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近日,中央民族大学官网公布2025年各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中央民族大学在全国各省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63分到660分之间。其中浙江21专业组分数线653分!河北3专业组分数线631分!江苏3专业组分数线622分在全国各省新高考模式的背景下,中央民族大学生源持续稳步提升,整体生源质量位居高校前列。

1、如果你是江苏的考生最低601分能上中央民族大学:1专业组分数线616分、3专业组分数线622分、2专业组分数线621分、5专业组分数线601分等等。
2、如果你是浙江的考生最低498分能上中央民族大学:17专业组分数线498分、16专业组分数线577分、33专业组分数线651分、36专业组分数线642分等等。
3、如果你是北京的考生最低463分能上中央民族大学:1专业组分数线626分、2专业组分数线628分、9专业组分数线516分、10专业组分数线463分等等。
4、如果你是广东的考生最低502分能上中央民族大学:213专业组分数线502分、220专业组分数线604分、225专业组分数线513分、222专业组分数线608分等等。
| 招生地区 | 大学名称 | 专业组代码 | 选科要求及专业 | 分数线 | 位次排名 |
|---|---|---|---|---|---|
| 北京 | 中央民族大学 | 1 | 不限 | 626 | - |
| 北京 | 中央民族大学 | 2 | 物理 | 628 | - |
| 北京 | 中央民族大学 | 3 | 历史 | 629 | - |
| 北京 | 中央民族大学 | 4 | 物理+化学 | 622 | - |
| 北京 | 中央民族大学 | 5 | 物理+化学(中外合办) | 604 | - |
| 北京 | 中央民族大学 | 6 | 物理+化学(中外合办) | 606 | - |
| 北京 | 中央民族大学 | 8 | 不限(中外合办)_美术 | 522 | - |
| 北京 | 中央民族大学 | 9 | 不限(中外合办)_美术 | 516 | - |
| 北京 | 中央民族大学 | 10 | 不限(中外合办)_舞蹈 | 463 | - |
| 北京 | 中央民族大学 | 11 | 不限(中外合办)_音教 | 510 | - |
| 北京 | 中央民族大学 | 12 | 不限(中外合办)_音教 | 507 | - |
| 广东 | 中央民族大学 | 220 | 物理类 | 604 | 23707 |
| 广东 | 中央民族大学 | 222 | 物理类 | 608 | 20962 |
| 广东 | 中央民族大学 | 224 | 物理类 | 602 | 25473 |
| 广东 | 中央民族大学 | 216 | 历史类 | 610 | 3256 |
| 广东 | 中央民族大学 | 225 | 美术类 | 513 | 3804 |
| 广东 | 中央民族大学 | 226 | 美术类 | 526 | 2420 |
| 广东 | 中央民族大学 | 213 | 舞蹈类 | 502 | 423 |
| 广东 | 中央民族大学 | 211 | 音乐类 | 505 | 402 |
| 广东 | 中央民族大学 | 212 | 音乐类 | 515 | 688 |
| 河北 | 中央民族大学 | 17 | 经济学类 | 624 | - |
| 河北 | 中央民族大学 | 18 | 数字经济 | 626 | - |
| 河北 | 中央民族大学 | 19 | 法学类 | 629 | - |
| 河北 | 中央民族大学 | 20 | 新闻传播学类 | 622 | - |
| 河北 | 中央民族大学 | 21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627 | - |
| 河北 | 中央民族大学 | 22 | 生物科学类 | 618 | - |
| 河北 | 中央民族大学 | 23 | 统计学类 | 629 | - |
| 河北 | 中央民族大学 | 24 | 纳米材料与技术 | 623 | - |
| 河北 | 中央民族大学 | 25 | 电子信息类 | 631 | - |
| 河北 | 中央民族大学 | 26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630 | - |
| 河北 | 中央民族大学 | 27 | 计算机类 | 632 | - |
| 河北 | 中央民族大学 | 28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617 | - |
| 河北 | 中央民族大学 | 29 | 工商管理类 | 623 | - |
| 河北 | 中央民族大学 | 30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 607 | - |
| 河北 | 中央民族大学 | 2 | 哲学类 | 626 | - |
| 河北 | 中央民族大学 | 3 | 经济学类 | 631 | - |
| 河北 | 中央民族大学 | 4 | 法学类 | 636 | - |
| 河北 | 中央民族大学 | 5 | 社会学类 | 629 | - |
| 河北 | 中央民族大学 | 6 | 民族学(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双学位) | 628 | - |
| 河北 | 中央民族大学 | 7 | 教育学 | 626 | - |
| 河北 | 中央民族大学 | 8 | 汉语言文学 | 634 | - |
| 河北 | 中央民族大学 | 9 | 汉语国际教育 | 627 | - |
| 河北 | 中央民族大学 | 10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626 | - |
| 河北 | 中央民族大学 | 11 | 新闻传播学类 | 624 | - |
| 河北 | 中央民族大学 | 12 | 历史学类 | 629 | - |
| 河北 | 中央民族大学 | 13 | 历史学 | 631 | - |
| 河北 | 中央民族大学 | 14 | 工商管理类 | 629 | - |
| 河北 | 中央民族大学 | 15 | 公共管理类 | 624 | - |
| 江苏 | 中央民族大学 | 2 | (不限) | 621 | - |
| 江苏 | 中央民族大学 | 3 | (化学) | 622 | - |
| 江苏 | 中央民族大学 | 4 | (化学)(中外合作办学) | 610 | - |
| 江苏 | 中央民族大学 | 5 | (化学)(中外合作办学) | 601 | - |
| 江苏 | 中央民族大学 | 1 | (不限) | 616 | - |
| 浙江 | 中央民族大学 | 20 | 数字经济 | 641 | 15763 |
| 浙江 | 中央民族大学 | 21 | 哲学类 | 653 | 9916 |
| 浙江 | 中央民族大学 | 23 | 法学类 | 655 | 8708 |
| 浙江 | 中央民族大学 | 25 | 民族学 | 655 | 8728 |
| 浙江 | 中央民族大学 | 26 | 历史学类 | 654 | 9386 |
| 浙江 | 中央民族大学 | 27 | 历史学 | 656 | 8433 |
| 浙江 | 中央民族大学 | 28 | 教育学 | 651 | 10735 |
| 浙江 | 中央民族大学 | 29 | 汉语言文学 | 660 | 6677 |
| 浙江 | 中央民族大学 | 31 | 新闻传播学类 | 652 | 10329 |
| 浙江 | 中央民族大学 | 33 | 公共管理类 | 651 | 10681 |
| 浙江 | 中央民族大学 | 34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650 | 11182 |
| 浙江 | 中央民族大学 | 35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644 | 14008 |
| 浙江 | 中央民族大学 | 36 | 统计学类 | 642 | 15081 |
| 浙江 | 中央民族大学 | 37 | 纳米材料与技术 | 643 | 14951 |
| 浙江 | 中央民族大学 | 38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644 | 13998 |
| 浙江 | 中央民族大学 | 39 | 电子信息类 | 645 | 13591 |
| 浙江 | 中央民族大学 | 41 | 生物科学类 | 639 | 17106 |
| 浙江 | 中央民族大学 | 42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639 | 17104 |
| 浙江 | 中央民族大学 | 43 | 环境科学(中外合作办学) | 623 | 28685 |
| 浙江 | 中央民族大学 | 44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 629 | 24466 |
| 浙江 | 中央民族大学 | 15 | 视觉传达设计(中外合作办学) | 584 | B-01675 |
| 浙江 | 中央民族大学 | 16 | 服装与服饰设计(中外合作办学) | 577 | B-02161 |
| 浙江 | 中央民族大学 | 18 | 音乐学(中外合作办学) | 528 | Cd00603 |
| 浙江 | 中央民族大学 | 19 | 音乐学(中外合作办学) | 530 | Cc00586 |
| 浙江 | 中央民族大学 | 17 | 舞蹈表演(中外合作办学) | 498 | D-00205 |
中央民族大学是国家民委、教育部、北京市共建高校。学校前身为1941年成立的延安民族学院。新中国成立后,经中央政府批准,1951年在北京成立中央民族学院,1993年11月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1999年、2004年学校先后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2017年进入“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行列。
党和国家历届领导集体始终非常关心和重视中央民族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17次接见学校师生代表。2009年,习近平同志在视察学校工作时指出:“中央民族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具有重要地位,为国家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经过70多年的发展建设和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学校已经成为践行政治立校的重要高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培养各民族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民族理论政策研究的重要基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输送了20万余名各民族毕业生。学校现有海淀、丰台、海南三校区,建成了“一校三址”办学格局。
2025年武汉晴川学院要考多少分才能上?历年录取分数线及报考指南(含预测)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8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