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北京2026音乐类统考预计于2025年11月30日起分两时段举行,具体为11月30日—12月2日、12月7日—10日,场次以准考证为准。考试分表演、教育两类:表演类考乐理(15分)、听写(30分)、视唱(15分)及主项(声乐/器乐240分);教育类加副项(75分),主副项须分属声、器乐。声乐/器乐均无伴奏且需背谱。
一、考试时间
根据北京教育考试院,2026年北京音乐类统考/联考预计于2025年11月30日至12月10日举行,具体分两个时段:
11月30日-12月2日:乐理、听写笔试
12月7日-10日:视唱、器乐/声乐现场考试
注意事项:
考试采用“考评分离”模式,全程录音录像,确保公平性。
考生需提前30分钟到达考点候考,迟到15分钟以上者禁止入场。
二、考试内容
音乐类统考分为音乐表演和音乐教育两类,总分300分,具体科目及分值如下:
乐理(笔试,15分)
考查音高、节奏、调式、音程与和弦等基础知识,题型以选择题为主,时长60分钟。
例如:识别调号、分析音值组合、判断和弦性质等。
听写(笔试,30分)
需用五线谱记录单音、旋律音组、音程、和弦及节奏(弹奏3遍),时长30分钟。
难点:复杂节奏型(如切分音)和变化音的听辨。
视唱(现场考试,15分)
抽取8小节五线谱旋律(调号为一升或一降),准备30秒后演唱,限时1分钟。
评分重点:音准、节奏稳定性及音乐表现力。
主项表演(现场考试,240分)
器乐方向:演奏2-3首作品(含练习曲和乐曲),乐器种类不限(如钢琴、小提琴等)。
声乐方向:演唱2-3首不同风格歌曲(民族/美声/流行),自备伴奏或无伴奏。
难度将保持高位,对考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基础要求更为严格。
其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考评标准更重“全面性”与“专业性”
自2024年艺考改革后,省统考成为录取主渠道,其选拔性质更强。考试不再仅仅是“过关”,而是要为高校提供具有区分度的成绩。因此,无论是在主科(声乐/器乐)的曲目难度、音乐表现力,还是在音乐素养科目(乐理、听写、视唱)的评分标准上,都会秉持更高的专业要求,以筛选出基础扎实、潜力突出的考生。
2.文化课要求持续构成压力
北京市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相对较高,且部分重点院校的综合分录取方案中文化课占比不小。这意味着考生不仅要专业成绩突出,文化课也需具备强大竞争力。这种“双高”要求无形中增加了整体备考的难度和压力。
3.竞争环境高度内卷
北京汇聚了全国最优质的教育和艺术资源,本地考生普遍训练有素,起点高。同时,也会吸引大量高水平外地考生报考。在招生计划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竞争强度极大,想脱颖而出或取得高分排名,需要付出极大努力。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8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