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当前位置:当书网大学介绍大学点评2025年豫章师范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025年豫章师范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时间:2025-07-20作者:冷星残月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豫章师范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豫章师范学院录取规则:

豫章师范学院录取规则

第四章 录取规则
第九条 总原则:招生录取工作按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政策法规及各生源省有关文件精神执行。对所有进档考生,根据本人专业志愿及我校招生计划,按分数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在总分相同情况下,结合考生学业评价和综合评价情况,对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突出、文体等方面有突出特长、相关考试科目成绩特别优秀的考生优先录取。
第十条 除分专业招生计划中特殊注明的专业外,原则上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新生报到注册后所涉招生专业录取考生不满25人的,学校可将已录取学生先行告知后再调剂到同层次相应专业学习。
第十一条 各专业均无面试加试和分数级差要求。
第十二条 所有招生专业对男女生比例不作要求。报考我校的所有考生均须参加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如实填写本人的既往病史。体检标准严格按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原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等相关要求执行。录取时审核考生体检信息,体检达不到录取标准的考生,予以退档处理。
第十三条 符合加分或降分条件投档的考生,按生源省招生主管部门之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艺术类、体育类专业录取方式:
1、艺术类考生需参加省级专业统考成绩合格,并达艺术类相应层次文化省控线。录取时按照生源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投档规则由高至低依次录取。若投档成绩相同时,本科按专业成绩由高至低录取,专科按文化成绩由高至低录取。
2、体育类考生需参加省级专业统考成绩合格,并达体育类相应层次文化省控线。录取时按照生源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投档规则由高至低依次录取。若投档成绩相同时,按专业成绩由高至低录取。

豫章师范学院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专业大类专业小类
教育康复学(本科)教育学教育学类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环境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播音与主持艺术(本科)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商务英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音乐学(本科)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
舞蹈学(本科)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
绘画(本科)艺术学美术学类
软件工程(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环境工程(本科)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生态学(本科)理学生物科学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理学数学类
英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财务管理(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物流管理(本科)管理学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汉语言文学(本科)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新闻学(本科)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本科)管理学旅游管理类
体育教育(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教育技术学(本科)教育学教育学类
学前教育(本科)教育学教育学类
小学教育(本科)教育学教育学类
艺术教育(本科)教育学教育学类
科学教育(本科)教育学教育学类
特殊教育(本科)教育学教育学类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豫章师范学院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大学录取结果通常在填报志愿后15天到一个月内公布,具体时间因批次而异,查询方式包括学校官网、教育考试院网站等。

录取结果公布时间与批次关联

高考录取批次主要分为提前批、本科批、高职专科批四类,各批次公布时间不同:

本科提前批:最早可在7月上旬查询结果,一般在填报志愿后约15天。

本科批:录取结果在7月中旬陆续公布,周期约25天。

高职专科批:录取结果发布时间较晚,通常为7月底至8月中旬,需一个月左右。

具体日期需以各省招生办公布的时间为准,考生可通过官方渠道关注动态。

豫章师范学院简介

豫章师范学院坐落于江西省南昌市红角洲高校园区,是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占地面积1200余亩,现有红角洲、湾里2个校区。学校为省市共建,是南昌市人民政府确定为优先发展、重点打造的市属本科高校。学校连续8年获评全省文明校园,连续13年获评全省平安建设(综治)工作先进单位,连续12年获评全省平安校园。学校先后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江西省首届“劳动教育示范校”、江西省首届“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等级学校”、江西省高等学校人才人事工作先进集体、江西省高校共青团工作优秀单位、江西省高校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

历史沿革。学校是江西师范教育重要发祥地,经历了中国师范教育一百多年三级师范的逐次跨越,是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的一个历史缩影。其前身是1908年创建的江西女子师范学堂、1914年创建的江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8年创建的江西省立乡村师范学校和1940年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创办的江西省立幼稚师范学校。几经变迁,1947年省立乡村师范学校、省立劳作师范学校、省立社教师范学校、省立武宁师范学校合并为省立南昌师范学校,同年江西省立幼稚师范学校并入省立女子师范学校。1949年省立南昌师范学校和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合并为南昌师范学校。2000年南昌幼儿师范学校并入南昌师范学校。2004年5月,南昌师范学校升格为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5年8月,南昌第二师范学校并入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7年5月,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豫章师范学院。2017年12月,南昌教育学院并入豫章师范学院。
办学思想。学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师范性、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孕育“正道守业、艰苦奋斗、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的办学精神,确立“以德为先、育人为本、知行合一、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秉承“厚德博学 崇真重行”的校训和“勤研善思 务实求进”的校风,涵养“乐教善导 德行化育”的教风和“好思善问 学做并举”的学风。
师资队伍。学校涌现出了中国学前教育先驱陈鹤琴,被钱学森称之为“智力工程”创始人的顾力兵、徐章英夫妇,显微扩影仪和动物无性杂交实验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著名生物学家马希贤,著名语言学家余心乐,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胡守仁等一批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学校现有教职员工926人,其中专任教师565人。教师中高级职称229人、博士101人。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政府津贴专家、中国广告教育40年突出贡献人物、全国模范教师、江西省赣鄱俊才支持计划·文化领军人才、江西省双千计划创新领军人才、江西省百千万人才、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井冈学者、江西省金牌教师、江西省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四个一批”人才、江西省优秀思政课教师等优秀人才。
专业建设。学校现有教育学、文学、艺术学、理学、工学、法学、管理学等7大学科门类29个本科专业(其中师范类专业15个),设有13个二级学院(含1个独立设置的产业学院),1个创新创业学院,1个继续教育学院,1个碳中和新能源研究院。小学教育、特殊教育、学前教育3个专业获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前教育学》等3门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走进特殊教育》被评为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学校现有省级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3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等省级课程35门。学校建有省级特殊教育融合资源中心1个。教师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5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立项90项,国家级和省级教学竞赛奖65项,编写出版教材32部。1个教学团队获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正高组一等奖。
人才培养。一百多年来,学校培育了中国画坛的一面旗帜傅抱石、现代中国声乐教育事业的奠基者喻宜萱、中国抽象代数之父曾炯、大革命时期赣南工人运动领袖陈赞贤、被鲁迅赞为“真的猛士”的刘和珍等优秀校友。累计培养本科、专科、中师、成人教育等各类学生近20万人,涌现出一大批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特色教育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学校以本为本,以赛促学,激发学生潜能。学生屡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江西省最美大学生提名等荣誉。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际赛道银奖和铜奖各1项;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高教主赛道铜奖1项;在第十八届“挑战杯”竞赛中获全国三等奖2项、全省一等奖2项;在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全国总决赛获铜奖1项;在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二等奖1个、三等奖3个。近三年,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2188人次,其中国家级418人次,省部级1770人次。
科学研究。学校现有省级研究基地、市重点实验室等省市级科研平台7个、省级科普基地2个。2017年以来,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国教育规划教育部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577项。获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江西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多篇咨政报告获全国政协领导、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并得到转化实施。教师发表论文2151 篇(其中SCI、SSCI、EI、CSCD、CSSCI 收录277篇);出版著作92部;获专利114项。
国际交流。学校与韩国明知大学合作举办音乐表演专业教育项目,培养学生195名;选派多名教师赴美国哈佛大学、加拿大圭尔夫大学等高校访学研修和攻读博士学位;与英国切斯特大学开展“2+2”“3+1”联合培养;与台湾东华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就特殊教育领域、与哈萨克斯坦——英国技术大学就生态环境领域开展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举办2023年国际融合教育文化与课程建设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赣粤港”融合教育研讨会;举办“读懂中国·走进江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体验营和中泰现代设计交流作品展。
社会服务。学校依托江西省教育厅挂靠的“江西省特殊教育融合资源中心”,为全省高校、特殊教育学校(资源中心)实施融合教育提供指导和服务,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特殊教育决策咨询服务。学校创办豫章儿童康复中心,为0-15岁各类特殊儿童提供康复服务,连续多年被评为“南昌市优秀残疾人康复机构”。学校曾经培育出江西省基础教育著名品牌“南昌师范附属小学”,如今再次创办豫章师范学院附属教育集团,先后与南昌市、经开区、红谷滩区、安义县等合作开办了2所附属小学、3所附属幼儿园和1所附属特殊教育学校,正在筹办2所九年一贯制附属学校,其中,附属安义板溪小学2024年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学校与南昌市、红谷滩区和安义县开展基础教育协同提质行动,对接7 所中小学、幼儿园实施“五个一批”计划,推进基础教育与师范生培养质量双提升。2017年以来,学校承担各级各类培训项目116个,培训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教师 28094人次。
新时代新作为。学校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和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学校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确定的“三步走”发展目标和“12468”总体发展战略,固本兴新、团结实干,朝着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省内有地位、国内有影响的应用型普通本科师范院校迈进,奋力谱写学校发展新篇章。

小编推荐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8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