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当前位置:当书网大学介绍大学点评2025年贵州医科大学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025年贵州医科大学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时间:2025-07-17作者:一笑封喉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贵州医科大学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贵州医科大学录取规则:

贵州医科大学录取规则

第四章  招生计划及录取原则
第十四条  经教育部审核批准,学校面向全国计划招生,招生计划均以各生源省招生考试机构公布的为准。
第十五条 录取批次:体育批次、一本(贵州省)、专项、定向、二本、预科等批次录取。
第十六条  学校根据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生源情况确定提档比例,提档比例一般为招生计划的100%。
第十七条  学校承认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给予考生的政策性加分;同一考生符合多项政策加分条件的,只采用最高一项加分,原则上加分不得超过20分。
第十八条  学校按照考生投档成绩和专业志愿采用“分数优先”录取原则进行录取(优先满足高分考生的专业志愿,若高分考生第一专业志愿不能录取,按其第二、第三……等专业志愿顺序依次择优录取。当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均未被录取时,对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调剂到其未填报且学校未录满专业录取;对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学校将予以退档),分数相同的按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确定的同分排序规则进行排序录取。
第十九条   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直辖市、自治区),学校按照其高考改革方案相关规定,同时参照“第十八条”进行录取。
第二十条  临床医学专业创新班(协和班)
学校在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对口支援下开设临床医学专业创新班(简称“协和班”),旨在培养能够胜任临床医疗、医学研究、医疗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卓越人才,仅招收贵州省考生,计划招生32名。该班新生录取进校后,实行导师制,重视教学方法改革,在国(境)内外拓宽交流学习,重视综合素质培养,强化英语学习,加强临床技能培训,打通深造通道(毕业前,班级成绩排名前90%,达到推免条件,将免试推荐攻读硕士研究生,其中15%推荐进入北京协和医学院,实现“5+3”一体化培养),实施多元化考核,实行“淘汰制”(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对每学年班级成绩排名后10%且平均学分绩点低于2.5的学生进行淘汰,淘汰学生转入临床医学其他班级学习,缺额从临床医学其他班级择优补充)。
第二十一条  英语、翻译专业要求外语语种为:英语,且考生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英语单科满分的60%。
第二十二条  特殊类别专业招生录取
体育类专业招生。体育类专业须参加生源省统一组织的体育术科考试,专业成绩合格,文化成绩上线,按照考生投档成绩采取“分数优先”的方式录取,若生源省有特殊要求的,按照生源省的录取原则录取。  
第二十三条  语种要求:本校公共外语课及相关专业课不具备非英语语种开设条件,请非英语语种的考生谨慎填报。
第二十四条  体检要求:对于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我校严格执行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联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
法医学专业由于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多在公检法系统,身体条件参考公务员体检要求,建议报考该专业的考生身高在165公分(男)或158公分(女)以上、裸视视力在4.6以上。
我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由于培养方向为户外运动方向、救援救护方向和山地旅游与户外教育方向,学生需常年从事与户外运动和救援救护相关的各种教学、实践实训活动。因此,基于该专业的特殊性和为了保障学生安全,患有以下疾病者: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色觉异常II度(俗称色盲)或不能准确识别红、黄、绿、蓝、紫各种颜色中任何一种颜色的导线、按键、信号灯、几何图形者,不能录取该专业。

贵州医科大学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专业大类专业小类
生物医学工程(本科)工学生物医学工程类
智能影像工程(本科)医学医学技术类
智能医学工程(本科)医学医学技术类
医学实验技术(本科)医学医学技术类
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儿科学(本科)医学临床医学类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助产学(本科)医学护理学类
医学检验技术(本科)医学医学技术类
卫生检验与检疫(本科)医学医学技术类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本科)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医学影像技术(本科)医学医学技术类
休闲体育(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临床药学(本科)医学药学类
法医学(本科)医学法医学类
运动训练(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音乐学(本科)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
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工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工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本科)医学中药学类
医学信息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药事管理(本科)医学药学类
药物制剂(本科)医学药学类
中药学(本科)医学中药学类
药学(本科)医学药学类
护理学(本科)医学护理学类
口腔医学(本科)医学口腔医学类
精神医学(本科)医学临床医学类
眼视光医学(本科)医学临床医学类
康复治疗学(本科)医学医学技术类
麻醉学(本科)医学临床医学类
医学影像学(本科)医学临床医学类
临床医学(本科)医学临床医学类
妇幼保健医学(本科)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预防医学(本科)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基础医学(本科)医学基础医学类
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生物技术(本科)理学生物科学类
化学生物学(本科)理学化学类
应用化学(本科)理学化学类
应用心理学(本科)理学心理学类
英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翻译(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市场营销(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运动康复(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教育技术学(本科)教育学教育学类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法学(本科)法学法学类

贵州医科大学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贵州医科大学高考填报志愿后,录取结果通常在15天到一个月内可查询,具体时间因录取批次而异。

主要批次查询时间节点

1. 本科提前批

一般为填报志愿后15天左右公布结果(最早7月中旬可查),适用于军校、公安类院校、国家专项计划等特殊类型招生。

2. 本科普通批

填报后约25天(通常7月下旬)公布,包含重点本科院校及部分热门专业

3. 高职专科批

专科批需等待30天左右(7月下旬至8月初),而高职专科批结果多在8月中旬公布。

贵州医科大学简介

贵州医科大学前身为1938年建立的“国立贵阳医学院”,是当时最早隶属国民政府教育部的9所高等医学院校之一,首任院长是来自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中国早期热带病学家、医学教育家李宗恩教授,在他的带领下,杨崇瑞、朱章赓、汤佩松、贾魁、杨济时、刘维德、洪谦、林绍文、侯宝璋、张孝骞、郭秉宽、王季午、朱懋根、李瑞麟、李漪、王志均等大批学术造诣精湛的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云集国立贵阳医学院,使其被誉为当时的“小协和”,开创了贵州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

1950年取消“国立”二字,改名为“贵阳医学院”,划归贵州省人民政府管理;1965年将“中医系”划离,另行组建“贵阳中医学院”(今贵州中医药大学);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4月更名为“贵州医科大学”。学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苏州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对口支援高校。

学校占地面积3646亩,有直属附属医院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8所、教学医院12所,非临床专业实践教学基地135个。是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试点高校、第二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获评教育部和卫生部的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2021年“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项目和2024年全国“5G+智慧教育”典型试点项目。拥有教育部首批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基地、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和1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拥有中药功效成分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63个;省级以上科研创新团队33个。

学校现有教学单位21个,本科专业4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其中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类别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临床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其中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分子医学、医学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智能医学)。贵州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I类学科群1个,贵州省一流学科5个,贵州省特色重点学科一级学科4个,贵州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进入ESI全球前1%。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个;国家级一流课程6门,省级一流课程128门;入选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拓金计划”课程26门。2019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支持下开办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创新班——“协和班”,在贵州省率先举办临床医学精英班,全力推进卓越人才培养计划2.0。2016年以来获贵州省教学成果奖70项,其中一等奖以上17项。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万余人(其中研究生约4500人,留学生150人)。专任教师1653人(高级职称788人,博士652人),其中,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何梁何利奖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2人、中组部“火炬计划”获得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专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5人、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人、“贵州杰出人才奖”提名奖获得者1人,贵州省“十百千人才计划”十层次人才4人、百层次人才18人,贵州省“百千人才引进计划”百人领军人才2人、千人创新创业人才5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37人、贵州省“金师”2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3人,贵州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1人,省委重点联系专家10人、省委联系专家31人。

近十年,获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奖项7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贵州省最高科技奖2项、省科技奖一等奖6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承担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45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823项,立项数逐年递增,连续三年超过120项,在地方病研究、中药民族药研发、组织工程干细胞生物医药研究、病原生物学研究、科研成果转化等领域特色明显。

学校充分发挥教、研、医优势,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建立了省内最大的医疗服务体系,在紧急医学救援、疑难危重患者救治、药物临床试验、公众健康素养提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地方医药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始终坚持“文化建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恪守“诚於己、忠于群、敬往思来”的校训,立足贵州,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为建成特色鲜明、同类先进、国内一流的百年医科大学而努力奋斗。

小编推荐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8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