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当前位置:当书网志愿填报填报指导2026辽宁历史类622分左右能报哪些大学 可以上院校及位次(公办、民办)

2026辽宁历史类622分左右能报哪些大学 可以上院校及位次(公办、民办)

时间:2025-10-12作者:人才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对于2026年辽宁历史类622分左右的考生,可以参考2025年辽宁高考录取数据来选择相近的大学。这些大学有的是公办有的是民办院校,主要分布在辽宁、河南、河北、浙江、山东等省份,包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海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央戏剧学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考生和家长可以作为初步参考。

2026年辽宁历史类622分左右能报的大学名单及位次(公办、民办)

院校名称 性质 所在地 科目 分数线 位次 批次
上海海关学院 公办 上海 历史类 602 1897 本科批
北京化工大学 公办 北京 历史类 599 2100 本科批
北京师范大学 公办 北京 历史类 620 915 本科提前批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步兵学院 公办 江西 历史类 606 1643 本科提前批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公办 辽宁 历史类 610 1438 本科提前批
香港城市大学 公办 香港 历史类 611 1368 本科提前批
苏州大学 公办 江苏 历史类 608 1528 本科批
东北大学 公办 辽宁 历史类 606 1643 本科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公办 陕西 历史类 594 2475 本科批
中南大学 公办 湖南 历史类 613 1262 本科批
西北工业大学 公办 陕西 历史类 608 1528 本科批
北京邮电大学 公办 北京 历史类 609 1485 本科批
山东大学 公办 山东 历史类 615 1154 本科批
中国政法大学 公办 北京 历史类 618 1011 本科批
西安交通大学 公办 陕西 历史类 624 747 本科批
西北大学 公办 陕西 历史类 592 2628 本科批
中央戏剧学院 公办 北京 历史类 587 3025 本科批
中国药科大学 公办 江苏 历史类 593 2546 本科批
深圳大学 公办 广东 历史类 601 1962 本科批
北京林业大学 公办 北京 历史类 586 3117 本科批
西南财经大学 公办 四川 历史类 603 1834 本科批
吉林大学 公办 吉林 历史类 604 1768 本科批
大连海事大学 公办 辽宁 历史类 598 2173 本科批
大连理工大学 公办 辽宁 历史类 602 1897 本科批
华东理工大学 公办 上海 历史类 593 2546 本科批
上海戏剧学院 公办 上海 历史类 587 3025 本科批
东北师范大学 公办 吉林 历史类 609 1485 本科提前批
华南理工大学 公办 广东 历史类 610 1438 本科批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公办 北京 历史类 612 1322 本科批
山东大学(威海) 公办 山东 历史类 612 1322 本科批
西南交通大学 公办 四川 历史类 595 2387 本科批
西南政法大学 公办 重庆 历史类 598 2173 本科批
河海大学 公办 江苏 历史类 595 2387 本科批
江南大学 公办 江苏 历史类 592 2628 本科批
外交学院 公办 北京 历史类 614 1205 本科提前批
湖南大学 公办 湖南 历史类 616 1108 本科批
上海海事大学 公办 上海 历史类 590 2788 本科批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公办 湖南 历史类 618 1011 本科提前批
湖南师范大学 公办 湖南 历史类 591 2702 本科批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公办 湖北 历史类 592 2628 本科批
华北电力大学 公办 北京 历史类 600 2025 本科批
北京体育大学 公办 北京 历史类 584 3282 本科批
北京电影学院 公办 北京 历史类 600 2025 本科批
浙江财经大学 公办 浙江 历史类 590 2788 本科批
华东政法大学 公办 上海 历史类 608 1528 本科批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公办 江苏 历史类 622 824 本科批
安徽大学 公办 安徽 历史类 587 3025 本科批
陕西师范大学 公办 陕西 历史类 584 3282 本科提前批
郑州大学 公办 河南 历史类 590 2788 本科批
武汉理工大学 公办 湖北 历史类 591 2702 本科批

注:表格中的大学分数线来自各省教育考试院,表格根据考生分数,向上浮动2分整理。由于文章字数限制,只展示50个大学分数线,更多院校请使用【高考志愿】查看!

大学简介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创建于1938年,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与湖南省重点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学校占地近3000亩,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主校区西偎麓山,东濒湘江,风光秀丽,是全国绿化“400佳”单位之一。

学校设有24个学院,现有本科专业93个,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2大学科门类。学校拥有伦理学、英语语言文学、中国近现代史、发育生物学、理论物理、基础数学等6个国家重点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化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工程科学、植物与动物学、环境与生态学、物理学、生物与生化、数学、一般社会科学、计算机科学1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哲学、生物学入选湖南省“世界一流培育学科”,生物学入选湖南省“双一流”建设计划,获优先支持和重点保障,发育生物学与生物育种学科群入选湖南省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理论经济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艺术学18个学科入选湖南省“十四五”重点学科。拥有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3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以及2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华伦理文明研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中心,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拥有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湖南师范大学中心、国家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花鼓戏)、教育部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入选高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等17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中心);拥有省部共建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石化新材料与资源精细利用、动物多肽药物创制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农业部鲤鲫遗传育种中心;3个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拥有生物科学、物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和哲学4个湖南省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18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2个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湖南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1个湖南省种质资源库,1个湖南省双碳研究院,7个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5个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是湖南首批省级重点智库,拥有道德文化研究中心、“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传播研究中心、生态环境保护法治研究中心等3个省级专业特色智库;拥有11个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8个湖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湖南省“十四五”教育科学研究基地,5个湖南省社科普及基地,1个湖南省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1个湖南省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湖南省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基地,入选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9个,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国家级规划教材33种,全国教材建设奖6项,入选第一批新时代教育部马工程教材1种,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9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9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5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是“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单位,“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招生单位、“国优计划”试点高校,是教育部、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教育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湖南)。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地处广州,是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校园分为五山校区、大学城校区和广州国际校区,是首届“全国文明校园”获得单位。学校办学源远流长,最早可溯源至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世称“红色甲工”);正式组建于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期,是新中国“四大工学院”之一;1960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在全国高校首开部省共建之先河;1995年进入“211工程”行列;2001年进入“985工程”行列;2017年进入“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行列,2023年跻身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150强。

华北电力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全面开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2022年,学校顺利通过首轮“双一流”建设评估并进入第二轮建设高校名单,电气工程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1958年创建于北京,原名北京电力学院。学校曾长期隶属于国家电力部门管理,2003年,学校划转教育部管理,现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等12家特大型电力企业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成的理事会与教育部共建。学校校部设在北京,分设保定校区,两地实行一体化管理。学校现有教职工3100余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4万余人,研究生1.5万余人。学校占地1600余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

小编推荐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8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