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四川民族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四川民族学院录取规则:
具体专业 | 专业大类 | 专业小类 |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本科) | 艺术学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数字经济(本科) | 经济学 | 经济学类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舞蹈表演(本科) | 艺术学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网络与新媒体(本科) | 文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环境设计(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 | 教育学 | 体育学类 |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休闲体育(本科) | 教育学 | 体育学类 |
书法学(本科) | 艺术学 | 美术学类 |
美术学(本科) | 艺术学 | 美术学类 |
音乐学(本科) | 艺术学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舞蹈学(本科) | 艺术学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园艺(本科) | 农学 | 植物生产类 |
动物医学(本科) | 农学 | 动物医学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行政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公共管理类 |
历史学(本科) | 历史学 | 历史学类 |
生态学(本科) | 理学 | 生物科学类 |
物理学(本科) | 理学 | 物理学类 |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 | 理学 | 数学类 |
英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电子商务(本科) | 管理学 | 电子商务类 |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旅游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旅游管理类 |
财务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汉语言文学(本科)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本科)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体育教育(本科) | 教育学 | 体育学类 |
学前教育(本科) | 教育学 | 教育学类 |
小学教育(本科) | 教育学 | 教育学类 |
政治学与行政学(本科) | 法学 | 政治学类 |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 | 法学 |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
法学(本科) | 法学 | 法学类 |
经济学(本科) | 经济学 | 经济学类 |
会计学(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大学录取结果通常在填报志愿后15天到一个月内公布,具体时间因批次而异,查询方式包括学校官网、教育考试院网站等。
录取结果公布时间与批次关联
高考录取批次主要分为提前批、本科批、高职专科批四类,各批次公布时间不同:
本科提前批:最早可在7月上旬查询结果,一般在填报志愿后约15天。
本科批:录取结果在7月中旬陆续公布,周期约25天。
高职专科批:录取结果发布时间较晚,通常为7月底至8月中旬,需一个月左右。
具体日期需以各省招生办公布的时间为准,考生可通过官方渠道关注动态。
四川民族学院是国家布局在康巴地区(西藏昌都、青海玉树、云南迪庆、四川甘孜)唯一公办普通本科高校,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和泸定县(一校、两地、三区)。始建于1985年设立的“康定民族师范专科学校”,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为学校题写了汉文校名;1986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第十世班禅大师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为学校题写了藏文校名。从一开始,四川民族学院就承载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承载着康巴地区民族高等教育的希望。
四川民族学院依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坐落在蜀山之王贡嘎山下,西靠世界情歌故里康定,东望高耸入云的二郎山,毗邻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泸定,北接旖旎动人的丹巴美人谷和人间仙境甲居藏寨,共和国最美景观大道318线从校园旁边迤逦而过,汹涌澎湃的大渡河从这里不舍昼夜奔流入海。闻莺起舞,枕涛入眠,白云诗意,书海蓝天。学校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8℃,是省级“园林式校园”。甘孜藏族自治州是香格里拉生态旅游核心区,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出的中国最美的地方之一,被世界旅游组织定位为中国推向世界旅游市场的自然生态旅游目的地。这里不仅孕育了传唱千古、名扬四海的“宇宙歌曲”《康定情歌》,还创造了被称为“东方伊利亚特”的《岭•格萨尔史诗》。
四川民族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立足康巴地区,突出“民族性、地方性、应用性”,为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建设培养“靠得住、下得去、干得好”的应用型人才。始终秉承“团结、奋进、重道、精业”的校训精神,始终保持“边远不边缘”“落后不落伍”“缺氧不缺志”和“稳中能求进”的奋斗精神,砥砺前行。已为社会输送人才60000人,藏汉双语人才6000人,其中30000人扎根在民族地区基层,多数已成为业务骨干,3500人在各级领导岗位上为各民族人民服务。民院学子已成为维护民族地区政治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传承文化科学知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学校已成为稳藏建藏、安康兴康的重要教育基地。
40年栉风沐雨,40年披肝沥胆,40年薪火相传。四川民族学院从建校之初满目荒凉的半截河坝发展到已开展普通本科教育15年的今天,学校现有15个二级学院,35个本科专业和民族预科教育。在校学生15000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5000人。2023年7月以来,泸定校区已入住2500名师生员工。
学校建有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门省级一流课程,建有1个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学科、4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1个四川省涉藏地区特色科普基地、1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2个州级特色研究中心及科普基地,形成了研究民族地区的优势与特色;学校认定为全国第三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学校命名为“四川省铸牢中化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学校“横断山生态保护与特色产业培育”实验室认定为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学校批准注册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四川民族学院学报》确定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学术期刊,学校纳入四川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重点培育类。
过去的40年是历久弥新的40年,是峥嵘铿锵的40年,是育人铸魂的40年!40年艰难创业造就了四川民族学院今天的一切,这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是我们为之奋勇拼搏的力量源泉,更是我们“提振信心扬帆新时代”的坚实底气。
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一代又一代的民院人不懈奋斗和努力的结果,是一代又一代民院人扎根康巴高原、坚守初心的结果,是一代又一代民院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结果!
四川民族学院始终坚持服务国家与区域发展战略、建设涉藏地区,按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新型工业化”、“城乡融合发展”、“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和“教育甘孜、数字甘孜、生态甘孜”要求,锚定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目标,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深化“就业—招生—培养”联动机制改革,以产教融合促进高质量就业,对接产业发展需求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8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