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河西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河西学院录取规则:
第十二条 录取规则
(一)河西学院招生工作实施阳光工程,在省招生委员会及招生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实行“学校负责,招生主管部门监督”的录取机制。
(二)在高考成绩达到同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中,按照生源情况确定提档比例,一般不超过学校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计划的105%。
(三)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省份,学校依据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按照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对于进档考生,不设置专业级差,专业志愿分配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成绩相同时,理科考生依次按数学、理综、语文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录取,文科考生依次按语文、文综、数学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录取;中职生投档成绩相同时,按文化综合素质成绩由高到低排序录取。当考生成绩无法满足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时,如果考生服从专业调剂,学校根据考生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调剂到招生计划尚未完成的专业,直至录满;如果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则作退档处理。内蒙古自治区按“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的原则录取。
实行高考综合改革“3+3”、“3+1+2”模式省份,录取方式按照各省份发布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相关招生录取政策实施。考生须符合专业设定的选考科目要求;某些专业投档线上符合选考科目生源不足时,我校执行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可调剂录取选考其它科目并服从专业调剂志愿的考生。
(四)学校体育、艺术类专业文理兼收。录取方式按照甘肃省教育考试院下发的甘肃省普通高校体育、艺术类专业招生录取相关政策实施。
(五)助产学专业只招女生,不建议男生报考。其它专业无男女生比例限制。
具体专业 | 专业大类 | 专业小类 |
足球运动(本科) | 教育学 | 体育学类 |
菌物科学与工程(本科) | 农学 | 植物生产类 |
养老服务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公共管理类 |
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 | 工学 | 能源动力类 |
人工智能(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助产学(本科) | 医学 | 护理学类 |
医学检验技术(本科) | 医学 | 医学技术类 |
网络与新媒体(本科) | 文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公共艺术(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广播电视学(本科) | 文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 | 工学 | 能源动力类 |
医学影像技术(本科) | 医学 | 医学技术类 |
艺术设计学(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酒店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旅游管理类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 | 工学 | 电气类 |
美术学(本科) | 艺术学 | 美术学类 |
音乐表演(本科) | 艺术学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音乐学(本科) | 艺术学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农业水利工程(本科) | 工学 | 农业工程类 |
生物工程(本科) | 工学 | 生物工程类 |
酿酒工程(本科) | 工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 | 工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 | 工学 | 化工与制药类 |
园艺(本科) | 农学 | 植物生产类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本科) | 工学 | 土木类 |
土木工程(本科) | 工学 | 土木类 |
药学(本科) | 医学 | 药学类 |
护理学(本科) | 医学 | 护理学类 |
针灸推拿学(本科) | 医学 | 中医学类 |
康复治疗学(本科) | 医学 | 医学技术类 |
临床医学(本科) | 医学 | 临床医学类 |
数字媒体艺术(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网络工程(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自动化(本科) | 工学 | 自动化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 | 工学 | 机械类 |
种子科学与工程(本科) | 农学 | 植物生产类 |
农学(本科) | 农学 | 植物生产类 |
文物与博物馆学(本科) | 历史学 | 历史学类 |
历史学(本科) | 历史学 | 历史学类 |
生物科学(本科) | 理学 | 生物科学类 |
化学(本科) | 理学 | 化学类 |
应用化学(本科) | 理学 | 化学类 |
物理学(本科) | 理学 | 物理学类 |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 | 理学 | 数学类 |
应用心理学(本科) | 理学 | 心理学类 |
英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俄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电子商务(本科) | 管理学 | 电子商务类 |
旅游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旅游管理类 |
工商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汉语言文学(本科)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体育教育(本科) | 教育学 | 体育学类 |
教育技术学(本科) | 教育学 | 教育学类 |
学前教育(本科) | 教育学 | 教育学类 |
小学教育(本科) | 教育学 | 教育学类 |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 | 法学 |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
社会工作(本科) | 法学 | 社会学类 |
法学(本科) | 法学 | 法学类 |
经济学(本科) | 经济学 | 经济学类 |
会计学(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工程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从高考成绩公布到最终录取结果出炉,通常需要15天至1个月不等,完整录取周期可能持续40天左右。具体时长因省份、录取批次而异,考生需结合本省招生办公布的时间表主动查询。
一、各省录取时间差异较大
不同省份的高考录取日程由当地教育考试院独立安排,因此全国没有统一的时间标准。
二、不同批次的录取时长不同
高考录取按批次进行,各批次的时间跨度差异显著:
本科提前批:涉及军校、公费师范生等特殊类型招生,通常最早启动且耗时最短。
本科批:普通本科批次因考生数量多、审核流程复杂,耗时较长。
高职(专科)批:通常在本科录取结束后进行,周期较短。
河西学院是甘肃省属普通本科院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教育部确定的复旦大学对口支援高校,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重点支持高校,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院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高校,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甘肃省文明校园,甘肃省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2023年甘肃省高校分类评价督导工作中, 学校在省属12所应用型高校中综合评价排名第一。
办学历史 河西学院发端于1941年创立的甘肃省立张掖师范学校;1958年成立张掖师范学院,历经改办、停办,1978年恢复张掖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原张掖农校和张掖地区职业中专并入;2001年升本改制为河西学院;2014年原张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张掖市人民医院并入,构建起新的办学格局,建成了以师、农、医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应用型大学。
战略区位 河西学院位于丝绸之路黄金段、河西走廊中部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张掖市,是兰州至乌鲁木齐近2000公里区间内唯一一所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学校服务区域主要面向河西走廊、甘肃及新疆、青海、内蒙、宁夏四个周边省区,战略地位重要,地域优势独特,自然资源丰富,文化禀赋深厚,办学育人空间广阔。
办学定位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立足河西、面向甘肃、辐射周边”的办学定位,坚持“做足河西文章,产出特色成果,建强丝路名校”的发展目标,践行“以人为本、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的治校理念,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之路,致力于把学校建成河西地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基地、文化传承创新基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心和高等教育沿丝绸之路向西开放的前沿基地。
办学条件 学校总占地面积近4000亩,校舍面积71.2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6.01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48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65.57万册,电子图书188.41万册;学校拥有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学术交流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敦煌文化传承创新中心等教学科研和文化活动场馆。有两所附属医院,其中附属张掖人民医院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国家首批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师资队伍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实施“祁连学者”人才工程。现有教职工3213人,其中,专任教师1151人,教授233人,副教授46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25.44%。有全国模范教师1人、宝钢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4人,甘肃省“园丁奖”11人,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25人;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9人、甘肃省“飞天学者”9人、甘肃省陇原青年英才2人。学校聘请10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为学校兼职教授,杰出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任名誉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玉良任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
学科专业 学校现有中共党史党建学、数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教育、农业、旅游管理等9个专业学位硕士点。中国史、数学、化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中西医结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6个甘肃省重点学科。有72个本科专业,覆盖11个学科门类,已形成“教师教育、生态农业、医疗卫生、应用文理、工程技术”五大学科集群。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种子科学与工程),省级特色专业13个。
教育教学 学校坚持以提高适应性、满足多样性、突出特色性为目标,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持续实施“本科教学卓越计划”,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和省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16项;有省级教学团队16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建成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6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7门、省级精品课程18门。
科学研究 学校始终坚持做河西文章,有甘肃省应用真菌工程实验室、甘肃省微藻工程技术中心、河西史地与文化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省级以上科研服务平台30个,省级科研团队4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近5年,先后承担或完成国家自然基金、社科基金项目等48项,国家部委和省级项目245项,市厅级科研项目456项;出版著作和教材270部,发表论文4286篇,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科技发明奖、专利奖、社科成果奖175项,授权发明专利52项。
人才培养 学校面向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成立83年来,累计培养各类人才13.7万人。设有20个二级学院,现有各类在校学生21334人,其中普通本(专)科生21184人,硕士研究生136人,留学生14人。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一直保持在90%左右,形成了“政治可靠、专业扎实、为人朴实、工作踏实”的“一靠三实”育人品牌,成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校园文化 学校坚持以经典文化打“底气”,以精品活动养“文气”,以核心价值立“正气”,实施“一院一品”工程,打造特色品牌,已成为彰显河西精神的文化学术高地,自创舞剧《裕固风华》被教育厅纳入全省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获得全国第七届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
对外交流 学校坚持开门办学、开放办学。与国(境)内外多所高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与白俄罗斯国立经济大学开展本科“2+2”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与国立新西兰理工所属维特利亚理工学院开展“本+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项目。先后聘请来自美国、英国、新西兰、俄罗斯等国家的文教专家140余人来校工作,有3人获得甘肃省外国专家“敦煌奖”;设有中西亚青年国际学院;学校被授予“甘肃省引进国外智力先进单位”。
对口支援 学校是教育部确定的复旦大学对口支援高校,2013年来,两校真诚合作,在师资培养、学术交流合作、干部挂职、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了实质性交流合作,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大密度、高水平”的工作格局和“对口支援+”新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果。2022年学校被确定为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重点支持高校,得到西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帮扶支持,在干部挂职、教师访学进修、“1+2+1”“1+1+2”本科生联合培养、教学科研交流等方面进行合作。2024年,首批75名联合培养本科生已到两校顺利开展学习。
支教援疆 学校坚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高站位谋划部署,15年持续推动人才援疆工作,已派出31批12293名师范生赴新疆进行顶岗实习支教,有力地支援了新疆的发展;实施“千人进疆就业计划”,13430名毕业生到新疆就业创业,为提高新疆基础教育水平、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党的建设 学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推进党建“五大工程”,以党组织“对标争先”和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为载体,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学校党委下设22个二级党委,2个党总支,设基层党支部112个;有中国共产党党员2387人,其中教职工党员1588人,学生党员799人。学校党委获评第二批新时代甘肃省高等院校党建“示范院校”培育创建单位,2个二级学院党委入选“全省党建标杆院系”及培育单位,9个党支部入选“全省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
发展愿景 站在继往开来的新起点,面向欣欣向荣的新时代,学校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按照学校第四次党代会作出的战略部署,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与国际交流合作能力,坚定不移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路,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河西大学而努力奋斗!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8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