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当前位置:当书网高校招生高校分数线2026贵州高考多少分能上辽宁科技大学及专业?最低398分附录取分数线

2026贵州高考多少分能上辽宁科技大学及专业?最低398分附录取分数线

时间:2025-10-25作者:刘阳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很多考生都想知道2026年贵州高考多少分能上辽宁科技大学?因为辽宁科技大学录取分数线每年都不一样,受到招生计划、报考人数及专业热度等因素影响,预计2026年高考最低398分能上。其中软件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16分、工业设计专业录取分数线为496分、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22分、法学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55分、建筑学专业录取分数线为473分等,具体专业和分数线如下:

2026年贵州高考多少分能上辽宁科技大学

1、辽宁科技大学在贵州历史类会计学专业最低录取分为552分

2、辽宁科技大学在贵州历史类市场营销专业最低录取分为512分

3、辽宁科技大学在贵州物理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最低录取分为480分

4、辽宁科技大学在贵州物理类英语专业最低录取分为495分

5、辽宁科技大学在贵州物理类采矿工程专业最低录取分为477分

6、辽宁科技大学在贵州物理类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最低录取分为462分

院校名称科类名称专业招生类型及要求录取分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类会计学-509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类建筑学-473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类金融科技-477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类英语-495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类市场营销-461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类国际经济与贸易-480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类财务管理-497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类工商管理-485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类测绘工程-469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类采矿工程-477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类测控技术与仪器-513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类储能科学与工程-490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类材料科学与工程-488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类工业设计-496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533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类电子信息工程-521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533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类环境工程-462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类机械工程-509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类化学工程与工艺-511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类机械电子工程-521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536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19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类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462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类软件工程-516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类能源与动力工程-522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类矿物加工工程-455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类数据计算及应用-483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类网络工程-503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类通信工程-514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类生物工程-477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类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495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类土木工程-467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类应用化学-491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类冶金工程-476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类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473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类物联网工程-505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类自动化-539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类智能制造工程-511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类应用物理学-489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类机器人工程-505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类智能建造-480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506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类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398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类化学工程与工艺(国家专项计划)474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专项计划)539
辽宁科技大学物理类自动化(国家专项计划)537
辽宁科技大学历史类会计学-552
辽宁科技大学历史类法学-555
辽宁科技大学历史类市场营销-512
辽宁科技大学历史类工商管理-536
辽宁科技大学历史类英语-527
辽宁科技大学历史类国际经济与贸易-521

请注意:表格里仅包含部分专业组的录取分数线,并非2025年辽宁科技大学全部专业录取分数线,如果想查看所有2025年辽宁科技大学在贵州专业组录取分数,请前往高考志愿获取完整信息。

辽宁科技大学简介

辽宁科技大学是省属本科高校,始建于1948年,时为鞍山新华中学专科部,1949年组建鞍山工业专门学校,1950年改为东北工学院鞍山分院,1958年升格为本科层次的鞍山钢铁学院,1998年由冶金工业部划转为辽宁省政府,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建、以辽宁省管理为主的体制。经教育部批准,2002年更名为鞍山科技大学,2006年更名为辽宁科技大学。

建校76年来,学校已发展成为以工学为主,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坚持“创新为先、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办学理念,逐步形成“坚持既为冶金行业服务,又为辽宁地方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办学定位,打造出“立足冶金,校企合作,注重实践,培养踏实肯干、适应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办学特色,持续深化内涵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近五年,毕业生近3万人,25%在宝钢、鞍钢、五矿、河钢、中铁、中国一重、中国兵工等央企就业,38%在建龙重工、沙钢、腾讯、格力等知名民企就业,60%在辽宁就业创业。许多校友已经成为企事业单位的技术拔尖人才、学术带头人和管理骨干。宝钢、河钢、鞍钢、中矿、五矿、包钢等国有企业均有我校毕业生担任董事长、总经理等重要职务。

小编推荐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8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