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当前位置:当书网大学介绍大学点评2025年江西中医药大学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025年江西中医药大学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时间:2025-07-17作者:距离感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江西中医药大学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江西中医药大学录取规则:

江西中医药大学录取规则

第四章 录取规则
第九条 学校执行教育部规定的“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实行远程网上录取。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主管部门制定的招生政策以及本章程,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考生高考成绩为基本依据,对考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综合衡量,择优录取。
第十条 学校按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投档规则接收审阅***。
第十一条 实行平行志愿录取的省(直辖市、自治区),若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上志愿不满,可接受征集志愿考生;实行顺序志愿录取的省(直辖市、自治区),若第一志愿未满,则接受第二志愿考生,以此类推。
第十二条 学校对已投档的考生按“分数优先,遵循专业志愿”的原则分配专业。学校将投档线上所有考生按投档成绩由高到低、不分专业级差进行排队,从高分到低分按考生所填报第一至第六专业志愿依次录取,录取前一位考生后再录取下一位考生。专业志愿无法满足时,对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则根据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调剂到相应分数段且未录满专业;若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则作退档处理。
第十三条 学校同意执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有关加分投档的政策规定。
第十四条 实行高考制度改革的省份(直辖市、自治区),在遵守生源所在地招生录取政策的基础上执行本章程的相关规定。
第十五条 江苏省文理类本科专业选测科目等级要求为BC,必测科目等级要求为4C1合格,进档后的排序办法为“先分数后等级”。
第十六条 学校所有专业开设的公共外语课程为英语,外语统考语种为非英语的考生谨慎填报。
第十七条 学校各专业不限男女生比例,均无加试要求。
第十八条 有关类别专业招生录取:
(一)音乐学(音乐治疗方向)。考生高考文化成绩和生源地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组织的艺术类音乐学专业联考成绩均应达到生源省地划定的艺术类音乐学专业普通本科批次(或相应批次)合格分数线。依据填报志愿,学校按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专业成绩相同时,则按文化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若文化成绩也相同,再按规定的文史类(理工类)单科顺序,依据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该类考生录取后,一律不退档、不更换专业。若生源地省级招生主管部门有特殊规定的,按其文件规定执行。
(二)中医学(地方免费医学生)。限江西省理工类农村生源考生报考。录取批次为提前批次,录取办法按照江西省定向生录取规定执行。考生在被录取后、获得学校录取通知书前,须与培养学校和当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签订定向就业协议,承诺毕业后到有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6年。该类考生录取后不予退档,入学后学费、住宿费和教材费由省财政承担。
(三)运动康复。考生高考文化成绩和生源地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组织的体育类统考专业成绩均应达到生源地划定的体育类普通本科批次(或相应批次)合格分数线。依据填报志愿,学校按文化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录取。若文化成绩也相同,依据生源所在地考试院公布的科类排序规规则进行排位,按排位从高到低录取。该类考生录取后,一律不退档、不更换专业。若生源地省级招生主管部门有特殊规定的,按其文件规定执行。
(四)少数民族本科预科生、内地西藏(新疆)高中班招生计划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报考我校的所有考生均须参加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如实填写本人的既往病史。体检标准严格按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原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等相关要求执行。根据专业培养和就业特点,本着对考生负责、维护考生利益的原则,学校医学、药学类专业不予录取有色盲、色弱及其他各类不能准确识别颜色的考生。考生有严重视力、听力障碍或患斜视、嗅觉迟钝、口吃者,不宜填报医学或药学类专业。
第二十条 各批次录取结束,学校将按规定向社会公布录取结果,考生可登录学校招生就业网查询。学校以特快专递的方式向已录取的考生寄发由校长签发的录取通知书。

江西中医药大学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专业大类专业小类
音乐治疗(本科)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
生物医学工程(本科)工学生物医学工程类
医疗保险(本科)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食品营养与健康(本科)工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中医骨伤科学(本科)医学中医学类
中医养生学(本科)医学中医学类
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中医康复学(本科)医学中医学类
医学检验技术(本科)医学医学技术类
保险学(本科)经济学金融学类
医学影像技术(本科)医学医学技术类
中药制药(本科)医学中药学类
音乐学(本科)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
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工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医学信息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中药资源与开发(本科)医学中药学类
药物制剂(本科)医学药学类
中药学(本科)医学中药学类
药学(本科)医学药学类
护理学(本科)医学护理学类
针灸推拿学(本科)医学中医学类
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医学中西医结合类
中医学(本科)医学中医学类
康复治疗学(本科)医学医学技术类
预防医学(本科)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应用心理学(本科)理学心理学类
英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市场营销(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运动康复(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江西中医药大学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从高考成绩公布到最终录取结果出炉,通常需要15天至1个月不等,完整录取周期可能持续40天左右。具体时长因省份、录取批次而异,考生需结合本省招生办公布的时间表主动查询。

一、各省录取时间差异较大

不同省份的高考录取日程由当地教育考试院独立安排,因此全国没有统一的时间标准。

二、不同批次的录取时长不同

高考录取按批次进行,各批次的时间跨度差异显著:

本科提前批:涉及军校、公费师范生等特殊类型招生,通常最早启动且耗时最短。

本科批:普通本科批次因考生数量多、审核流程复杂,耗时较长。

高职(专科)批:通常在本科录取结束后进行,周期较短。

江西中医药大学简介

江西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9年,坐落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江西省省会——南昌市。学校是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坚持“为国家改革发展服务,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服务”的办学宗旨,弘扬“惟学、惟人、求强、求精”的校训,以“培养适应社会进步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为目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已成为以中医药教育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产学研结合特色鲜明的高等中医药院校。近年来,学校获得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单位等荣誉称号,入选“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教育50强高校”和“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高校”。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9000余人,设有教育教学机构17个,拥有直属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9所。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180人。学校以中医学、中药学学科为主体,医、理、工、文、经、管、艺、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有中医学、中药学等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2个、中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6个。有江西省一流学科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专病)7个。设有本科专业33个,其中学术型专业21个。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和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资格 。

学校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4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共有省部级科研平台58个,其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院士工作站1个,省重点实验室12个,省工程研究中心5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

学校倡导并践行“双惟育人”理念,先后开展了科研实践班、双惟实践班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其中主持的“双惟实践育人模式”是江西省至今唯一获得的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创办岐黄国医书院,开启“书院式”培养中医临床高层次人才的新模式。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和中医学、中药学、药学专业认证。学校创新创业成果丰硕,在第五届、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均夺得金奖。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考研升学率一直名列江西省本科院校前列,多次被评为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持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近年来,实现了多个国家级人才项目的重大突破,培养和引育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中药制剂创新团队入选中组部、中宣部、人社部和科技部“第六届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中药制药教学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人入选2023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为全省高校和全国中医药院校唯一入选。

学校近年来获省部级以上奖励70余项,其中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其中,“热敏灸技术的创立及推广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填补了江西医学领域空白;“中药制造现代化——固体制剂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实现江西药类该奖项零的突破。研发“白头翁皂苷提取物和白头翁皂苷提取物注射液”获批为国家二类新兽药,标志着江西兽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学校主导制定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全过程追溯体系要求-第1部分:要素》《中药材、中药饮片全过程追溯体系要求-第2部分:电子标签》2项中医药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批准发布,是我校标准化工作突破性成果。

学校在中药药剂、针灸推拿、中药炮制学等学科领域优势突出。中药学学科排名全国前列。临床医学学科和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ESI排名分别进入全球前1%与5‰行列。中药炮制学获批首批国家级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原始创新成果——“热敏灸”理论和技术,创新了内源性热敏调控治疗疾病的新途径,开创了“北看天津针、南看江西灸”的格局。

学校依托3所直属附属医院,服务人民健康。直属附属医院——江西省中医院(江西省骨伤医院、江西省肛肠医院)是江西中医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的龙头和中心医院,是全省规模最大、学科设置最全、技术力量最雄厚、医教研紧密结合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年服务量达百万人次。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单位,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单位”“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数十项荣誉称号,是国家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江西省中医医疗联合会理事长单位。由附属医院牵头推进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江西医院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第四批建设类项目,已顺利揭牌运行,正全力打造引领江西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新样板、新高地、新名片。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被获批为“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学校创办了全球首家热敏灸医院——江西热敏灸医院,组建了江西省中医康复(热敏灸)联盟。与南昌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西中医药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抗疫期间,学校勇担责任使命,牵头制定了江西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建立了除武汉以外首个纯中西医结合定点救治医院,深度介入新冠肺炎预防、救治、康复全过程。派出多支医护队伍支援上饶铅山、上海、南昌抗疫,组织中医药专家援助乌兹别克斯坦抗疫,乌兹别克斯坦总统专门致信习近平主席表达谢意。

学校产学研结合办学特色鲜明,创建并发展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江中(制药)集团。累计为全国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近300项,研发中药及相关产品70余个,先后有16个产品实现了单品种年销售额超亿元。学校研发的中药制药系列关键技术和设备被100多家企业采用。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颁发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和“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

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有资格接受外国留学生的高等院校之一。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招收留学生博士研究生,在韩国建设了世明大学孔子学院。创办中国首家为外国政要提供中医药体验服务的高端平台——岐黄国医外国政要江中体验中心。与中国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江中集团共同创立中国首家“国家中医药教育国际化(南昌)试验区”。牵头成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热敏灸专业委员会,相继在葡萄牙、瑞典、瑞士、突尼斯、加拿大等国开办中医中心或热敏灸分院。在葡萄牙、瑞典和突尼斯等国建立了中医中心,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等中外高校组建了“全球传统医学研究院”。学校圆满做好了2021上海合作组织传统医学论坛的协办事项,为大会增添了亮丽的“江中颜色”,得到国内外嘉宾的好评称赞。

学校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努力把学校建设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有特色中医药大学!

小编推荐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8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