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中国传媒大学作为国内播音主持专业的顶尖院校,其艺考选拔一直是行业标杆。2026年中传播音主持艺考在延续“重基础、强综合、求创新”的传统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对考生专业素养和媒介适应能力的考查。对于目标中传的考生而言,精准掌握考试内容、明确考查方向是备考的核心。
中传播音主持艺考通常分为初试、复试和三试三个阶段,2026年各阶段考查重点各有侧重,层层递进筛选优秀人才。
初试:线上基础能力筛查。2026年中传初试预计仍采用线上提交视频的形式,重点考查考生的语音面貌和基本表达能力。考试内容包括自我介绍、指定稿件播读(分为新闻消息和文学作品两类,新闻稿侧重考查吐字归音的规范性和信息传递的准确性,文学作品则注重情感表达的细腻度,每类稿件播读时长约1-2分钟)。
复试:线下专业能力深化。通过初试的考生进入线下复试,考查内容更具综合性。一是即兴评述,给定社会热点话题,考生有5分钟准备时间,需进行3分钟左右的评述,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谨、表达流畅,同时体现对话题的深度思考;二是模拟主持,考生需从新闻评论、综艺娱乐、生活服务等多个场景中任选其一,完成2-3分钟的模拟主持,考查节目构思能力和镜头表现力;三是才艺展示(非必选,但优秀才艺可加分),形式不限,需与专业素养相关联,如声乐、朗诵、戏剧表演等,时长控制在2分钟内。
三试:综合素养与潜力评估。三试是选拔的关键环节,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专业发展潜力。考试内容包括文化素养笔试、结构化面试、镜头前综合表现。
针对中传的考试特点,2026年考生需从基础打磨、综合素养提升、应试技巧训练三方面系统备考。
夯实专业基础,细化训练内容。语音基础方面,每天进行晨练,包括气息控制、吐字归音、声调练习,重点纠正方言音和发音缺陷;稿件播读需分类训练,新闻稿注重节奏明快、信息准确,文学作品则要深入理解文本内涵,通过重音、停连展现情感层次。可选取中传历年真题中的稿件进行针对性练习,模仿优秀播音作品的表达技巧,同时形成自己的风格。
提升综合素养,积累知识储备。文化素养笔试需提前半年开始系统复习,梳理文学常识、历史脉络、艺术流派等知识点,推荐阅读《艺术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史》等书籍;关注社会热点,每天阅读《人民日报》评论、新华社快讯等,积累即兴评述的素材和观点,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适配考试形式,强化应试能力。线上初试需反复模拟录制视频,调整镜头角度、表情管理和肢体语言,确保呈现最佳状态;线下复试和三试要进行全真模拟演练,训练时间把控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8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