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录取规则:
具体专业 | 专业大类 | 专业小类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科) | 交通运输 | 道路运输类 |
广告艺术设计(专科) | 文化艺术 | 艺术设计类 |
水生态修复技术(专科) | 水利 | 水土保持与水环境类 |
智慧水利技术(专科) | 水利 | 水利工程与管理类 |
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专科) | 土木建筑 | 土建施工类 |
无人机测绘技术(专科) | 资源环境与安全 | 测绘地理信息类 |
跨境电子商务(专科) | 财经商贸 | 电子商务类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现代通信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通信类 |
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科) | 土木建筑 | 土建施工类 |
水文与水资源技术(专科) | 水利 | 水文水资源类 |
金融服务与管理(专科) | 财经商贸 | 金融类 |
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专科) | 财经商贸 | 电子商务类 |
高速铁路施工与维护(专科) | 交通运输 | 铁道运输类 |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自动化类 |
动漫制作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建设工程管理(专科) | 土木建筑 | 建设工程管理类 |
建设工程监理(专科) | 土木建筑 | 建设工程管理类 |
无人机应用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航空装备类 |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电子信息类 |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科) | 旅游 | 旅游类 |
旅游管理(专科) | 旅游 | 旅游类 |
现代物流管理(专科) | 财经商贸 | 物流类 |
电子商务(专科) | 财经商贸 | 电子商务类 |
大数据与会计(专科) | 财经商贸 | 财务会计类 |
财税大数据应用(专科) | 财经商贸 | 财政税务类 |
环境工程技术(专科) | 资源环境与安全 | 环境保护类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电子信息类 |
软件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大数据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自动化类 |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自动化类 |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科) | 装备制造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智能水务管理(专科) | 水利 | 水利工程与管理类 |
水利水电工程智能管理(专科) | 水利 | 水利工程与管理类 |
治河与航道工程技术(专科) | 水利 | 水利工程与管理类 |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科) | 水利 | 水利工程与管理类 |
水利工程(专科) | 水利 | 水利工程与管理类 |
给排水工程技术(专科) | 土木建筑 | 市政工程类 |
工程造价(专科) | 土木建筑 | 建设工程管理类 |
建筑工程技术(专科) | 土木建筑 | 土建施工类 |
园林工程技术(专科) | 土木建筑 | 建筑设计类 |
环境艺术设计(专科) | 文化艺术 | 艺术设计类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科) | 土木建筑 | 建筑设计类 |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科) | 资源环境与安全 | 测绘地理信息类 |
工程测量技术(专科) | 资源环境与安全 | 测绘地理信息类 |
关务与外贸服务(专科) | 财经商贸 | 经济贸易类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科) | 交通运输 | 城市轨道交通类 |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科) | 交通运输 | 道路运输类 |
高考志愿填报后,录取结果一般在半个月到一个月内陆续公布,具体时间因省份、批次和院校而异。考生可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官网、院校招生网等渠道查询,提前批最早可在7月上旬得知结果,而专科批次可能延迟至8月中旬。以下从时间节点、查询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展开说明。
各批次录取结果公布时间
1. 本科提前批(7月上旬至中旬)
本科提前批包含军事、公安、艺术类等特殊类型院校,录取进度较快。
2. 本科批(7月中旬至下旬)
普通本科批录取时间相对较长,一般需要20-25天。考生可在7月下旬通过省考试院官网查看结果。
3. 专科批次(7月下旬至8月中旬)
专科批次因报考人数较多,流程简化,部分省份可在5-7天内出结果,但偏远地区可能延迟至8月中旬。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是以水利为特色,以工科为优势的高职院校,具有66年职业教育办学历史。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水为魂”的办学理念,秉承“上善若水、海纳百川”的校训,遵循“水利特色、工科优势、凝练品牌、强化服务”的办学思路,确定了“立足水利、面向社会、服务一线”的办学定位。学校是全国优质水利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水利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示范院校。学校荣获“全国水利行业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全国水利职工教育先进集体”“山东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山东省高校就业工作优秀院校”“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山东省校园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教育网络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体育优秀单位”“山东省节水型高校”“山东省绿色学校”“智慧教育示范校建设单位”等荣誉称号。
硬件设施齐全先进
学校总占地面积1595亩,校舍总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 3.4 亿元,图书馆藏书 134.5 万册。按照“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的原则,建成智慧水利、智能制造等212个设备先进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拥有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与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等300余家大中型企业合作,构建产教融合发展共同体。其中,建筑工程技术实训基地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水工实训场为全国水利类重点专业实习实训基地,无人机应用技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电子商务综合运营实训基地、节水灌溉基地是教育部认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水利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水工机械装备制造技术创新中心是教育部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
师资队伍德技双馨
学校注重师资队伍建设,积极与行业企业开展紧密合作,引进和培养了一批在国内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现有教职工97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820余人,建成了由企业专家、技术骨干、能工巧匠等组成的高水平人才专家资源库,形成了结构合理、业务精良、师德高尚、富于创新、充满活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拥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水利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4个、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山东省职业教育创新团队6个、山东省教育厅高等学校育创人才引育计划立项建设团队1个;省级名师工作室3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拥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优秀教师、齐鲁工匠、全国水利职教名师等30余人。
专业建设优势突出
学校主动适应水利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需求,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打造水利工程与管理、现代交通工程技术、建筑产业现代化施工与管理、智能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8个特色专业群,涵盖了水利水电工程智能管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高速铁路施工与维护、工业机器人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大数据与会计、现代物流管理和环境艺术设计等47个专业。校企共建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道路桥梁与工程技术、智能水务管理等14 个混合所有制专业,打造了以水利工程与管理专业等为代表的一批在山东省乃至全国同类院校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优质特色品牌专业,形成了“水利特色、工科优势”专业群,为现代水利事业及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学校拥有国家级骨干专业 5 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专业 2 个、省高水平专业群 3 个、省特色专业 8 个、省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群 10 个、省优质建设专业群 4 个。经过专业布局优化调整,学校共设置招生专业 52 个,覆盖 10 个专业大类。
人才培养成效斐然
作为山东省唯一一所水利类高等职业院校,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山东现代水利示范省建设中,担负着培养现代水利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学校以水利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因材施教,特色发展,迄今已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为山东水利事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蓄水池”,为水利事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学校面向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000余人。学生第一志愿上线率超过100%,毕业生就业专业相关度85.91%,获取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比例达100%。学生技能双创大赛获得国家级奖项 51 项、省级 374 项,培育“齐鲁工匠后备人才”280 人,1 人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获山东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入选全国高职院校学生发展指数100 所优秀院校。
学校坚持将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作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路径,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办学,共建南方测绘学院、北控水务产业学院等 10 个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先后与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港口集团、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京东集团等大中型企业开展不同层次的合作,构建了协同育人、协同发展的校企命运共同体,形成了以人才培养为依托、以产业发展为纽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发展格局。以企业岗位能力、素质要求为目标,将企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融入课程的全过程,并在实训、实习中加强企业所需的能力模块学习。学校把教学、生产、服务、应用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校企合作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协同创新,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山东省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示范院校。
产教融合创新发展
学校主动融入“一体两翼”新格局,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促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两翼”齐飞,强化产业学院、技能大师工作室“两驱”赋能,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学校与水发集团有限公司、河海大学共同牵头,汇聚全国高校、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行业组织、水利产业集群所在地政府等共同成立智慧水利产教融合共同体,推进水利行业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建设技术创新中心,支撑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服务行业企业技术改造、工艺改进、产品升级。学校充分发挥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参与组建各行业共同体 32 个。学校依托日照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打造日照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教联合体,为校地合作新模式,专业增能,筑牢人才培养新阵地赋能新动力。
学校坚持立足水利行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落实“水网﹢”行动,服务水生态保护网,围绕科技研发、技术服务、人员培训、技能鉴定、对口支援、社区服务,打造了立体化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了山东水利技术传承创新中心。参与开发水利工程、农业水利等专业标准 ,承办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和水土保持、水旱灾害防御培训班等 。
学校始终坚持产学研用一体化战略,教师继承发扬了良好的科研传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其中,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计划项目《大型渠道混凝土机械化衬砌成型技术与设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研究成果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校园文化特色鲜明
坚持物质文化建设,营造育人氛围。统筹校园文化景观建设,注重校园建筑文化内涵挖掘,建设了以“水经苑”“水轴”“水文化体验馆”为代表的校园水文化育人基地和水文化研究中心,进一步创新了水文化内涵,丰富了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营造了浓厚的水文化育人氛围,促进了学生职业理想与职业精神的养成。学校水文化研究基地入选“山东省水情教育基地”。
坚持培育精神文化,厚植育人基础。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武装师生、教育师生,将学校“以人为本、以水为魂”的办学理念、“上善若水、海纳百川”的校训等核心价值追求与人水和谐共生的理念相融合,把“团结吃苦、奉献创新”的校风潜移默化于“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的追求中,增强水院人对学校的文化认同感,引领水院人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立大志、做大事。
坚持规范行为文化,打造育人品牌。坚持水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顶层设计,挖掘水文化教育资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以“水文化”为核心的育人体系,以“水文化”为特色的文化品牌,为国家和地方的水文化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国际交流广泛深入
学校国际交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与俄罗斯、德国、韩国、马来西亚、老挝等7个国家的10余所高校建立了稳固的友好合作关系,实施国际合作项目12项。学校与俄罗斯国立农业大学、俄罗斯伊万诺沃国立化工大学开展长期深度合作,中俄合作办学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派出的留学生实现了本科、硕士及博士全覆盖,培养了1300余名通晓国际标准的国际化人才。与俄罗斯教育部合作建立了覆盖华东、华北地区唯一一家俄罗斯国家对外俄语水平考试(培训)中心,培养了一大批服务中国—中亚国家战略合作的双语人才。
学校与乌干达共建“中乌大禹学院”,与卢旺达理工学院签署共建海外“班墨学院”意向书。牵头制定坦桑尼亚和埃塞俄比亚国家职业标准,选派骨干教师赴德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对口交流。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积极探索国外合作办学新模式,派出学生赴韩国南部大学交换学习,招收来自印度尼西亚、摩洛哥、巴基斯坦、菲律宾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85人,按照“中文+职业技能”国际化发展模式,搭建“专业+汉语+文化+就业创业”四元共育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精技能、懂汉语、通文化、会创业、能创新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留学生,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感受到不同的文化氛围、思维方式和教育模式,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锻炼他们的交流沟通能力,提升语言交流、独立学习和自立自主能力,打造了“留学水院”品牌。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8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