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录取规则:
五、录取规则及要求:
具体专业 | 专业大类 | 专业小类 |
艺术设计(专科) | 文化艺术 | 艺术设计类 |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汽车制造类 |
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专科) | 能源动力与材料 | 新能源发电工程类 |
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科) | 旅游 | 旅游类 |
数字媒体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汽车制造类 |
学前教育(专科) | 教育与体育 | 教育类 |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科) | 旅游 | 旅游类 |
旅游管理(专科) | 旅游 | 旅游类 |
口腔医学技术(专科) | 医药卫生 | 医学技术类 |
康复治疗技术(专科) | 医药卫生 | 康复治疗类 |
医学影像技术(专科) | 医药卫生 | 医学技术类 |
医学检验技术(专科) | 医药卫生 | 医学技术类 |
药学(专科) | 医药卫生 | 药学类 |
护理(专科) | 医药卫生 | 护理类 |
现代物流管理(专科) | 财经商贸 | 物流类 |
电子商务(专科) | 财经商贸 | 电子商务类 |
市场营销(专科) | 财经商贸 | 工商管理类 |
大数据与会计(专科) | 财经商贸 | 财务会计类 |
软件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汽车制造类 |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自动化类 |
工程造价(专科) | 土木建筑 | 建设工程管理类 |
建筑工程技术(专科) | 土木建筑 | 土建施工类 |
环境艺术设计(专科) | 文化艺术 | 艺术设计类 |
园林技术(专科) | 农林牧渔 | 林业类 |
大学志愿填报后,录取结果一般在10-15天内可查询,不同批次、地区和院校的具体时间有所差异
1、录取结果查询时间差异
录取批次决定查询周期。高考录取按批次进行(如提前批、本科批、专科批),各批次填报与录取时间不同。例如,强基计划录取结果可能在一周内公布,而本科普通批通常需10-15天。
2、省份和招生政策影响进度。不同省份的录取进度受考生数量、招录流程复杂度影响,例如人口大省的本科批结果可能晚于其他省份1-2天。2025年起全国多地实施新高考政策,合并录取批次后,部分省份的查询时间可能相对集中。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2年,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是中非(南)职业教育合作联盟成员单位、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安徽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G60科创走廊高水平应用型协同创新联盟高校、安徽省校企合作示范校、安徽省教育厅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省级重点支持建设院校、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七届省级文明单位。占地面积1360亩,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
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校园环境优美。现有信息与财经学院、教育与管理学院、医护学院、建筑与园林学院、汽车学院、光伏学院、基础教学部,开设42个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86个,校内实验实训室83个。有全日制学生13000余人,电大成人教育学生近8000人。拥有一批学术造诣高、教学和科研能力强、曾赴国外参加交流合作的专家学者,现有教职员工500多人,已发展成为一所初具规模的多学科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学院坚持“三个面对”的办学思想:面对学生实际、面对市场、面对资格证,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多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积极探索“行业订立标准、校企共同培养、政府充分保障”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产教融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学院主动对接地方经济实体,通过共建实训基地、产业学院,开展合作培训等措施深化校地、校企、校校合作,先后与上海晓庄集团、安徽中鼎集团、立讯精密公司、华晟新能源公司、固德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校企合作项目。积极开拓省内外毕业生就业市场,2022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2.4%,进入安徽省高校的第一方阵。
学院的电大工作处主要从事远程开放成人高等教育,积极构建终身教育的办学模式和途径,与国家开放大学连为一体的现代化远程教育教学管理网络,为各层次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技工教育处主要从事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为各类学员提供多种多样的教育服务,不仅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益,也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取得地方经济和学院发展的“双赢”,充分发挥了地方高校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
承继辉煌历史,争创美好未来,我院将继续秉承 “厚德、敬业、重能、拓新”的校训,树立“理实一体、学做合一、德能并举、校企共育”的育人理念,以“四个服务”为根本遵循,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常态,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为建设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8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