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枣庄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枣庄学院录取规则:
具体专业 | 专业大类 | 专业小类 |
智慧农业(本科) | 农学 | 植物生产类 |
音乐教育(本科) | 艺术学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本科) | 艺术学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智能装备与系统(本科) | 工学 | 自动化类 |
人工智能(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公共管理类 |
网络空间安全(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机器人工程(本科) | 工学 | 自动化类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舞蹈表演(本科) | 艺术学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网络与新媒体(本科) | 文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产品设计(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环境设计(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应用统计学(本科) | 理学 | 统计学类 |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经济统计学(本科) | 经济学 | 经济学类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地理信息科学(本科) | 理学 | 地理科学类 |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生物制药(本科) | 工学 | 生物工程类 |
金融数学(本科) | 经济学 | 金融学类 |
酒店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旅游管理类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 | 工学 | 电气类 |
物联网工程(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书法学(本科) | 艺术学 | 美术学类 |
商务英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美术学(本科) | 艺术学 | 美术学类 |
广播电视编导(本科) | 艺术学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音乐学(本科) | 艺术学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舞蹈学(本科) | 艺术学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动画(本科) | 艺术学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 | 工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 | 工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植物科学与技术(本科) | 农学 | 植物生产类 |
制药工程(本科) | 工学 | 化工与制药类 |
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 | 工学 | 化工与制药类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本科) | 工学 | 土木类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 | 工学 | 土木类 |
土木工程(本科) | 工学 | 土木类 |
数字媒体艺术(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网络工程(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通信工程(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工业设计(本科) | 工学 | 机械类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 | 工学 | 机械类 |
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 | 工学 | 材料类 |
行政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公共管理类 |
历史学(本科) | 历史学 | 历史学类 |
地理科学(本科) | 理学 | 地理科学类 |
生物信息学(本科) | 理学 | 生物科学类 |
生物科学(本科) | 理学 | 生物科学类 |
生物技术(本科) | 理学 | 生物科学类 |
化学(本科) | 理学 | 化学类 |
应用化学(本科) | 理学 | 化学类 |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 | 理学 | 数学类 |
心理学(本科) | 理学 | 心理学类 |
世界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英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日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旅游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旅游管理类 |
财务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市场营销(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汉语言文学(本科)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体育教育(本科) | 教育学 | 体育学类 |
学前教育(本科) | 教育学 | 教育学类 |
小学教育(本科) | 教育学 | 教育学类 |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 | 法学 |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
金融工程(本科) | 经济学 | 金融学类 |
大学录取情况一般在高考志愿填报结束后1-2周内陆续公布,具体时间因省份和录取批次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集中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
一、不同批次录取时间安排
我国高校录取按批次进行,提前批、本科批、专科批的公布时间逐步延后:
提前批(军事、艺术、体育等特殊院校):通常在7月上旬公布录取结果。
本科批:多数省份在7月15日前后开放查询。
征集志愿:一般安排在7月20日至8月初。
高职专科批:录取结果最晚,大部分省份在8月10日-20日之间发布。
枣庄学院是山东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前身为1971年建立的枣庄市教师培训学校,1984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枣庄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枣庄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梓坤教授、姚建铨教授任名誉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锋教授任校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兼爱、尚贤、博物、戴行”的校训精神,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工程化”的办学定位,聚焦立德树人,锐意改革创新,立足本科教育,发展研究生教育和留学生教育,适度发展继续教育,不断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整体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
学校现有市中、薛城两个校区,市中校区占地1027亩,校舍面积39万平方米;正在建设的薛城校区占地1885亩,规划总建筑面积79万平方米。学校固定资产总值13.8亿元,实验教学中心22个,其中,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生物学实验中心、食品与制药实验教学中心、建筑工业化虚拟仿真教学中心是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5亿元。图书馆馆藏各类图书485万余册。
学校面向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及台港澳地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33万人。现有教职工16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比96.32%,教授、副教授480余人,专兼职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10余人。拥有双聘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泰山学者青年专家、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国家级人才、省部级专家30余人,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山东省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团队17个、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团队1个、山东省人才引育团队4个、山东省优秀教学团队3个。
学校设有22个教学院(部),现有普通本科专业70个,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农学等10大学科门类。建有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4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1个,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20门、省级精品课程23门。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创新实施“777互联互通育人工程”,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多次获“山东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等称号。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连续六年累计选派2000余名师生赴新疆喀什地区开展国语实习支教,是全省高校派出规模最大的援疆实习支教团。
学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近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省级以上教学竞赛奖励30项,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20余项、省级以上实践教学平台10个、省级专业特色学院1个。学生在国际国内创新创业大赛、学科专业竞赛、科技创新比赛等活动中获省级以上奖励3000余项。毕业生升学率连续保持在30%以上、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质量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广泛好评,荣获山东省就业工作“绿灯”先进高校。
学校以建设“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为奋斗目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成效显著,是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产教融合全面改革试验学校、工信部首批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单位、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先后引进了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7个教育部产教融合促进项目,并以此为依托不断深化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建成17个现代产业学院,其中锂电产业学院和罗欣现代制药产业学院入选省级现代产业学院、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学院入选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学校先后承办了全国产教融合平台建设经验交流会、山东省新时代应用型大学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论坛等,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工作走在全国高校前列。学校荣获“山东最具办学特色本科院校”“山东最具行业影响力本科院校”“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等荣誉。
学校大力实施“科技强校”战略,建有国家林业草原石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微纳技术院士专家工作站、山东省石榴资源综合开发工程实验室、山东省鲁南煤化工工程技术研究院、山东省低维量子传感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石榴精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重点行业领域事故防范技术研究中心(危险化学品)、山东省碳资源高效清洁利用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省市级科研平台100余个。
学校是山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与中国矿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理工大学、聊城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高层次科研课题300余项、企事业委托科研课题3000余项,科研经费7亿余元。入选省级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成果转化320余项。学校主动服务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积极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与枣庄市及地方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机构130余个,获批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特色项目1项、省际合作事项2项、优秀案例6个。
学校积极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立足区域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深入研究挖掘班墨文化、运河文化、匠心文化、红色文化等地方优秀区域文化,连续承办新时代中国卓越匠心文化论坛、墨学研究高端论坛等全国性会议,形成以“匠心文化”为代表的文化品牌。以世界语教学与研究为载体,与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联合建设了世界展陈面积最大的世界语博物馆,是全国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出版世界语版中国文化研究与传播系列丛书,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学校荣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校”“校园文化卓越宣传奖”。
学校不断扩大对外交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来自欧洲、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73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开展学分互认、学生互换、学历留学生、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层次教育、“实习+实训”留学生培训等项目。建有海外教学实践基地3个、海外人才工作站4个,在柬埔寨西哈努克港工商学院设立“墨子文化中心”。加入中德锂电技术与产业联盟,建成中德晶体材料联合实验室。连年承办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汉语桥”项目。招收来自俄罗斯、乌克兰、孟加拉、巴基斯坦等18个国家的学历留学生和语言生500余人次来校学习。
学校连年获山东省“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全国大学生西部计划优秀高校项目办”“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8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