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当前位置:当书网大学介绍大学点评2025年南宁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025年南宁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时间:2025-07-19作者:梦醒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南宁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南宁学院录取规则:

南宁学院录取规则

第四章  录取规则

第十二条  学校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考生进行德、智、体、美全面衡量,综合评价,择优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对填报我校的进档考生执行以下录取规则:
1.专业顺序,分数优先。按考生报读的第一专业,由总分高分至低分顺序录取,满额为止;考生报读的第一专业录取不到的,按报读的第二专业,由总分高分至低分顺序录取。依次类推。
2.对“部分专业服从调剂”考生的录取规则。我校将视考生服从调剂专业的缺档情况,按照“专业顺序,分数优先”的原则进行录取。
3.对“所有专业服从调剂”考生的录取规则。我校将按照各专业缺额情况调剂录取。
4.对“不服从调剂”考生的录取规则。按“专业顺序,分数优先”的原则,考生所报专业已经录满,录取不到该考生的,在征求考生意见后,如同意调剂录取,我校将视专业缺档情况进行调剂录取,考生一旦被录取将不予退档换录;如不同意调剂录取,予以退档。
5.部分专业的录取要求:
(1)因专业特殊性,我校以下专业不录取色盲、色弱、弱视考生:工艺美术、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土木工程、建筑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食品质量与安全、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智能制造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室内设计和食品营养与检测。
(2)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要求男生身高170㎝及以上,女生身高160㎝及以上,无色盲色弱、高度近视,无精神病、心脏病及传染病,无口吃,相貌端正,普通话良好。
(3)建筑学专业学制为5年制,考生须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入学后复试美术(素描和速写)。
(4)艺术类(美术)专业在满足“专业考试成绩合格、高考文化分达到同批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前提下,按专业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专业考试成绩相同,优先录取文化成绩高的考生。
第十三条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相关规定,我区所有少数民族考生均可报考我校普通民族预科班。普通民族预科生录取规则按自治区教育厅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对按照国家教育部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加分或降分投档的考生,我校予以认可。

南宁学院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专业大类专业小类
食品营养与健康(本科)工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工程审计(本科)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新能源汽车工程(本科)工学机械类
数字经济(本科)经济学经济学类
金融科技(本科)经济学金融学类
人工智能(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智能制造工程(本科)工学机械类
机器人工程(本科)工学自动化类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新媒体艺术(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质量管理工程(本科)管理学工业工程类
工艺美术(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环境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经济与金融(本科)经济学金融学类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工学电气类
物联网工程(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工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物流工程(本科)管理学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交通运输(本科)工学交通运输类
建筑学(本科)工学建筑类
土木工程(本科)工学土木类
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数字媒体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软件工程(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通信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汽车服务工程(本科)工学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工学机械类
财务管理(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市场营销(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工程造价(本科)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体育教育(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学前教育(本科)教育学教育学类
会计学(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南宁学院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南宁学院高考填报志愿后,录取结果通常在15天到一个月内可查询,具体时间因录取批次而异。

主要批次查询时间节点

1. 本科提前批

一般为填报志愿后15天左右公布结果(最早7月中旬可查),适用于军校、公安类院校、国家专项计划等特殊类型招生。

2. 本科普通批

填报后约25天(通常7月下旬)公布,包含重点本科院校及部分热门专业

3. 高职专科批

专科批需等待30天左右(7月下旬至8月初),而高职专科批结果多在8月中旬公布。

南宁学院简介

南宁学院的前身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于1985年创办的邕江大学,2009年,南宁市政府委托南宁威宁集团以股份制的形式参与办学,成为共同举办者,双方在章程中明确不从办学中获取经济回报;2011年,合作共建的新校区投入使用;2012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高校,更名为南宁学院。学校设有专业二级学院10个,开办本科专业38个,覆盖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教育学等5大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21862人,其中本科生21474人。

【办学思路】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非营利性办学原则,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积极探索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道路,贯彻“应用型、开放式、新体验”的办学理念,以“质量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为主题,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专业与课程建设为核心,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重心,铸造应用型特色之魂、立稳服务地方发展之根、强固产教融合之本,努力为新时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前,学校已成为国家首批应用技术大学试点高校、广西新增立项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新建本科学校转型发展试点学校、自治区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单位。

【办学条件】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国家AAA级景区“不孤湖”景区坐落在校园内。校园占地面积75.21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6.59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36.4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2018亿元,建有智能制造研创中心、列车驾驶操控实验室、BIM实验室、艺术大师工坊、商科仿真模拟综合实训中心等实验实训室395个、广西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级示范性实验实训中心1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4个、市厅级教学科研平台11个。有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原国家质检总局中国质量研究与教育(南宁)基地、广西大数据人才培养基地等高端协同育人平台;有自治区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校外实习基地227个。图书馆建筑面积2.58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52.04万册,电子图书255.37万册,数据库35个。

【师资队伍】学校“教授引领、骨干支撑、双师结构、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建构模式基本形成,现有专任教师总数1046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比38.85%,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69.29%。有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自治区级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艺术大师以及企业技术专家等知名专家学者和行业骨干。学校教师连续三届在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均获自治区一等奖,并获得国赛参赛资格。

【人才培养】学校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深化应用型理论研究,促进办学理念向应用型转变,结集出版了《创新创业教育新体验》《实践教学改革新体验》《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新体验》《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探索与实践》等教学改革研究论文集10部、《变道超车——新型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探索》《因类育人——新型应用技术大学内涵建设讲演录》专著2部。深化专业建设促进学校办学思路向应用型转变,拥有广西重点(培育)学科1个、广西一流专业建设点4个、自治区重点(特色)建设专业9个,建有国家一流课程2门、自治区一流课程12门,入选广西创优计划项目4个;深化课程改革促进教学向应用型转变,重构课程体系,重组课程内容,重建课程实施生态,开展了100门应用型示范课程和77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12门、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自治区级虚拟教研室1个;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向应用型转变,探索并形成6种产教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食品质量与安全”获批自治区级示范性产业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人才培养目标向新时代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规格转变,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入选自治区级创新创业学院。学校人才培养成果累计获得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

【立德树人】学校重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2021年以来,思政课教师参加区级以上教学类比赛或评比累计获得奖项33项,入选“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人、南宁市大中小幼思政课建设专家委员1人、南宁市委宣讲团特聘专家(教授)5人。精心培育“厚德微讲堂”德育品牌。学校创建了“不孤志愿服务”和“英雄精神传承”两大校本德育品牌,持续培养学生公益奉献精神和崇尚英雄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四导”(引导、倡导、指导、辅导)工作法为抓手,统筹“十大育人”体系,构建“三全育人”格局。

【应用研究】学校重视开展应用研究工作。建有科研平台20个,其中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个,其他省部级平台3个,市厅级平台3个;2021-2022年,学校获纵向项目立项178项(其中省部级项目25项、市厅级项目148项、县局级项目5项)、横向科研项目255项,进校科研经费分别达3055.02万元、3909.11万元;发表高水平论文197篇;授权发明专利90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96件,授权外观设计专利30件;参编团体标准2项;8篇信息报告被市厅级以上单位采用;专利成果转化91件。在2022年中国民办本科院校科研竞争力排名中,南宁学院位列第29位,获“目前处于最佳科研生态位的民办本科院校”的评价。

【国际交流】学校将东盟国家和周边地区作为交流合作重点,拥有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主导,南宁学院牵头,名校、名企参与共建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广西中国-东盟综合交通国际联合重点实验室;搭建了中国-东盟质量研究与教育中心、南宁(东盟)轨道交通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等合作交流平台;入选“2020年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筹建合作院。截至目前,学校与49所境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为泰国18所院校提供城市轨道交通师资培训,与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泰国先皇理工大学、泰国班颂德昭帕亚皇家大学等世界知名学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选派40名学生到海外合作院校参加短期学习和攻读硕士学位,接待来自泰国、马来西亚、英国、法国、苏丹、斯里兰卡、莫桑比克、肯尼亚、赞比亚、蒙古、埃塞俄比亚、巴拿马和乌克兰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教育访问团。日前,学校正式筹建东盟学院,全面拓展与东盟国家高校、科研机构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培养质量】学校历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高于同期广西高校的平均水平,已连续11年荣获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十三五”以来,学生在学科竞赛中累计获国家级奖项438项,省部级奖项2285项,其中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累计获得国家6银、23铜,自治区58金、82银、303铜,成绩位居广西高校前列;学校在2019-2023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位居同类本科高校全国第47位,在“2019-2023年全国民办院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位于第10位。

本科办学以来,学校的改革发展得到了上级领导、同行和社会的关注与鼓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万鄂湘、时任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李晓红等领导以及我国著名教育学家潘懋元先后到校调研指导,对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做法和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学校先后近90多次受邀在国家和自治区内外各类平台上分享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经验,近200所区内外兄弟院校到校就应用型本科建设进行考察交流;新华社、《中国教育报》《广西日报》和广西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学校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2016年,学校荣获“广西五一劳动奖状”,2021年,学校获评“第二届自治区文明校园”,2022年,学校获评“广西首批绿色学校”。“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南宁学院排名全国民办高校第24位,是唯一进入全国50强的广西民办高校。

小编推荐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8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