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当前位置:当书网大学介绍大学点评2025年湖北大学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025年湖北大学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时间:2025-07-17作者:巴黎醉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湖北大学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湖北大学录取规则:

湖北大学录取规则

第四章 招生录取规则
第九条 普通高考考生须参加当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其他类型考生按有关规定参加相应的考试。港、澳、台地区考生须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办公室组织的文化考试。
第十条 考生电子档案按规定投入学校后,学校根据考生电子档案信息、填报的专业(类)志愿,结合其思想政治表现、体检等各方面情况,以“分数优先”的原则按投档成绩(部分专业考察单科成绩等条件)由高到低择优录取、安排考生的专业。若考生投档成绩相同,优先录取专业相关科目成绩高者,专业相关科目理工类为数学、综合,文史类为语文、综合。因专业(类)招生计划数所限不能满足考生志愿的,若考生服从调剂,可安排至其它专业(类)。体育、艺术等特殊类型招生按相应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学校在江苏省第一批次文理科录取的考生选修测试科目分别为历史、物理,选测科目等级为B+B及以上,对投档考生按照“先分数后等级”的原则排序录取;其他批次的录取方式以江苏省高校招生委员会有关文件为准。上海市、浙江省、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海南省考生填报专业志愿须符合高考选考科目要求,志愿规则遵循生源属地化原则,执行所在省(区、市)的相关政策。
第十二条 英语、翻译专业限招英语语种考生,其它专业不限考生外语应试语种。学校公共外语课以英语语种安排教学。
第十三条 体育类(体育教育、休闲体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录取时文理兼招同时投档,按照考生综合成绩分省从高到低择优录取,综合成绩计算办法:文化成绩÷文化满分×375+专业成绩÷专业满分×375。若省级考试招生主管部门有具体的平行志愿投档规则,按其投档办法执行。
第十四条 艺术类(含美术学、设计学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录取时按照考生综合成绩分省从高到低择优录取,综合成绩计算办法:文化成绩÷文化满分×600+专业成绩÷专业满分×400。对于文科和理科分别投放招生计划的省份,按照文理科分别排序录取;对于不分文科和理科投放招生计划的省份,录取时不分文理、统一排序。若省级考试招生主管部门有具体的平行志愿投档规则,按其投档办法执行。
第十五条 部分专业(类)有最低分数要求:美术学、设计学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外语60分(适用于满分150分,否则按相应比例折算),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文化成绩须达到生源所在省公布的一本线的80%。
第十六条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有最低身高要求:男生170cm,女生160cm。
第十七条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只录取填报有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志愿的考生,专业服从调剂者视为此类专业间也服从调剂。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录取的学生入学后不得转换到非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我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包含:环境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中外合作办学)、材料化学(中外合作办学)三个专业。
第十八条 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录取办法详见《湖北大学2020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第十九条 凡填报我校志愿的投档考生,按规定录取后不换录、不退档。
第二十条 录取的部分专业(类)新生进入通识教育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通识教育培养。
第二十一条 按学科专业类招生的,依据有关规定实行专业分流培养。楚才计划班、“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等入校后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遴选。
第二十二条 录取考生入学后,可按学校人才培养规定在第二学期提出申请,通过有关考核后双向选择调换一次专业。
第二十三条 违规报名、考试弄虚作假、冒名顶替等违反规定的投档考生,因肢体残疾导致生活不能自理或影响所报专业学习的投档考生,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不能满足、又不服从专业调剂的投档考生,不符合有关学科、专业特殊录取要求的投档考生,学校将退回其档案。
第二十四条 入学资格复查不合格的考生,学校将取消其入学资格。

湖北大学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专业大类专业小类
合成生物学(本科)工学生物工程类
密码科学与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量子信息科学(本科)理学物理学类
智能感知工程(本科)工学仪器类
数字经济(本科)经济学经济学类
人工智能(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文化遗产(本科)历史学历史学类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食品安全与检测(本科)工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产品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环境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信息安全(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应用统计学(本科)理学统计学类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本科)理学地理科学类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广播电视学(本科)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地理信息科学(本科)理学地理科学类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本科)工学材料类
休闲体育(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物联网工程(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播音与主持艺术(本科)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美术学(本科)艺术学美术学类
档案学(本科)管理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
生物工程(本科)工学生物工程类
制药工程(本科)工学化工与制药类
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工学化工与制药类
药学(本科)医学药学类
数字媒体艺术(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软件工程(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通信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科)工学材料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工学材料类
环境工程(本科)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城市管理(本科)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行政管理(本科)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文物与博物馆学(本科)历史学历史学类
考古学(本科)历史学历史学类
历史学(本科)历史学历史学类
生态学(本科)理学生物科学类
材料化学(本科)工学材料类
地理科学(本科)理学地理科学类
生物信息学(本科)理学生物科学类
生物科学(本科)理学生物科学类
生物技术(本科)理学生物科学类
化学生物学(本科)理学化学类
化学(本科)理学化学类
应用化学(本科)理学化学类
物理学(本科)理学物理学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理学数学类
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理学数学类
心理学(本科)理学心理学类
葡萄牙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英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日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法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翻译(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旅游管理(本科)管理学旅游管理类
市场营销(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汉语言文学(本科)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编辑出版学(本科)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传播学(本科)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新闻学(本科)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广告学(本科)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运动人体科学(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体育教育(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教育学(本科)教育学教育学类
教育技术学(本科)教育学教育学类
小学教育(本科)教育学教育学类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本科)法学政治学类
法学(本科)法学法学类
经济学(本科)经济学经济学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经济学经济与贸易类
金融学(本科)经济学金融学类
会计学(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哲学(本科)哲学哲学类

湖北大学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大学录取情况一般在高考志愿填报结束后1-2周内陆续公布,具体时间因省份和录取批次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集中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

一、不同批次录取时间安排

我国高校录取按批次进行,提前批、本科批、专科批的公布时间逐步延后:

提前批(军事、艺术、体育等特殊院校):通常在7月上旬公布录取结果。

本科批:多数省份在7月15日前后开放查询。

征集志愿:一般安排在7月20日至8月初。

高职专科批:录取结果最晚,大部分省份在8月10日-20日之间发布。

湖北大学简介

湖北大学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一、历史沿革

931年,学校前身湖北省立教育学院在武昌宝积庵诞生,此后迭经国立湖北师范学院、湖北省教育学院、湖北省教师进修学院、湖北师范专科学校、武汉师范专科学校和武汉师范学院等时期。九秩春秋,筚路蓝缕,六易校址,八更校名,薪火相传文脉不息,师范教育底蕴深厚。1984年,由武汉师范学院更名改建为湖北大学,开始由单一的师范类院校转型步入综合性大学发展阶段。2013年起,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湖北大学。

二、校区概况

学校有武昌校区、汉口校区、阳逻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500亩。学校坐落在具有“百湖之市”美誉的武汉市,濒临浩瀚长江,校园树木葱郁,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教学科研服务设施基础完善。

三、学科专业

学科门类和专业齐全。涵盖除军事学以外的13大学科门类,设有24个学科性学院、75个本科招生专业、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生物学入选湖北省“一流学科重点建设学科”,3个学科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4个学科群入选“十四五”湖北省高等学校优势特色学科群。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环境/生态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6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8个学科入选U.S.News世界最佳学科,6个学科入选软科世界一流学科。

四、人才培养

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2.1万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1万余人。2006年始,学校分别启动实施“一流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以及本硕博贯通培养的“十年树人计划”,探索开展通识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有一批国家级的创新创业学院、产教融合基地、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科技小院、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累计获批7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1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3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23个省级优秀教学基层组织、1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3个省卓越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项目。获批国家级新工科新文科研究项目5项、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98项,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主题案例5项,省卓越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项目3项。学校近年来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湖北发展需求,加强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和师范教育,成立了一批新工科学院和师范学院等。建校以来,累计培养输送各类高级专门人才30余万人。

五、师资队伍

现有教师16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1000余人,博士生导师近250人,硕士生导师1100余人。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473人(次),其中国家、部委级人才81人(次),省市级人才392人(次)。六、科研与社会服务

建有省部共建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药物高通量筛选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能源捕获和环境传感绿色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4个国家级平台,参与组建湖北应用数学中心,共建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湖北恩施站(森林)”,建有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有机化工新材料),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功能材料绿色制备与应用、有机功能分子合成与应用、智能感知系统与安全),有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等省级和市级重点科技创新平台60余个,深度参与江城、江夏、洪山、时珍等4个湖北实验室建设,获批省级科普教育基地7个。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获省、市两级备案。建有中华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生态旅游研究基地、湖北省数字文旅研究院等24个省部级研究平台,设有高等人文研究院、区域与国别研究院(拉美研究院)等校级高水平研究平台。其中县域治理研究院、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湖北基础教育研究院为湖北省重点建设智库。近五年,以第一单位获批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国家自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20余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13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8项,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其他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0余项。“十四五”期间,学校深入实施“双十行动”计划,在省外沿海和湖北多地设立9个驻外产业技术研究机构,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服务地方发展。

七、校园文化

建设书香校园,注重以文化人。多次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和网络文化优秀成果奖,连续3次获评“湖北省十佳书香校园”。大学生五人制足球队获得全国冠军16次,5次代表中国出征世界大学生五人制足球锦标赛并取得历史上最好成绩。大学生龙狮团9次到国(境)外巡回展演,展示中华传统文化,摘得世界龙狮锦标赛冠军2项。近五年,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竞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英语竞赛、大学生艺术节展演、“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等重大赛事活动中屡创佳绩,其中在“挑战杯”大学生学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斩获国家级特等奖1项,取得历史性突破。

八、国际交流

学校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关系,与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合作设立湖北大学曼城联合学院,在巴西、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波兰合作建立了3所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学校常年招收国际学生,可提供中国政府奖学金、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湖北省国际学生奖学金。

九、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学校正以“学科建设和综合实力双突破”为发展目标,努力建成国内知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小编推荐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8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