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当前位置:当书网志愿填报填报指导2025年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各专业在贵州录取分数线及最低位次 2026贵州考生多少分能上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2025年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各专业在贵州录取分数线及最低位次 2026贵州考生多少分能上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时间:2025-10-06作者:鐜嬫槑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在贵州的录取分数线因选考科目物理类/历史类和专业差异呈现明显不同。其中扬州大学广陵学院物理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录取分数线为417分位次为130834位;物理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408分位次为139340位;物理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录取分数线为409分位次为138246位;物理类工程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为409分位次为138490位;物理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418分位次为129634位;物理类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405分位次为142273位;物理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录取分数线为435分位次为112307位;物理类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411分位次为136091位等。如果考生和家长准备报考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可以多关注一下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最新的招生政策和动态。

2025年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各专业在贵州录取分数线及最低位次

选科招生类型 院校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 分数线 位次
物理类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501 法学 432 115576
物理类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502 国际经济与贸易 409 138246
物理类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503 会计学 440 107030
物理类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504 财务管理 433 114091
物理类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505 工程管理 409 138490
物理类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506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422 125610
物理类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507 智能制造工程 415 132119
物理类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508 电子信息工程 425 122255
物理类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509 通信工程 417 130045
物理类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510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411 136091
物理类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51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21 126133
物理类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512 软件工程 435 112234
物理类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51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435 112307
物理类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514 土木工程 404 142480
物理类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515 水利水电工程 433 113782
物理类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516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418 129634
物理类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517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408 139340
物理类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518 化学工程与工艺 417 130834
物理类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519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405 142273
物理类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520 制药工程 414 133384
物理类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521 环境工程 407 139656
物理类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522 生物制药 413 134697
物理类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523 护理学 417 130161
物理类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524 园林 406 141211
历史类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101 法学 492 24969
历史类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102 汉语言文学 493 24374
历史类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103 英语 468 34861
历史类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104 广播电视学 473 32651
历史类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105 国际经济与贸易 463 36717
历史类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106 会计学 488 26415
历史类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107 财务管理 479 29855

请注意:表格里仅包含部分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及最低位次,并非2025年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全部专业录取分数线及最低位次,如果想查看所有2025年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在贵州专业录取分数及最低位次,请前往高考志愿获取完整信息,含有加分和降分。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简介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坐落于联合国“最佳人居奖”“世界美食之都”、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扬州,位于两个国家级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核心地域,三面环水,园林式校园智能化、生态化、开放化、人文化交相辉映。学院创办于1998年,2005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为独立学院。

学院举办方——百年名校扬州大学,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0个,博士后流动站22个;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培育)3个,博、硕士生导师3500多人,自主培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外籍院士3人,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院现设有文法系、经济管理系、机械电子工程系、土木电气工程系、化工与医药系、旅游与艺术系、基础部等7个系(部),38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大学科门类。学院目前在校生12000余人,校区占地面积800余亩,校舍面积28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00余万册,电子图书150多万册,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6000万元。在专业建设、授课师资、图书资料、教学实验设施等方面,充分共享校本部资源,其中主讲专业教师中教授、副教授比例达65%以上。近年来,学院着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水平自有教师队伍,推进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探索建立“讲席教授”制度,目前学院拥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0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中组部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负责人1人,入选省部级人才工程项目20多人,专任教师具有博硕士学位的教师占87.31%;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重点项目1项);承担最高人民检察院重点课题、司法部重点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等省部级项目40余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江苏省教学成果奖5项(其中特等奖2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最高人民检察院理论研究成果二等奖等省部级及以上奖项近30项。

小编推荐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8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