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录取规则:
1.实行“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执行教育部及各生源省的有关招生政策,贯彻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公平、公正、公开择优录取。
2.我院在四川省实行跨批次录取(即分别在“国扶定向计划”批、专科一批和专科二批三个批次投放专业计划),其它省(市、区)则按当地教育考试院或省级招办的安排参加相应批次的录取。
3.录取时,由我院在调档范围内根据高考成绩、专业志愿、考生的综合素质、身体健康状况等实行择优录取。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的,如服从专业调剂,将由学院根据考生分数和各专业具体情况调剂到相应专业。高考成绩无法满足所填报的专业志愿,且不服从调剂的,则按退档处理。
4.艺术类专业只限于四川省内招生,在文化、专业均符合规定要求的前提下按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录满为止。
5.在已投档考生中,优先录取有体育、艺术特长的考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理科数学、文科语文高分者。
6. 严格按各生源省投档原则接收考生投档,在第一志愿未满额的前提下,不拒绝非第一志愿的高分考生。
7.执行各生源省招办有关加分或降分投档政策。
8.报考我院的考生必须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鉴于旅游管理、旅游英语、学前教育(艺术教育方向)专业的职业特性及就业要求,建议男生身高低于1.70米,女生低于1.60米的考生慎报上述专业。
9.各专业招生无男女生比例限制。
10.无外语语种限制,但非英语语种的考生报考时请慎重,我院各专业外语课程仅提供英语教学。
具体专业 | 专业大类 | 专业小类 |
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高职本科) | 装备制造 | 汽车制造类 |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高职本科) | 装备制造 | 自动化类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高职本科) | 装备制造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数控技术(高职本科) | 装备制造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智能制造工程技术(高职本科) | 装备制造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汽车制造类 |
增材制造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现代锻压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跨境电子商务(专科) | 财经商贸 | 电子商务类 |
健身指导与管理(专科) | 教育与体育 | 体育类 |
现代铸造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航空材料精密成型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航空装备类 |
飞行器数字化制造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航空装备类 |
智能焊接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自动化类 |
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科) | 交通运输 | 城市轨道交通类 |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汽车制造类 |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电子信息类 |
学前教育(专科) | 教育与体育 | 教育类 |
旅游英语(专科) | 教育与体育 | 语言类 |
商务英语(专科) | 教育与体育 | 语言类 |
应用英语(专科) | 教育与体育 | 语言类 |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科) | 旅游 | 旅游类 |
旅游管理(专科) | 旅游 | 旅游类 |
现代物流管理(专科) | 财经商贸 | 物流类 |
电子商务(专科) | 财经商贸 | 电子商务类 |
市场营销(专科) | 财经商贸 | 工商管理类 |
大数据与会计(专科) | 财经商贸 | 财务会计类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电子信息类 |
软件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大数据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机电设备类 |
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自动化类 |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自动化类 |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科) | 装备制造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科) | 装备制造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工程造价(专科) | 土木建筑 | 建设工程管理类 |
建筑工程技术(专科) | 土木建筑 | 土建施工类 |
园林工程技术(专科) | 土木建筑 | 建筑设计类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科) | 土木建筑 | 建筑设计类 |
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专科) | 能源动力与材料 | 建筑材料类 |
大学录取结果通常在填报志愿后15天到一个月内公布,具体时间因批次而异,查询方式包括学校官网、教育考试院网站等。
录取结果公布时间与批次关联
高考录取批次主要分为提前批、本科批、高职专科批四类,各批次公布时间不同:
本科提前批:最早可在7月上旬查询结果,一般在填报志愿后约15天。
本科批:录取结果在7月中旬陆续公布,周期约25天。
高职专科批:录取结果发布时间较晚,通常为7月底至8月中旬,需一个月左右。
具体日期需以各省招生办公布的时间为准,考生可通过官方渠道关注动态。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
□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单位
□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获得院校
□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
□全国机械行业先进制造工匠培育基地
□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
□高职院校服务贡献典型学校
□高职院校资源建设优势学校
□教师发展指数100所优秀院校
□高职院校学生发展指数100所优秀院校
●历史沿革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始建于1959年,时名“第一机械工业部德阳重型机器制造学校”,是国家与中国二重、东方汽轮机、东方电机等重装企业一起布点建设的学校。1960~1962年,为配合第二重型机器制造厂等国有大型企业建设需要,经国务院批准,改办为“西南重型机电学院”,培养大学本科学生。1962年,第一机械工业部撤销西南重型机电学院,恢复中专建制,学校改名为“第一机械工业部德阳机器制造学校”。1965年,第一机械工业部将学校移交给第二重型机器厂,与厂办的半工半读技工学校合并,学校定名为“第二重型机器厂半工半读中级技术学校”。1973年,学校更名为“德阳机器制造学校”,隶属四川省机械工业厅。1977年,学校更名为“四川省德阳机器制造学校”。1982年,学校更名为“四川省机械工业学校”。1999年,学校增挂“四川省工程技术学校”校牌。1999年,四川省机械职工大学迁入四川省工程技术学校。200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四川省机械工业职工大学、四川省工程技术学校合并建立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原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四川省机械工业职工大学、四川省工程技术学校、四川省机械工业学校同时撤销。2006年,德阳教育学院整体并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由此,原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和德阳市人民政府对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实行“省市共建”。2006年,学校被教育部、财政部确立为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2019年,学校被教育部、财政部确立为全国56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之一。2024年1月,教育部发文同意设立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同时撤销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制。
●学校简介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是一所由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公办全日制职业本科高校,隶属于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学校位于成都平原东北部的“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四川省德阳市,建于“中国人居环境范例”的旌湖之畔。千亩校园枕水而建,因势造园,既有芳草萋萋、枝疏叶浓的园林之妙,又有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处传来的琅琅书声……处处透出团结和谐的人文氛围和与时俱进的现代气息。
学校占地1200余亩,在校学生12600余人,教职员工1400余人,其中正高95名、副高258名,拥有“国家万人计划”“国家级教学名师”“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四有好老师”等6名、“全国技术能手”2名,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2个。聘有数十名国内外著名教授、专家为客座教授,建立有500余人的“企业兼职教师人才库”。开设有43个专业,形成了突出应用与创新的办学特色。
1960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时任国家主席刘少奇在视察德阳工区时提出“先建校后建厂,先培养人才后生产产品,实行厂校一体”。60余年来,学校始终牢记党的嘱托,扎根西部大地,与重装企业唇齿相依、风雨同舟,积淀了深厚的办学底蕴和鲜明的重装特色。一代又一代师生不忘初心、报效祖国,从火电、水电、核电、风电成套设备,到以C919、四代军机为代表的航空模锻件的制造,续写着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传奇,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学校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四川装备制造业蓬勃发展的战略机遇,坚持体制机制模式创新,确立了“体制创新、开放办学”的先进办学理念,开创了“省市共建、社会共享”的全新办学局面,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职教惠民、服务社会”的辉煌办学成就,构建了“省市共建、资源整合、多方投入、社会共享”的办学格局。
学校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产教融合,构筑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与北京航材院、29基地、中国二重等合作,共建了“航空材料检测与模锻工艺、高温合金切削、工业机器人、冲压发动机先进制造”4个四川省工程实验室和德阳(西门子)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德阳中科先进制造创新育成中心、四川省农机创新中心、国家科技汇智平台德阳融合中心等平台,经省发改委、经信厅、教育厅联合批准,牵头成立“四川省装备制造业产教联盟”。政产学研用相结合,协同实施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在机械设计与制造、金属材料、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等领域积累了领先于同类院校的科研与技术服务实力,已逐渐成为区域内试验试制、工艺研究、新产品开发、成果转移转化、新技术应用与推广的重要支点,为航空航天、燃气轮机、海洋工程、智能装备等作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学校“创新装备制造业现代工匠培养模式”成为我省首批全创经验成果之一,被教育部以简报的形式上报党中央、国务院。2017年9月,学校的办学和人才培养成就,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举办的“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2019年9月,该案例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作为全国职业教育的典型,反映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2022年,学校“党建引领产教融合”案例——学生在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实训照片在中央宣传部、国家发改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和北京市主办的“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中央综合展区展出。继学校人才案例照片三次入选国家级大展后,2023年4月,学校深化产教融合、加快培养高素质紧缺技术技能人才的做法在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栏目《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报道中深度呈现,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职教力量,诠释了学校铭记立德树人初心、增强关键办学能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使命担当。
学校秉承“科学、民主、求实、创新”的校训和“立德树人、精益求精”的校风,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办学方针,以创新的育人精神为每一位学生求知治学、强化技能、全面发展铺设成长成才之路。模式创新,率先建成“厂中校、校中厂”,探索出制造业“1221”和产学研一体化“1331”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两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以行业顶尖专家、大国工匠为引领,以工程实验室、大师工作室为平台,传授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和绝技绝活,培养了一大批技术能手、技能大师,毕业生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欢迎。60余年以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了12万余名各类人才,涌现出了原全国政协常委、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国家“改革先锋”获得者刘永好和“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何波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
站在新的起点,学校将继续发扬“开放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围绕“育人为本、提高质量”的目标,坚定不移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走政产学研用一体化道路,注重内涵发展,坚持职业教育办学定位,加强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研究和模式探索,为产业技术变革、社会发展不断培育高层次技能人才,进一步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8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