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当前位置:当书网大学介绍大学点评2025年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025年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时间:2025-07-18作者:心已盲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录取规则: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录取规则

六、录取规则

1.执行教育部、各省(市)招生政策的规定,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2.按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提供的投档成绩调档,调档比例按照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相关规定确定,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
3.江苏省外考生进档后根据投档分数从高到低排序,按照“专业清”的录取原则进行录取,不设专业级差。投档分相同时文科考生按语文、外语两门科目总分排序,两门总分也相同则按语文分数排序;理科考生按数学、外语两门科目总分排序,两门总分也相同则按数学分数排序。
4.江苏省文科类、理科类进档考生专业录取按照“专业清”的录取原则,不设专业级差,专业录取的排序按以下规则:
选测科目等级必须达到CC及以上,必测科目等级必须达到5合格。对进档考生的选测科目等级给予一定的奖励分,选测科目等级A+加3分,A加1分,即组合A+A+加6分,A+A加4分,A+B+ (A+B或A+C)加3分,AA加2分,AB+(AB或AC)加1分。在考生投档分的基础上加奖励分后进行排序,若考生加分后的排序分相同,按照原始投档分的高低择优录取;若原始投档分还相同,按照A+A+、A+A、AA、A+B+、A+B、AB+、AB、B+B+、B+B、BB、A+C、AC、B+C、BC、CC的先后顺序;若选测科目等级还相同,按照文科考生按语文(含附加分)、外语两门科目总分排序,两门总分也相同则按语文(含附加分)分数排序,理科考生按数学(含附加分)、外语两门科目总分排序,两门总分也相同则按数学(含附加分)分数排序。
当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均不能满足且服从调剂时,学校将根据各专业的录取情况进行专业调剂;对填报的专业志愿均不能满足且不服从专业调剂者,予以退档处理。
5.学院土木类、电子信息类实行大类招生,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时,每个专业大类作为一个专业志愿。按专业大类录取的学生入学时不分具体专业,在完成大类通识课程培养后,根据学院有关规定选择所录取专业大类中的相关专业。
6.艺术类考生需参加所在省招生部门统一组织的专业考试,文化和专业考试成绩均要达到所在省招生部门划定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江苏省艺术类考生同时必测科目等级须达到4合格及以上。进档考生按各省投档分进行排序,从高分到低分进行录取,投档分相同时则按高考文化课成绩和省统一专业考试成绩相加后的综合成绩排序择优录取,综合成绩相同的考生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如仍相同,再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序。
7.体检标准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等有关规定执行。
8.各专业录取均无男女比例限制。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专业大类专业小类
环境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本科)工学土木类
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工学能源动力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工学电气类
土木工程(本科)工学土木类
信息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自动化(本科)工学自动化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工业设计(本科)工学机械类
机械工程(本科)工学机械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工学材料类
行政管理(本科)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英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财务管理(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市场营销(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汉语言文学(本科)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经济学经济与贸易类
金融学(本科)经济学金融学类
会计学(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工业工程(本科)管理学工业工程类
工程管理(本科)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录取结果一般在投档后3-10个工作日可查询,具体时间因批次审核进度、退档处理等因素有所差异。

影响录取结果查询时间的核心因素

1. 高校审核流程耗时

投档后,院校需审核考生成绩、专业要求、体检信息等档案材料,常规审核需3-5个工作日,但遇招生计划调整、专业调剂或退档争议等情况,审核周期可能延长至10天。

2. 批次类型差异

提前批:因涉及特殊招生类型(如艺术类、军校等),审核流程更复杂,通常需5-7天。

普通批次:多数院校在3-5天完成审核。

征集志愿批次:因需汇总未完成计划的院校名单,结果更新可能延迟1-2天。

3. 退档及调剂处理

考生若未服从专业调剂或被退档,需等待退档流程结束后重新进入征集志愿流程,此阶段可能额外增加1-3天等待时间。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简介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是中国矿业大学以新机制举办的独立学院,成立于1999年,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作为独立学院办学,是江苏省最早批准办学的独立学院之一。学院坐落于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享有“一城青山半城湖”美誉的江苏省徐州市。学院在中国矿业大学文昌校区办学,地处徐州南部风景区,与美丽的云龙山、云龙湖及四季葱茏的泉山国家森林公园为邻,位于城市繁华地带,购物、餐饮、休闲等生活服务设施配套完善,多路公交车及地铁3号线直达校园门口,交通便利。校园内有完备的教学研究设施,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各类实验室88个。其中,计算机实验室20个、英语语音室4个、信电实验室27个、机电实验室19个、物理实验中心6个、建工实验室8个、经管实验室2个、文艺实验室2个,另有工程训练中心1个、画室3个。有藏书2000多万册(件)的图书馆,以及配套齐全的文化、体育、生活设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条件。目前,学院共有普通本科学生9000余人。

学院依托中国矿业大学雄厚的学科和教学优势办学。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是教育部、应急管理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先后进入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学校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的高校之一,设有国家批准的研究生院。通过长期发展和建设,已经形成了以理工为主、以能源资源为特色,理工文管法经教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和多科性大学的办学格局。近年来,学校按照“强工、厚理、兴文、拓医、育新”的思路调整学科布局,优化学科生态,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能力不断增强。学校现有2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江苏省优势学科、7个江苏省重点学科;1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74个本科专业。学校现有教职工3450余人,拥有17名两院院士(含外聘),在2156名专任教师中,受聘教授岗位491人、副教授岗位935人,博士生导师530名、硕士生导师1518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超过80%。

学院以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现设经济与管理系、机电与材料工程系、信息与电气工程系、建筑与安全工程系、计算机系、外国语言文化系、文学与艺术系(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基础教学部、公共体育部等9个教学单位,现有招生专业28个,涵盖工、文、管、经济、艺术等学科门类。多年来,学院始终坚持“学而优则用,学而优则创”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厚基础、精专业、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逐步形成了结构合理、优势明显的学科专业体系和注重实践、注重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

学院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迪肯大学、斯威本科技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卫斯理大学,英国思克莱德大学,韩国延世大学、庆熙大学、湖西大学等多所国外著名大学广泛开展合作,为学生拓宽国际视野、出国深造提供便利条件。

学院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丰富多彩的学术文化活动,有力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在国际、国家及省市举行的学科竞赛中取得了骄人成绩。共获得各级各类奖项2387项,其中,国际一等奖5项、二等奖19项,亚洲区铜奖3项,国家特等奖5项、一等奖101项,江苏省特等奖20项、一等奖205项。

学院毕业生考研成绩显著,升学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在2024届毕业生中,有230名同学被国内外高校录取,众多学子进入到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名牌院校继续深造。

学院本着对毕业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开展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工作,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多形式、多渠道建功立业。学院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每年选送优秀学子赴中国矿业大学相应专业插班学习一年,有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推进校企共建实验室,校企、校地共建大学生实习、实训、实践和就业创业基地,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优质平台。

面向未来,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将继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照学院改革与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努力把学院建设成办学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办学理念先进、教学质量较高、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科学、创新能力和服务淮海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较强的国内高水平应用型普通高等院校,成为我国重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

小编推荐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8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