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三考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当前位置:当书网高考复习高中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 出自哪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 出自哪里

时间:2024-10-11保存为WORD

忧愁患难的处境可以使人发奋而得以生存,安逸快乐的生活可以使人懈怠而导致灭亡。指时时警惕,才能杜绝祸患。也指仁人志士为国家、百姓的忧患而奔波劳碌,为国家、百姓的安乐而奉献生命。出自孟子著作《孟子·告子下》中一则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什么意思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意思是忧愁患难的处境可以使人发奋而得以生存,安逸快乐的生活可以使人懈怠而导致灭亡。出自《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寓义:

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在内心中有困扰,在思想上有阻碍,这样以后才能奋发;在脸色上流露出来,在声音中抒发出来,这样以后才能被人们知晓。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那么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这样以后人们就会明白,在忧患的环境里可以生存发展,在安乐的条件下会衰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哪里

出自孟子著作《孟子·告子下》中一则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原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赏析:

这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

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全文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写法,逐层推论,使文章紧凑,论证缜密;此外,文章多用排比句和对仗句,即使语气错落有致,又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有力地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

小编推荐

1.三峡文言文翻译

2.2025年584分能考翻译专业吗 584分翻译专业大学推荐

3.赵人患鼠文言文翻译

4.2025年490分能考翻译专业吗 490分翻译专业大学推荐

5.狼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6.2025舞蹈生文化课355分能上西安翻译学院吗

7.论语12章翻译和原文

8.西安学大教育校区地址在哪里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7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