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西安翻译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西安翻译学院录取规则:
具体专业 | 专业大类 | 专业小类 |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本科) | 艺术学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人工智能(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网络与新媒体(本科) | 文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产品设计(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环境设计(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休闲体育(本科) | 教育学 | 体育学类 |
播音与主持艺术(本科) | 艺术学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商务英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表演(本科) | 艺术学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戏剧影视文学(本科) | 艺术学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护理学(本科) | 医学 | 护理学类 |
康复治疗学(本科) | 医学 | 医学技术类 |
数字媒体艺术(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软件工程(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审计学(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英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日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法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德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西班牙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俄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朝鲜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翻译(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电子商务(本科) | 管理学 | 电子商务类 |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旅游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旅游管理类 |
财务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工程造价(本科)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汉语言文学(本科)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体育教育(本科) | 教育学 | 体育学类 |
学前教育(本科) | 教育学 | 教育学类 |
小学教育(本科) | 教育学 | 教育学类 |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 | 经济学 | 经济与贸易类 |
工程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大学志愿填报后,录取结果一般在10-15天内可查询,不同批次、地区和院校的具体时间有所差异
1、录取结果查询时间差异
录取批次决定查询周期。高考录取按批次进行(如提前批、本科批、专科批),各批次填报与录取时间不同。例如,强基计划录取结果可能在一周内公布,而本科普通批通常需10-15天。
2、省份和招生政策影响进度。不同省份的录取进度受考生数量、招录流程复杂度影响,例如人口大省的本科批结果可能晚于其他省份1-2天。2025年起全国多地实施新高考政策,合并录取批次后,部分省份的查询时间可能相对集中。
西安翻译学院简介创建于1987年,学校位于风景秀丽的终南山北麓、历史文化名镇太乙宫,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省属民办普通本科高校,由学校创始人丁祖诒先生于1987年建立,2005年升格为本科高校。2013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9年被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学校是陕西省一流学院建设单位,教育部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点院校,先后荣获“陕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省教育系统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位列全国民办高校第14位、陕西民办高校第1位。
学校持续打造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结合的美丽校园,办学条件优良。学校占地面积131.15万㎡,校舍建筑面积54.60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476.71万元。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截止2023年9月,有中外文纸质图书242.86万册、电子图书271.90万册。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1224人;教师1268人,专任教师中硕博士学位教师占比89.35%,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0.09%。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省级教学名师、终南学者等人才项目和荣誉称号的专家学者52人。
学校坚持以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为中心,形成以文为主、外语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设有14个二级学院,开设39个本科专业,涵盖文、经、管、工、教、艺、医7大学科门类。其中有英、日、德、法、俄、朝鲜、西班牙7个外语语种,是西部地区开设外语语种最多的民办本科高校。现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省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特色专业9个。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强化外语特色,探索构建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200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形成资源共建、全程参与、互利共赢的合作育人模式。近三年,学校获批国家一流课程3门、陕西省一流课程19门、省级虚拟教研室1个、陕西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是陕西高校“大思政课”建设协同发展联盟(民办类)牵头院校。现有省级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2个,省级特色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17门。
学校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特色鲜明的校园文体活动和品牌项目。现有学生组织99个,开展“多语种文化艺术节”等30余个品牌活动。持续完善“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强”激励机制,近三年,学生获奖1426项,其中国家级奖301项、省部级奖1125项。学校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陕西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西部计划优秀高校”。
学校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思路,紧密对接国家和省市发展战略,聚焦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求,组建科研团队,凝炼研究方向。先后成立科研机构11个,其中省级科研机构3个;获批建设省级科普基地2个。人工智能翻译研究中心获批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陕西口岸发展研究院获批陕西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西安市科技创新智库。近三年,先后承接各级各类横向研究项目934项,省级以上项目225项,年均项目到款经费4000万元以上,举办全国性学术会议21场,发表论文近3000篇,出版学术著作74部,获省级科研成果奖励20项。部分成果被省领导批示或被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采纳应用,产生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学校不断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加拿大、英国、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9个国家的61所高校及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开展本硕连读、硕士直通车、免费交换生及境外游学等各类国际交流合作项目。近三年,支持79名教师在境外知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有400余名学生出国交流或线上交流与深造,来校或线上学习的外国留学生近300名。成立“译创国际考试中心”,是西北地区唯一开设AP、CMA考点的民办高校。
学校以丁祖诒先生倡导的“高尚教育”为引领,形成“读书、做人、变革、奋进”校训、“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爱生如子、厚德敦行”办学精神和“严管与厚爱相济”“严谨与活泼相融”的校园文化。为社会培养输送大批合格毕业生,许多人已成为行业精英,为学校赢得“要学习到西译”的社会美誉。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公益性办学原则,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之路,坚持立足西安、面向西部、服务陕西、服务基层的服务面向,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全力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全国一流民办大学。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8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