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甘肃医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甘肃医学院录取规则:
第四章 计划与录取
第十三条 在教育厅核定的年度招生规模内,根据教育部、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和学校实际办学条件,结合近年招生来源计划编制及使用情况,科学、合理地编制招生计划。
第十四条 甘肃医学院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通过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学校招生简章、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向考生公布。
第十五条 按照教育部规定,招生录取工作实行“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全面实施阳光招生工程,采取“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严格按照教育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的有关规定开展本校招生录取工作。
第十六条 学校招生录取全部实行网上远程录取,不委托任何单位和个人作为招生“中介”。
第十七条 考生必须填报我校志愿,在第一学校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满额情况下,按公布的招生计划,首先录取第一学校志愿的考生;在第一学校志愿不满的情况下,不拒绝非第一学校志愿考生;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份按并列志愿要求的投档原则录取。
第十八条 进档考生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检查合格的情况下,专业分配按照“志愿优先”的原则进行。当考生成绩无法满足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时,如果考生服从专业调剂,学校根据考生志愿可将其调剂到招生计划尚未完成的专业,直至录满;如果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则作退档处理。
第十九条 我校个别专业对考生成绩有相应要求,成绩达到我院控制线的出档考生,以专业志愿优先为原则,按成绩由高到低录取,如果考生总分相同,理科考生按照理科综合成绩排名,文科考生按照文科综合成绩排名,如考生投档成绩相同,文史类考生按文综、语文、数学、外语;理工类考生按理综、数学、语文、外语成绩由高分到低分依次排序确定。中职生如果总分相同,按照专业课成绩排名,若专业课成绩相同则按照中职在校期间的表现择优录取。
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高考综合改革省(市)考生除必考科目外,首选科目为物理,临床医学和儿科学专业再选科目为化学或生物,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再选科目为化学,考生总成绩达到我院控制分数线的出档考生,以专业志愿优先为原则,按成绩由高到低录取,如果考生总分相同,按照学业水平测试科目物理、化学、生物等级依次进行排名。
第二十条 所有专业外语语种要求为英语,不建议非英语考生报考。
第二十一条 我校同意执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主管部门、招生考试机构有关加分或降分投档的政策规定,并以投档成绩作为录取和安排专业的成绩依据。
第二十二条 中职对口录取严格按教育部和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本科)、农村免费医疗人才专项(专科)、省列少数民族紧缺人才培养专项(本、专科)计划等类型的招生工作按照教育部、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招生政策执行。
第二十四条 录取结果按照教育部要求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形式公布,考生可登录我校招生网站查询。
第二十五条 甘肃医学院对考生体检的要求依据教育部、卫健委、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新生入学后进行体检复查,凡不符合条件或有舞弊行为者,取消其入学资格。根据专业培养要求和特点,我校各专业对色盲、色弱及其他各类不能准确识别颜色者不予录取,斜视、嗅觉迟钝、口吃者不宜就读医学类专业。
第二十六条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本科)新生入学报到后,本人须与学校签订免费教育协议、与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签署定向就业协议,不按要求签订免费教育和就业协议的考生按放弃入学资格处理;农村免费医疗人才专项医学生(专科)须填写知情同意书,视作本人志愿参加村医订单定向培养,新生入学后须与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签署定向就业协议,不按要求签订就业协议的考生按放弃入学资格处理。新生入学资格复查不合格、体检不合格者将按退学处理,解除相应培养关系和就业关系。
具体专业 | 专业大类 | 专业小类 |
儿科学(本科) | 医学 | 临床医学类 |
助产学(本科) | 医学 | 护理学类 |
医学检验技术(本科) | 医学 | 医学技术类 |
中药学(本科) | 医学 | 中药学类 |
药学(本科) | 医学 | 药学类 |
护理学(本科) | 医学 | 护理学类 |
针灸推拿学(本科) | 医学 | 中医学类 |
康复治疗学(本科) | 医学 | 医学技术类 |
临床医学(本科) | 医学 | 临床医学类 |
预防医学(本科) | 医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
大学录取结果通常在填报志愿后15天到一个月内公布,具体时间因批次而异,查询方式包括学校官网、教育考试院网站等。
录取结果公布时间与批次关联
高考录取批次主要分为提前批、本科批、高职专科批四类,各批次公布时间不同:
本科提前批:最早可在7月上旬查询结果,一般在填报志愿后约15天。
本科批:录取结果在7月中旬陆续公布,周期约25天。
高职专科批:录取结果发布时间较晚,通常为7月底至8月中旬,需一个月左右。
具体日期需以各省招生办公布的时间为准,考生可通过官方渠道关注动态。
甘肃医学院是省属全日制医学本科院校,是教育部确定的对口支援学校,是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校坐落于六盘山东麓、世界针灸医学鼻祖皇甫谧故里——甘肃省平凉市。学校的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甘肃省平凉卫生学校,2015年5月组建晋升为甘肃医学院,实行省市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
学校占地面积945亩,校舍建筑总面积23.1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161.35万元,馆藏图书121.79万册。面向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9447人。现有教职医护员工1947人,其中专任教师549人,教授、副教授及其他高级职称教师23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8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甘肃省领军人才、省级教学名师、省级园丁奖获得者等共20人。
学校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临床医学系、基础医学院、预防医学系、皇甫谧针灸学院、药学系、中医药系、护理系、公共课教学部和继续教育学院10个二级教学机构,设有图书馆、信息中心2个教学辅助机构,开设有临床医学、预防医学、针灸推拿学、儿科学、康复治疗学、药学、中药学、护理学、助产学、医学检验技术10个本科专业。
学校现有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建成《医学遗传学》等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15门、有5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个省级教学团队。学校组建以来,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改项目52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 34项、省级73项;厅局级以上各类科研项目256项,发表学术论文1473篇,其中核心期刊及以上论文241篇,主编、参编教材245部、专著43部,授权专利256项,各类科研奖励32项。
学校有1家直属附属医院、2家非直属附属医院、39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4个社区基地、7个实验教学中心,其中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建有全国基层西学中能力建设带教基地、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中医类别实践技能考试基地。直属附属医院建有全国肝炎患者教育基地、甘肃省骨科研究所平凉分所、甘肃省肝胆胰外科研究所平凉分所、兰州大学临床医学院肿瘤防治中心平凉分中心。
学校与天津医科大学对口支援,是“黄河流域医学院校联盟”理事单位,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甘肃省人民医院、甘肃数字本草检验中心有限公司等医院、药企合作共建,与俄罗斯莫斯科国立第一医科大学等国外高校开展学术交流。建校66年以来,学校秉承“养德崇医、见贤思齐”的校训,弘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办学精神,培养的8万余名毕业生大部分扎根基层医疗卫生一线,涌现出首届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张晓,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第七届甘肃省“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樊雪霞,“最美白衣天使”陈凤娟、牛雪莲,“感动宁夏人物”虎蕊,“扎根基层、守护健康”的杨安福夫妇等一批优秀校友。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单位”“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省级文明校园”“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省教育考试招生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十四五”期间,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和医学人才成长规律,坚持党建统领,按照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确立的“12226”发展思路,深化改革、提升内涵。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努力建设开放的现代化新型应用型高等医学院校,为健康甘肃贡献甘医力量。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8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