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当前位置:当书网大学介绍大学点评2025年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025年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时间:2025-07-20作者:安洛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录取规则: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录取规则

二、招生计划及录取专业的特殊要求


(一)分省分专业招生人数以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管理部门公布为准。


(二)外语语种:不限。

(三)体检标准: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铁道机车、铁道供电技术、铁道信号自动控制、铁道工程技术四个专业建议考生听力正常,矫正视力5.0以上,无色盲色弱。其余专业,无特殊要求。

(四)男女生比例:由于用人单位在选录铁道机车、铁道供电技术、铁道信号自动控制、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选录男生,女生慎报。其余专业无男女比例要求。

三、录取原则及录取结果公布渠道

(一)录取原则: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在省级考试院划定的调档线以上按考生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录取,无分数级差要求。

(二)提档比例:按省级考试院设定比例提档。

(三)加试及科目成绩要求:我院各专业均无专业加试要求和相关科目成绩特殊要求。

(四)录取结果公布:按教育部和各省市统一规定的形式公布,考生也可在我院官网查询。

(五)凡在我校规定报到的时间截止后15天内,未到校报到或未请假的学生按自动放弃入学资格处理。

(六)我院单独招生的录取原则按《宜宾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单独招生章程》执行。

(七)对享受政策性加分的考生,可按考生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工作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加分投档,我院按照考生加分后总分进行录退。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专业大类专业小类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科)交通运输道路运输类
定制旅行管理与服务(专科)旅游旅游类
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科)交通运输铁道运输类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科)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类
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专科)能源动力与材料新能源发电工程类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科)电子信息计算机类
宠物医疗技术(专科)农林牧渔畜牧业类
现代通信技术(专科)电子信息通信类
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科)农林牧渔农业类
茶艺与茶文化(专科)旅游旅游类
金融服务与管理(专科)财经商贸金融类
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科)交通运输铁道运输类
铁道供电技术(专科)交通运输铁道运输类
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科)食品药品与粮食食品类
智能控制技术(专科)装备制造自动化类
建筑设计(专科)土木建筑建筑设计类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科)医药卫生健康管理与促进类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科)装备制造自动化类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科)土木建筑建筑设备类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科)文化艺术艺术设计类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科)电子信息计算机类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科)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类
无人机应用技术(专科)装备制造航空装备类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科)电子信息电子信息类
现代文秘(专科)公共管理与服务文秘类
商务英语(专科)教育与体育语言类
人力资源管理(专科)公共管理与服务公共管理类
旅游管理(专科)旅游旅游类
现代物流管理(专科)财经商贸物流类
电子商务(专科)财经商贸电子商务类
市场营销(专科)财经商贸工商管理类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科)财经商贸财务会计类
酿酒技术(专科)食品药品与粮食食品类
食品生物技术(专科)生物与化工生物技术类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科)电子信息电子信息类
软件技术(专科)电子信息计算机类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电子信息计算机类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科)装备制造自动化类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科)装备制造自动化类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科)装备制造机械设计制造类
数控技术(专科)装备制造机械设计制造类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科)装备制造机械设计制造类
工程造价(专科)土木建筑建设工程管理类
建筑工程技术(专科)土木建筑土建施工类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科)土木建筑建筑设计类
材料工程技术(专科)能源动力与材料非金属材料类
应用化工技术(专科)生物与化工化工技术类
铁道工程技术(专科)交通运输铁道运输类
动物医学(专科)农林牧渔畜牧业类
畜牧兽医(专科)农林牧渔畜牧业类
园林技术(专科)农林牧渔林业类
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专科)农林牧渔农业类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大学录取结果一般需要14-30天公布,具体时间与录取批次、省份招考进度和高校类型密切相关。

录取结果公布时间的基本规律,高校录取结果公布周期主要分为三个关键阶段:

提前批(如强基计划、军事类院校):通常在高考结束后的7-10天内完成投档与结果公示;

本科批次:多数省份集中在高考后14-21天公布,部分省份因考生规模或政策差异可能延长至25天;

专科批次:一般在本科批次结束后15-30天内完成录取结果发布。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一、办学历史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是由宜宾市人民政府举办,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的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始建于1934年,前身是宜宾初级农作科职业学校,2002年由四川省宜宾农业学校、宜宾农业机械化学校(宜宾工业学校)和宜宾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拥有91年的办学实践和历史积淀。

二、办学特色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鼎承大同 钵传天工”校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强化党建“领航、铸魂、润心、育人”功能,深化“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根本、师生人人出彩”育人理念,立足“宜宾职院为宜宾,服务好宜宾就是服务国家战略”发展定位,大力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农业农村部、教育部“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建设单位”,全国职业院校第二批数字校园试点建设院校,教育部信息化标杆院校建设单位,国家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四川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单位,四川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四川省第二批产教融合示范项目立项院校,四川省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同时也是川南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单位、川南高校联盟理事单位、宜宾市职教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宜宾市高等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宜宾市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三、办学规模

2023年9月,学校整体搬迁至位于南溪区裕华路300号的新校园,总占地面积1480亩,建设用地1208亩(含共享中心),总建筑面积49.5万平方米,共有54个建筑单体,可满足16000学生规模需求。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素质教育学院、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现代农业学院、经贸管理学院、五粮液技术与食品工程学院、新能源电池学院、汽车与轨道交通学院、建筑与环境学院、人文与旅游学院等11个二级学院,大专招生专业46个,职教本科专业2个,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

四、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员工785人,其中专任教师720人,高级职称比例26.3%,双师占比53.4%,博士73人(含在读),硕博士研究生教师比例57%。大力实施双百“鼎兴”工程,打造百名后备年轻干部队伍和百名后备名师人才队伍。聚焦“铸魂、启智、润心、强技”,建强思政教育、素质基础教育、专职辅导员和专业教师等四支教师队伍。教师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1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1个,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5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名师工作室2个,省级紧缺领域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2个,省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1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奖”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人,省级技术能手2人,“四川工匠”2人,省级名辅导员1人。

五、人才培养

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产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建成国家级、省级专业10个,酿酒技术专业群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立项四川省“双高”专业群建设项目。建成国家级、省级课程53门,获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1项。立项建设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国、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4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个,专业大类校内实验实训中心6个,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17个;建有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1个,省级产教融合示范项目1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示范团队3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6门;建立1+X技能鉴定站点38个,教育部前五批立项“1+X”证书制度试点总数67个;能开展32个职业(工种)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1.53亿元。近三年,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和文体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励700余项,是“四川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左右。

六、产教融合

学校联合头部企业,深耕骨干企业,服务中小微企业,构建校企一体化、股份制合作、项目制合作、捐赠合作等四种产教融合模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效显著。2024年,学校依托临港经济开发区,与五粮液集团联合牵头申报的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江新区)市域产教联合体成果立项第二批国家市域产教联合体。与五粮液、凤凰卫视、华为、百度、四川时代、华中数控、大族激光等头部企业联合开展技术创新,合作共建“五金”。建有新能源电池学院、华为ICT学院、四川(宜宾)互联网学院、宜宾燃面学院、元宇宙产业学院、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学院等8个现代产业学院,白酒、畜牧、茶叶等3个省级产教融合共同体,形成了40余个产教融合重点项目,2个案例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1个案例入选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争取市级支持建设“云上职教”平台,全方位推进职业学校治理数字化转型。

七、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

近五年,学校获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6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累计科研到账经费2600余万元。获国家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178项,成果转化69项;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建有省市级科研平台12个,院级科研平台21个,技术创新中心3个;建成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省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省高技能人才定点培训基地等省级培训基地(机构)18个。

八、国际合作

学校立足服务“一带一路”、南向开放等国家发展战略,积极推进职教出海。引入德国双元制AHK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开展师资培训。牵头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澜湄区域职业教育合作联盟”,与老挝巴巴萨技术学院共建“酒都工坊老挝分中心”,培养铁路信号、国际物流、机电一体化等专业老挝留学生累计520人,现有在校老挝留学生361人,与太阳纸业老挝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留学生领域现代学徒制订单班,中老轨道交通类专业人才培养项目入选“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

九、发展目标

学校按照“调迁、扩规、进位、升本”的总体思路,努力构建“立足宜宾、辐射西南、全国一流、国际水平”开放发展格局,坚定不移向建成现代职业院校迈进。

小编推荐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8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