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当前位置:当书网大学介绍大学点评2025年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025年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时间:2025-07-17作者:heibian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录取规则: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录取规则

第五章 录取规则


第十一条 学校严格执行国家招生政策及生源省的有关规定,以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分数为主要依据,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实施招生“阳光工程”,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招生录取原则。


第十二条 学校投档比例原则上按1:1,生源省级招生管理部门规定的投档比例除外。专业教学培养使用的外语语种主要是英语,故原则上只限招英语语种的考生,外语类专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英语分数较高、口试成绩较好的考生,其中俄语专业兼招俄语语种考生,俄语、泰语专业以零起点教学。

第十三条 录取时,以考生所在省级招生管理部门的投档分数为准。学校认可各省级招生管理部门在教育部规定的项目范围内出台的有关全国性增加分数或降低分数要求投档的政策和规定。

第十四条 进档考生的专业(类)录取实行“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专业(类)志愿之间不设分数级差,按投档分数从高到低排序,逐一按专业(类)志愿顺序安排专业(类);若投档分数相同,按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成绩之和高低依次录取;当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成绩之和相同时,按语文、数学、外语的顺序依照单科成绩高低依次录取。

第十五条 投档分数达到录取要求的考生,其所填报的专业(类)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类)调剂,则根据考生成绩调剂到其他专业(类)录取;若不服从专业(类)调剂,原则上作退档处理。

第十六条 若平行志愿或第一院校志愿生源不足,则接收征集志愿或非第一院校志愿的考生,并按分数优先的原则安排录取专业(类),以完成学校投放计划。

第十七条 学校其他单科分数一般不设限制。但英语专业录取时要求考生的英语单科成绩必须达到90分(含)以上(满分为150分);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市场营销(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录取时要求考生的英语单科成绩必须达到100分(含)以上(满分为150分),并只招收有该专业志愿的考生,且学生在校期间不能转换专业。

第十八条 学校实行按专业和专业类招生,按专业类招生的有:中国语言文学类(含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秘书学)、旅游管理类(含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 、电子信息类(含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含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体育学类(含休闲体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海洋科学类(含海洋科学、海洋技术)、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生物科学类(含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工商管理类(含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历史学类(含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按专业类录取的新生入学后原则上先接受通识与专业类基础教育,然后根据学校专业分流办法在招生专业类里进行专业分流,将学生安排到类别中的任一专业。

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市场营销(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按专业招生。

第十九条 在江苏省,学校对普通高考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选测和等级要求为选测为2B及以上,必测为4C1合格及以上,江苏省考生进档后按“先分数,后等级”的规则择优录取;当投档分数相同时,选测科目等级高者优先,如仍相同,再按语文、数学、外语的顺序依照单科成绩高低依次录取。

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考生学校执行“专业志愿清”,不设分数级差。

在高考改革的省市,除省级招生管理部门有明确规定的以外,学校以考生符合所填报志愿的选考科目范围为前提,根据考生的投档分数和位次从高到低择优确定录取专业。

若各生源省有新规定,按新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在录取中,学校可根据各生源省实际情况,经生源省级招生管理部门同意,执行生源省内专业间计划增减调整,或撤回生源不足的计划增投到生源好的省(市、区)。

第二十一条 艺术、体育专业(类)录取原则是:在投档分数和专业分数双上线的情况下,按专业分数从高到低录取;若专业分数相同,按投档分数从高到低录取;若投档分数相同,按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成绩之和高低依次录取;当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成绩之和相同时,按语文、数学、外语的顺序依照单科成绩高低依次录取。我校认可并使用各生源省级招生管理部门组织的艺术、体育类专业省联考分数,并以此做为录取依据。在没有省联考的省份,学校认可同级高校的校考成绩,并在投档分数和专业分数双上线的情况下,按投档分数从高到低录取。

第二十二条 艺术、体育类专业考生入学后,须参加我校专业测试,凡发现专业考试有舞弊行为,故意不参加新生测试或测试达不到专业要求标准,取消入学资格,退回生源地。

第二十三条 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以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及有关补充规定为依据。其中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要求身高155cm(含)以上,双眼裸视力4.6(含)以上,且矫正视力均能达4.8(含)以上,无色盲。音乐学专业要求女生身高158cm(含)以上,男生身高170cm(含)以上;音乐表演、舞蹈编导专业要求女生身高160cm(含)以上,男生身高173cm(含)以上。

考生须据实上报健康状况,若隐瞒病情病史,学校将按照学籍管理规定中有关退学与休学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考生在参加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过程中有严重不诚信行为或高考电子档案中有不诚信记录的,学校不予录取。

第二十五条 学校全面实行网上远程录取,不委托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组织参与招生录取工作,未经省级招生管理部门投放电子档案的考生,一律不予录取。预留计划录取的考生不需交纳国家收费政策规定之外的任何费用。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专业大类专业小类
海洋资源与环境(本科)理学海洋科学类
环境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秘书学(本科)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休闲体育(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酒店管理(本科)管理学旅游管理类
船舶电子电气工程(本科)工学交通运输类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本科)农学水产类
舞蹈编导(本科)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
音乐表演(本科)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
水产养殖学(本科)农学水产类
音乐学(本科)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
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工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工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轮机工程(本科)工学交通运输类
海事管理(本科)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园艺(本科)农学植物生产类
数字媒体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网络工程(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软件工程(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通信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环境工程(本科)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管理学旅游管理类
文物与博物馆学(本科)历史学历史学类
历史学(本科)历史学历史学类
生态学(本科)理学生物科学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海洋技术(本科)理学海洋科学类
海洋科学(本科)理学海洋科学类
生物科学(本科)理学生物科学类
生物技术(本科)理学生物科学类
化学(本科)理学化学类
物理学(本科)理学物理学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理学数学类
应用心理学(本科)理学心理学类
泰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英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俄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电子商务(本科)管理学电子商务类
旅游管理(本科)管理学旅游管理类
财务管理(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物流管理(本科)管理学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市场营销(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汉语言文学(本科)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新闻学(本科)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体育教育(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学前教育(本科)教育学教育学类
小学教育(本科)教育学教育学类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本科)法学政治学类
社会工作(本科)法学社会学类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大学录取情况一般在高考志愿填报结束后1-2周内陆续公布,具体时间因省份和录取批次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集中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

一、不同批次录取时间安排

我国高校录取按批次进行,提前批、本科批、专科批的公布时间逐步延后:

提前批(军事、艺术、体育等特殊院校):通常在7月上旬公布录取结果。

本科批:多数省份在7月15日前后开放查询。

征集志愿:一般安排在7月20日至8月初。

高职专科批:录取结果最晚,大部分省份在8月10日-20日之间发布。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简介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Hainan Tropical Ocean University)是由自然资源部、海南省人民政府、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三亚市人民政府“四方共建”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省属高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海南省立项建设的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是卓然屹立在祖国最南端的公办大学,是国家唯一的热带海洋大学。学校是外交部、教育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教育部十大“教育援外基地”之一,是上海合作组织大学中方成员院校,也是琼中琼南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摇篮和知识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基地。

学校前身是广东省1954年创办的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范学校和1958年创办的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范专科学校,几经分合、调整、更名,于1993年由海南省通什师范专科学校和海南省通什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为琼州大学(专科)。2006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琼州学院,同年4月海南民族师范学校并入;2008年学校成功开辟三亚校区,实现山海跨越,办学空间进一步扩大。2013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15年,踏上转型发展道路,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填补了海洋大省没有海洋大学的空白;2016年,获批成为海南省应用型本科试点高校。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4·13”重要讲话和海南开启自由贸易港建设以来,学校迎来新的重大发展机遇,先后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办学层次再上新台阶。2018年12月,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整建制转隶学校,为学校向海发展注入强劲新动力。2021年9月,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崖州湾创新研究院揭牌成立,深度融入海南自贸港建设,并与入驻崖州湾科技城的多所国内顶尖大学协同发展。

学校拥有三亚、五指山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188亩(含三亚在征土地701亩),海域使用面积1600亩,在海口曲口、琼海长坡、文昌潭牛、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等地设有规模型科研试验及教学实训基地。现有校园总建筑面积75.05万㎡,其中在建项目面积12.28万㎡。固定资产总值196791.9万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0436.48万元;馆藏纸质图书188.46万册,电子图书192.34万册。

学校现有20个二级学院,有海洋科学、水产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资源与环境、旅游管理等9个专业学位硕士点,55个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涵盖理、工、管、文、法、农、教、艺、史9大学科门类。学校有海洋科学、海洋技术等7个海洋类专业和旅游管理等11个涉海类专业(方向),确定了海洋科学与技术、海洋生命、海洋生态环境、海洋旅游、民族与人文等五大特色学科方向和领域,初步形成了以海洋、旅游、民族、生态等为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1个,省级应用型转型试点专业13个,应用型海洋特色逐渐彰显。学校现拥有省级重点学科8个;拥有部省级科研平台30个,其中院士工作站(院士团队创新中心)4个,省部级水产试验场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拥有科技部、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此外还有外交部、教育部、文旅部等国家部委及海南省批准设立的省部级研究基地(交流平台)9个,省级重点培育智库1个,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支撑。

学校现有教职工1570人,现有专任教师925人,其中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82.8%,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占49.4%。拥有“双聘”院士4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海南省委联系服务重点专家4人、海南省教学名师4人、海南省优秀教师3人、海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3人、海南省“515人才工程人选”11人、海南省“南海名家”3人、海南省“南海工匠”2人、海南省“南海名家”青年项目8人;海南省领军人才23人、拔尖人才65人、其他类高层次人才443人;拥有海南海洋卫星遥感创新发展、水产南繁种业创新、热带海岸保护工程与海洋生态修复、热带特色水产种质创制与高效增养殖、热带设施渔业工程与技术创新、海岛旅游资源数据挖掘与监测预警等6个海南省“双百”人才团队,一支结构相对合理、富有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的学科队伍初步形成。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95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80人,本科生15710人、专科生2949人,留学生14人。学校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学生在学科、创新创业等竞赛中表现出色,获得国际级奖励23项,国家级奖励480项,省部级奖励1159项。其中在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中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6项;在2023年 MATE 国际水下机器人大赛 Eeplore 级别中国大陆区域赛中获二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中荣获大洋奖1项;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三等奖2项;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银奖1项、铜奖3项;在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银奖1项、铜奖2项。积极组织学生参与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博鳌亚洲论坛、环岛自行车赛、蓝丝带海洋保护等公共及公益活动的志愿服务,学校获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2次,获“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2次,获“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项目办”3次。

学校深入落实“教育强国”“科教兴国”战略,稳步提升科技创新水平。近三年来,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069项,年均科研经费过亿元,省部级以上项目26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8项,省级重大科技项目2项。学校“海洋测绘保障应用项目”获得资助7991万元,“中国东盟海上人文合作与交流平台项目”获批经费2355万元,“三亚崖州湾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洋牧场教学科研示范基地项目”获得资助2000万元。在海南黎、苗族本土文化研究方面,《黎族通史》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实现了海南省高校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零的突破。一批教学科研人员参加大洋深渊探测和海洋科考,苏静作为“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首批深海潜航员多次主驾潜航;宋陶然成为国内第5位和全球第8位完成万米下潜任务的女科学家;王昊寅成为国内高校首位在南太平洋深渊下潜的科研人员 。

学校注重发挥科技支持、文化影响、智力服务等作用。学校创立并成功举办3届“全国水产南繁种业发展论坛”,已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水产种业发展交流平台;开展全国性海龟救护保育工作,近年累计救治活体海龟631只,协助将已经康复的活体海龟放生338只,得到最高人民检察院、农业农村部和海南省充分肯定;多次举办海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充分发挥学校在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中的智库作用;依托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文旅部非遗传承人群培训基地等举办40多个全国性培训班,为相关领域人才能力提升搭建重要平台。学校主办的《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期刊、全国高校民族类特色科技期刊、全国高校质量进步社科期刊。

学校依托三亚国际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的区位优势,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化交流合作优势日益彰显。学校先后与65个国家和地区的135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开展合作与交流,签署合作协议173份,其中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协议96项。派出1000多名学生做交换生、汉语志愿者、共同培养硕士生、游学生、海外实习生,涉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接收来华留学生320名,涉及15个国家。交流合作项目数十个,其中包括教育部批准的海南省第一个中外合作本科项目:中国-奥地利旅游管理项目。招聘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15个国家的38名外籍教师到学校工作。近年来,学校组织承办的国际论坛、国际研讨会30余场,接待和参加国际国内合作交流会议320多次 。

学校秉承“明德、博学、励志、笃行”的校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牢抓教育强国、海洋强国、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三大机遇,全面贯彻落实学校“1236”发展战略,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和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有影响力、国际有知名度、热带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海洋大学,为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小编推荐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8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