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哈尔滨工业大学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录取规则:
第三章 录取
第七条 哈尔滨工业大学招生录取工作在教育部领导下,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统一组织下进行,执行教育部规定的“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
第八条 哈尔滨工业大学按照理工类、文史类、艺术类分类录取考生。
第九条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招生分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校本部(哈尔滨市)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威海市)两个校区,在两个校区都安排招生计划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有独立的招生计划院校代码、分别录取,考生填报志愿时应分别填报。哈尔滨工业大学校本部和威海校区的毕业生均颁发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第十条 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了使考生能录取到自己想就读的专业,在2010年的招生工作中,将选择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试点,根据试点省份填报高考志愿的时间和方式,分别制定对考生更优惠的安排专业原则。
第十一条 哈尔滨工业大学对优秀考生制定选拔和单独培养方案。在高考录取中,选拔优秀考生进入英才班,本硕博连读,招收英才班考生的学院包括航天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8个学院,从进入这些学院相关专业的考生中择优选拔,计划选拔优秀考生165名左右,进入英才班的考生有机会赴世界著名高校留学。未进入英才班的考生还有机会进入实验学院,本硕连读,实验学院计划选拔优秀考生260名左右。
第十二条 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调档比例为招生计划的105%左右,对专业服从调剂的考生不退档;在非平行志愿省份,调档比例为招生计划的110%左右。对生源质量好的省份可使用预留计划增加调档比例。
第十三条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本部(哈尔滨市)对江苏省考生选测科目等级要求为AA,必测科目等级为4C,技术科目合格。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威海市)对江苏省考生选测科目等级要求为AB,必测科目等级为4C,技术科目合格。考生按投档分排序,当投档分相同时,理科考生按照数学、外语、语文顺序优先为单科原始成绩高者安排专业,文科考生按照语文、外语、数学顺序优先为单科原始成绩高者安排专业。自主选拔录取考生选测科目等级为AB。艺术设计专业考生、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选测科目等级按照江苏省招生办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调阅考生档案时,承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根据教育部相关政策给予的加分。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加分条件,只取其中最高一项分值,增加的分值不得超过20分。
第十五条 哈尔滨工业大学按投档分确定最低录取分数线,按考生实际高考成绩安排专业,采用分数优先的原则,专业之间无级差。
第十六条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本部(哈尔滨市)在实行非平行志愿省份招收高分二志愿考生,在一志愿生源充足的情况下,若有高分考生第二志愿报考我校(二志愿考生的最低分数原则上应高出一志愿考生最低分数40分以上),我校将用该省招生计划的90%录取一志愿考生,用该省招生计划的10%录取二志愿考生,在确定二志愿考生专业时,减去15分与一志愿考生等同安排专业。
第十七条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艺术设计专业招收艺术类考生。黑龙江省考生参加美术类省统考,我校不组织校考,统考成绩达到我校在黑龙江省所在的录取批次线,我校按高考文化课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且外语成绩不低于80分。其它省份的考生,美术类省统考成绩合格且我校校考合格,按高考文化课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且外语不低于80分(江苏省为64分)。
第十八条 哈尔滨工业大学要求报考建筑学专业和城市规划专业的考生应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入学后将加试素描,不合格考生按高考成绩调至其它相关专业。
第十九条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本部(哈尔滨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类、英语、生物科学类、社会学(文科)、法学(文科)、经济学类八个专业公共外语课为英语,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报考。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威海市)各专业公共外语课为英语,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报考。
第二十条 哈尔滨工业大学除国防生招生对考生的性别有要求外,其它招生计划的所有专业对考生性别没有限制。
第二十一条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国防生招生体检标准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执行,其它招生计划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具体专业 | 专业大类 | 专业小类 |
服务科学与工程(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智能视觉工程(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本科) | 工学 | 材料类 |
海洋信息工程(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智能材料与结构(本科) | 工学 | 材料类 |
智能车辆工程(本科) | 工学 | 机械类 |
城市水系统工程(本科) | 工学 | 土木类 |
智能测控工程(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能源互联网工程(本科) | 工学 | 电气类 |
增材制造工程(本科) | 工学 | 机械类 |
计算金融(本科)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智慧建筑与建造(本科) | 工学 | 建筑类 |
智能感知工程(本科) | 工学 | 仪器类 |
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 | 工学 | 能源动力类 |
智能医学工程(本科) | 医学 | 医学技术类 |
智能装备与系统(本科) | 工学 | 自动化类 |
数字经济(本科) | 经济学 | 经济学类 |
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本科) | 法学 | 政治学类 |
人工智能(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智能建造(本科) | 工学 | 土木类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精密仪器(本科) | 工学 | 仪器类 |
智能制造工程(本科) | 工学 | 机械类 |
网络空间安全(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机器人工程(本科) | 工学 | 自动化类 |
生物医学科学(本科) | 医学 | 基础医学类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整合科学(本科) | 理学 | 生物科学类 |
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本科) | 工学 | 交通运输类 |
产品设计(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环境设计(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城乡规划(本科) | 工学 | 建筑类 |
环境生态工程(本科) | 工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信息安全(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本科) | 工学 | 土木类 |
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 | 工学 | 能源动力类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本科) | 工学 | 材料类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 | 工学 | 电气类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 | 工学 | 能源动力类 |
物联网工程(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电子封装技术(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风景园林(本科) | 工学 | 建筑类 |
生物工程(本科) | 工学 | 生物工程类 |
工程力学(本科) | 工学 | 力学类 |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本科) | 工学 | 兵器类 |
信息对抗技术(本科) | 工学 | 兵器类 |
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本科) | 工学 | 航空航天类 |
飞行器制造工程(本科) | 工学 | 航空航天类 |
飞行器动力工程(本科) | 工学 | 航空航天类 |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本科) | 工学 | 航空航天类 |
船舶与海洋工程(本科) | 工学 | 海洋工程类 |
交通工程(本科) | 工学 | 交通运输类 |
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 | 工学 | 化工与制药类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本科) | 工学 | 土木类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 | 工学 | 土木类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 | 工学 | 土木类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本科) | 工学 | 土木类 |
建筑学(本科) | 工学 | 建筑类 |
土木工程(本科) | 工学 | 土木类 |
数字媒体艺术(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软件工程(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自动化(本科) | 工学 | 自动化类 |
通信工程(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核工程与核技术(本科) | 工学 | 核工程类 |
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 | 工学 | 仪器类 |
机械电子工程(本科) | 工学 | 机械类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 | 工学 | 机械类 |
工业设计(本科) | 工学 | 机械类 |
车辆工程(本科) | 工学 | 机械类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 | 工学 | 机械类 |
焊接技术与工程(本科) | 工学 | 材料类 |
复合材料与工程(本科) | 工学 | 材料类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科) | 工学 | 材料类 |
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 | 工学 | 材料类 |
环境工程(本科) | 工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遥感科学与技术(本科) | 工学 | 测绘类 |
统计学(本科) | 理学 | 统计学类 |
环境科学(本科) | 工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材料化学(本科) | 工学 | 材料类 |
材料物理(本科) | 工学 | 材料类 |
空间科学与技术(本科) | 理学 | 地球物理学类 |
生物信息学(本科) | 理学 | 生物科学类 |
生物技术(本科) | 理学 | 生物科学类 |
化学(本科) | 理学 | 化学类 |
应用化学(本科) | 理学 | 化学类 |
应用物理学(本科) | 理学 | 物理学类 |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 | 理学 | 数学类 |
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 | 理学 | 数学类 |
英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日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俄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电子商务(本科) | 管理学 | 电子商务类 |
财务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市场营销(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工商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 | 法学 |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
社会学(本科) | 法学 | 社会学类 |
法学(本科) | 法学 | 法学类 |
经济学(本科) | 经济学 | 经济学类 |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 | 经济学 | 经济与贸易类 |
金融学(本科) | 经济学 | 金融学类 |
会计学(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工业工程(本科) | 管理学 | 工业工程类 |
工程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大学录取结果通常在填报志愿后15天到一个月内公布,具体时间因批次而异,查询方式包括学校官网、教育考试院网站等。
录取结果公布时间与批次关联
高考录取批次主要分为提前批、本科批、高职专科批四类,各批次公布时间不同:
本科提前批:最早可在7月上旬查询结果,一般在填报志愿后约15天。
本科批:录取结果在7月中旬陆续公布,周期约25天。
高职专科批:录取结果发布时间较晚,通常为7月底至8月中旬,需一个月左右。
具体日期需以各省招生办公布的时间为准,考生可通过官方渠道关注动态。
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
2020年6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指出,哈尔滨工业大学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学校扎根东北、爱国奉献、艰苦创业,打造了一大批国之重器,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为党和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希望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新的起点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书育人、科研攻关等工作中,不断改革创新、奋发作为、追求卓越,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的引领下,全体哈工大人正奋力开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哈工大规格的新百年卓越之路。
哈工大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学校住所地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同时在山东省威海市和广东省深圳市分别设有校区。学校始建于1920年,1951年被确定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1954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学校于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2000年与同根同源的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哈工大,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2022年8个学科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
学校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模范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形成了“政治引领、典型引路、品牌带动、校训育人”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于1996年、2001年、2011年、2021年四次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于1984年、2011年、2016年、2021年四次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曾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工业和信息化部“一提三优”工程特别优秀学校等荣誉称号,入选全国首批十所党建工作示范高校,相关工作经验先后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201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2019年全国部属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作交流发言。学校持续发挥党建双创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引领优势,不断完善“学校党委主导、学院党委主体、党支部主心骨、党员主人翁”的基层党建工作体系,巩固拓展从“+支部”到“支部+”经验优势,体系化、强纵深推进基层党建四项重点举措,高质量建设一批理论宣讲团和先进事迹报告团。2021年刘永坦院士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学校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传统,形成了“厚基础、强实践、严过程、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培养出了115位两院院士、165位大学书记和校长、142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51位共和国将军、450余位航天国防总师,培养出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全国最美奋斗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最美教师、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培养出了35万余优秀人才。近年来,学校瞄准学术大师、工程巨匠、业界领袖和治国栋梁四类杰出人才培养目标,持续加强“五育并举”顶层设计和资源供给体系,加速推进“1+1+X”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创新推出的永坦班、善义班、小卫星班、智能机器人班、人工智能班等“院士班”广受欢迎,学生竞赛成绩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本科)中实现“四连冠”,哈工大问天舱机械臂团队、紫丁香学生微纳卫星团队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学校大力赓续弘扬“铭记责任、竭诚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崇尚科学的求是精神;海纳百川、协作攻关的团结精神;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奋进精神”的哈工大精神传统,坚持“稳、引、培、评”并举,坚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建成了一支享有“八百壮士”美誉的师资队伍。现有两院院士39人(含双聘),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81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347人次。
学校秉持“强精优特”学科建设理念,坚持扬工强理重交叉,形成了优势特色学科、基础学科、新兴交叉学科、支撑学科组成的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学校拥有9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6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有10个一级学科排名位居全国前五位,其中力学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哈工大共有17个学科位列A类,学科优秀率(A类学科占授权学科的比例)位列全国第六位,A类学科数量位列全国第八位,工科A类数量位列全国第二位。
学校坚持与国家重大战略同频共振,形成了“立足航天、服务国防、长于工程”的优势特色,创立了中国高校第一个航天学院,发射了中国第一颗由高校牵头自主研制的小卫星,在中国首次实现了星地激光链路通信,诞生了中国第一台会下棋能说话的计算机、第一部新体制雷达、第一台弧焊机器人和点焊机器人、第一颗由高校学子自主设计研制管控的纳卫星,突破了世界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的支撑结构系统关键技术、支持中国“天眼”成功“开眼”,研制成功的空间机械手在天宫二号上实现了国际首次人机协同在轨维修科学试验,研制成功的新一代磁聚焦型霍尔电推力器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空间应用,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形状记忆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结构的在轨可控展开,成功发射的“龙江二号”成为全球首个独立完成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的微卫星,多项技术成果支持嫦娥五号完成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参研参试团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主持参研的火星车移动系统、转移坡道机构助力“祝融号”实现火星表面巡视探测,联合研制的小机械臂以单臂/组合臂的方式持续助力航天员出舱作业、完成全部既定任务,成功发射的“龙江三号”成为我国首颗平板式新体制低轨宽带通信卫星,成功完成严重事故下“华龙一号”安全壳结构性能试验填补了国际试验空白,首次解析T细胞受体-共受体复合物结构、成为国际细胞适应性免疫研究领域的里程碑,牵头建设的东北地区首个国家大科学工程“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进入试运行阶段、诸多指标达世界领先水平,参与了探月工程等14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0年累计有9项成果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独立完成成果数量居全国高校第1,“十三五”期间牵头获22项国家科学技术奖,数百项成果助力中国航天67载,曾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奖”等多个奖项。
面向新征程,哈工大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为引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立足“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矢志打造更多国之重器、培养更多杰出人才,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建设,勇担中国航天第一校“尖兵”重任,奋力开创哈工大新时代新征程卓越发展新局面,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8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