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录取规则:
x第五章 录取规则
具体专业 | 专业大类 | 专业小类 |
服装与服饰设计(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产品设计(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环境设计(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戏剧影视导演(本科) | 艺术学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 | 工学 | 电气类 |
摄影(本科) | 艺术学 | 美术学类 |
播音与主持艺术(本科) | 艺术学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商务英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广播电视编导(本科) | 艺术学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风景园林(本科) | 工学 | 建筑类 |
网络工程(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英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电子商务(本科) | 管理学 | 电子商务类 |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市场营销(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汉语言文学(本科)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传播学(本科) | 文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金融工程(本科) | 经济学 | 金融学类 |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 | 经济学 | 经济与贸易类 |
会计学(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录取结果一般在投档后3-10个工作日可查询,具体时间因批次审核进度、退档处理等因素有所差异。
影响录取结果查询时间的核心因素
1. 高校审核流程耗时
投档后,院校需审核考生成绩、专业要求、体检信息等档案材料,常规审核需3-5个工作日,但遇招生计划调整、专业调剂或退档争议等情况,审核周期可能延长至10天。
2. 批次类型差异
提前批:因涉及特殊招生类型(如艺术类、军校等),审核流程更复杂,通常需5-7天。
普通批次:多数院校在3-5天完成审核。
征集志愿批次:因需汇总未完成计划的院校名单,结果更新可能延迟1-2天。
3. 退档及调剂处理
考生若未服从专业调剂或被退档,需等待退档流程结束后重新进入征集志愿流程,此阶段可能额外增加1-3天等待时间。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于2006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实施全日制本科层次教育的独立学院。2011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学校目前有两个校区,分别是温泉之都的广州从化和翡翠之乡的肇庆四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500余人。学校现设有传媒学院、设计学院、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与美育教学部、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乡村振兴学院、大湾区公益学院等11个二级学院(部),开设有播音与主持艺术、表演、产品设计、人力资源管理等38个本科专业(其中艺术学16个专业、管理学6个专业、文学6个专业、工学5个专业、经济学4个专业、教育学1个专业,艺术学专业占本科专业总数的42.1%),是一所以艺术学科为优势,现代传媒艺术为特色,艺、文、管、经、工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
学校办学近20年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国家培养了4万余名优秀毕业生,广泛分布在传媒、设计、商贸、金融、信工、文化教育等众多领域,为我国文化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2年以来学校确立了高质量发展思路,始终坚持创新强校,围绕“十个一流”建设发展目标,坚持内涵建设,已有《产品设计》1个省重点建设学科,《环境设计》《人力资源管理》2个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统计学》《ERP沙盘实训》《电子书籍设计》3门省一流本科课程,《国际物流》等4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还建设有《居住空间设计》等3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省级高校优秀课程思政案例3门(《纪录片创作》、《国际物流》《计算机网络基础》,其中《纪录片创作》等5门课程在全国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服务平台(新华网“新华思政”)上展播。2023年,学校获批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学会2023年度教育教学优秀案例4个。为学校品牌课程思政的深入实施做好示范,助力学校良好育人格局的形成。
学校还成立了科学技术协会,组建了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影像传播研究中心、交通与文旅融合发展研究中心、岭南漆艺文创设计研究院等10多个研究机构和学科平台,不断强化科教融合,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形成“产业—专业—教学”的校企融合人才培养特色。
学校重视实践能力培养,强化教学科研保障条件建设。目前拥有国内先进的融媒演播厅、影视摄影棚、多功能报告厅、智慧教室、影视工作坊、大商科综合实训室等各类实验、实训室119个;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智能家居产业学院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0个,建有中国网粤港澳大湾区频道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融媒体中心、“数字经济产业学院”等校内外110多个实习实训基地。学校还成立乡村振兴学院,主动作为,与社会各界整合校内外资源,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建设。
学校近年来坚持以“强师工程”战略为导向,坚持引育并举,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现有专兼职教师662人,其中专任教师529人,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者99人,其中二级教授4名、三级教授12名。学校建有省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支持优秀教师到国内外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鼓励学校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先后有1名教师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5名教师荣获南粤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近五年以来,我校验收通过教、科研项目共307个,在研教研、科研项目共225个。202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数字人文视域下红色档案资源的抢救、整理与保护研究”和202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土地制度优势研究”“人文湾区视域下非遗影像创作与传播研究”课题入选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创新论坛重点文艺研究课题,非遗纪录电影《行花街行大运》完成拍摄,标志着学院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取得新突破;学校教师发表学术论文456篇,其中北大核心、SCI、SSCI、EI等高水平论文116篇,出版学术专著24部,发表艺术作品86部,师生申请知识产权共16项。学校每年定期对全校优秀教师及优秀成果进行表彰 。
学校鼓励支持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项目和学科各类竞赛项目。近年来,立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共209个,投入支持经费290万,学生获得各类学科竞赛奖443项,其中“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生科技作品竞赛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11项;“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金奖2项、银奖1项、铜奖7项;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获国赛银奖1项、省赛银奖1项、铜奖1项;学生发表论文数共计89篇、成果作品38个,申请专利(著作权)数共计10个。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类获奖共计220多项。
学校坚持以国际化办学作为发展战略之一,携手国外知名高校共同开展“海外升硕培养计划”,目前已帮助近千名学子实现直通国际名校的梦想。
面向未来,学校秉持“知行合一、笃行致远”的校训,贯彻“国际视野、创新赋能、特色发展、服务社会、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着力培养思想品德优良、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具有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适应文化产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8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