”教育教学环节,又有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三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既有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班,又有行业学院的持续建设,架设起人才成长“立交桥”。办学以来,向社会输送各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20万人。
立足地缘优势,彰显“国际化”办学特色。学校着力做足“边”的文章、不断释放“海”的潜力、持续激发“江”的活力,繁荣边疆文化,促进国际交流。打造“六馆一路一中心一广场”,即鸭绿江流域博物馆、辽东地区动植物标本馆、丝绸纺织博物馆、会计账簿陈列馆、抗美援朝精神传承馆、校史馆、银杏文化景观路、少数民族文化展示中心和抗美援朝精神广场,深耕地域历史文化,厚植师生家国情怀;充分用好毗邻朝鲜半岛的独特区位优势,做足对韩、对朝、对日国际合作文章,做优与朝鲜国际化合作品牌,在朝鲜建立了全国首所“孔子学院”,近15年来国家汉办选派朝鲜汉语言教师均出自我校,指导朝鲜中学生获全球汉语大赛总冠军;积极贯彻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面向亚洲、非洲地区等国家来华留学生开设英文授课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纺织工程、国际贸易等学士学位课程及汉语言本科课程;坚持扩大开放合作,与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60多所高校建立了长期的友好交流合作关系,先后招收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生700余人,设有“HSK”(汉语水平考试)考试点。与韩国友好学校开展“2+2”学生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与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国立技术大学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4+0”国际合作项目,不断提高文化传承能力和文明交流互鉴水平 。
面向未来,辽东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乘着建设新时代应用型大学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东风,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好“边疆特色牌”、走好“自强实干路”,秉持“知行并重、致用为本”的办学理念,践行“明德笃学、践履惟新”的校训精神,承扬“固本安疆、自强不息”的大学精神,坚持学术戍边、人才固边、服务兴边,擦亮底色、彰显特色、增添亮色,全面推动有特色、高质量的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为辽宁乃至东北的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8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