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当前位置:当书网志愿填报填报指导2026江西物理类689分左右能报哪些大学 可以上院校及位次(公办、民办)

2026江西物理类689分左右能报哪些大学 可以上院校及位次(公办、民办)

时间:2025-11-23作者:我爱你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对于2026年江西物理类689分左右的考生,可以参考2025年江西高考录取数据来选择相近的大学。这些大学有的是公办有的是民办院校,主要分布在江西、浙江、山东、山西、江苏等省份,包括:赣南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考生和家长可以作为初步参考。

2026年江西物理类689分左右能报的大学名单及位次(公办、民办)

院校名称 性质 所在地 科目 分数线 位次 批次
天津大学 公办 天津 物理类 614 5145 本科批
南京警察学院 公办 江苏 物理类 606 7097 本科提前批
上海中医药大学 公办 上海 物理类 608 6399 本科批
华东师范大学 公办 上海 物理类 597 10032 本科提前批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公办 江苏 物理类 619 3994 本科批
北京化工大学 公办 北京 物理类 602 8110 本科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公办 安徽 物理类 656 365 本科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办 北京 物理类 648 714 本科批
浙江大学 公办 浙江 物理类 659 296 本科批
华中科技大学 公办 湖北 物理类 633 1928 本科批
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四川 物理类 621 3625 本科批
湖南大学 公办 湖南 物理类 609 6260 本科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公办 江苏 物理类 611 5807 本科提前批
深圳大学 公办 广东 物理类 600 8848 本科批
上海财经大学 公办 上海 物理类 611 5821 本科批
江南大学 公办 江苏 物理类 599 9034 本科批
中央民族大学 公办 北京 物理类 593 11203 本科批
南京理工大学 公办 江苏 物理类 610 6032 本科批
南开大学 公办 天津 物理类 626 2804 本科批
中国海洋大学 公办 山东 物理类 598 9511 本科批
北京大学 公办 北京 物理类 673 52 本科批
上海外国语大学 公办 上海 物理类 593 11425 本科批
江西师范大学 公办 江西 物理类 605 7358 本科提前批
上海大学 公办 上海 物理类 597 9970 本科批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公办 四川 物理类 609 6152 本科提前批
西安交通大学 公办 陕西 物理类 617 4403 本科批
北京师范大学 公办 北京 物理类 613 5212 本科批
重庆大学 公办 重庆 物理类 626 2833 本科批
网络空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公办 河南 物理类 601 8667 本科提前批
赣南师范大学 公办 江西 物理类 592 11713 本科提前批
首都医科大学 公办 北京 物理类 612 5634 本科批
清华大学 公办 北京 物理类 667 132 本科提前批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公办 辽宁 物理类 595 10656 本科批
山东大学 公办 山东 物理类 607 6638 本科批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公办 湖南 物理类 620 3715 本科提前批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公办 上海 物理类 667 130 本科批
浙江大学医学院 公办 浙江 物理类 642 1081 本科批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公办 山东 物理类 629 2371 本科批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公办 陕西 物理类 595 10662 本科批
西北工业大学 公办 陕西 物理类 633 1934 本科批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公办 北京 物理类 622 3478 本科提前批
广西医科大学 公办 广西 物理类 593 11286 本科批
武汉大学 公办 湖北 物理类 628 2519 本科批
暨南大学 公办 广东 物理类 595 10605 本科批
海军工程大学 公办 湖北 物理类 595 10470 本科提前批
北京外国语大学 公办 北京 物理类 599 9063 本科批
中央财经大学 公办 北京 物理类 608 6522 本科批
海军军医大学 公办 上海 物理类 595 10634 本科提前批
四川大学 公办 四川 物理类 611 5695 本科批
山东大学(威海) 公办 山东 物理类 603 7922 本科批

注:表格中的大学分数线来自各省教育考试院,表格根据考生分数,向上浮动2分整理。由于文章字数限制,只展示50个大学分数线,更多院校请使用【高考志愿】查看!

大学简介

中央民族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是国家民委、教育部、北京市共建高校。学校前身为1941年成立的延安民族学院。新中国成立后,经中央政府批准,1951年在北京成立中央民族学院,1993年11月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1999年、2004年学校先后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2017年进入“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行列。

党和国家历届领导集体始终非常关心和重视中央民族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17次接见学校师生代表。2009年,习近平同志在视察学校工作时指出:“中央民族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具有重要地位,为国家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经过70多年的发展建设和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学校已经成为践行政治立校的重要高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培养各民族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民族理论政策研究的重要基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输送了20万余名各民族毕业生。学校现有海淀、丰台、海南三校区,建成了“一校三址”办学格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理工科大学。学校现有32个学院,含8个科教融合学院;设有苏州高等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国际金融研究院、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学校于1958年9月在北京创建,郭沫若任首任校长。这是我党为“两弹一星”事业而创办的红色大学,她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高起点、宽口径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尖端科技人才,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一批著名科学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是戊戌变法的产物,也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兴学图强的结果,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在悠久的文明历程中,古代中国曾创立太学、国子学、国子监等国家最高学府,在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北京大学“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既是中华文脉和教育传统的传承者,也标志着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其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对建立中国现代学制作出重要历史贡献。

小编推荐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8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