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当前位置:当书网大学介绍大学点评2025年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025年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时间:2025-07-19作者:欧卡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录取规则: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录取规则

第四章 录取

第十条 学校按照“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要求,实施新生录取工作。
第十一条 学校录取批次为民办高校所在的本科批次以及专科批次,部分专业和招生类型按有关规定在提前批录取。
第十二条 录取规则
(一)文理科按分数优先原则录取。考生总分(含政策加分)相同时,按语文、数学、外语顺序排序录取。
(二)艺术类专业录取办法:1.我校组织校考的省份,考生需参加我校组织的艺术类专业课考试,专业课成绩合格,文化成绩达到相应批次录取控制线或我校划定分数线,按校考专业课成绩排序择优录取。2.专业成绩使用统(联)考成绩的省份,认可生源省份投档规则,在投档生源范围内按照专业统(联)考成绩排序择优录取。如果投档成绩是综合分,则按综合分排序择优录取。3.考生专业成绩(或投档综合分)相同时,按文化成绩、语文、数学、外语顺序排序录取。
(三)如果生源省份对录取规则有其他特殊要求,按生源省份招生政策规定执行。
(四)实行“专业(类)+院校”投档模式的浙江省和艺术类“一档多投”政策的福建省,进档考生按所投专业(类)进行安排。江苏省考生进档后按照“先分数后等级”的规则排序,湖南艺术类专业按专业成绩排序录取。
(五)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按照志愿、投档成绩、相关单科成绩相结合的原则确定,不设分数级差。专业志愿不能满足且不服从专业调剂者,学校予以退档。
(六)学校招生专业不限考生应试外语语种,但学校仅以英语作为基础外语安排教学。
(七)录取考生的男女比例不限。
(八)学校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要求,录取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的考生。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专业大类专业小类
食品营养与健康(本科)工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时尚传播(本科)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舞蹈表演(本科)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
工艺美术(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公共艺术(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服装与服饰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产品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环境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戏剧影视导演(本科)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影视摄影与制作(本科)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本科)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播音与主持艺术(本科)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商务英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表演(本科)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动画(本科)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戏剧影视文学(本科)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风景园林(本科)工学建筑类
生物工程(本科)工学生物工程类
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工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工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园林(本科)农学林学类
护理学(本科)医学护理学类
康复治疗学(本科)医学医学技术类
数字媒体艺术(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数字媒体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软件工程(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文化产业管理(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电子商务(本科)管理学电子商务类
市场营销(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广告学(本科)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本科)管理学旅游管理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经济学经济与贸易类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大学志愿填报后,录取结果一般在10-15天内可查询,不同批次、地区和院校的具体时间有所差异

1、录取结果查询时间差异

录取批次决定查询周期。高考录取按批次进行(如提前批、本科批、专科批),各批次填报与录取时间不同。例如,强基计划录取结果可能在一周内公布,而本科普通批通常需10-15天。

2、省份和招生政策影响进度。不同省份的录取进度受考生数量、招录流程复杂度影响,例如人口大省的本科批结果可能晚于其他省份1-2天。2025年起全国多地实施新高考政策,合并录取批次后,部分省份的查询时间可能相对集中。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成立于2004年,历经湖北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两个发展阶段,2012年获批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

办学思路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秉持“育人为本、质量至上、特色立校”的办学理念,积极培育办学特色,塑造“美在武设”校园文化品质、拓展“艺科融合”人才培养路径、健全“五色育人”学生服务体系,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办学条件

学校拥有武汉、红安2个校区,主校区坐落于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开发区汤逊湖畔,校园由中外艺术名家规划设计,兼具东西方园林韵味,建筑融现代风格与古典气质于一体。校园占地面积47.27万平方米,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美术馆、陶艺馆、学术报告厅、音乐表演厅、电影放映厅、大学生活动中心、创新创业中心和室内外体育场馆等教学设施齐全。建有169间校内实验实训室、129家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101.46万元,馆藏纸质图书102.51万册,电子图书107.60万册,电子期刊、学位论文、音视频等数据库11个,较好满足师生工作学习需求。

师资队伍

现有教师折合数541人,其中自有专任教师465人,具有高级职称141人,占比30.32%,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416人,占比89.46%;学校从国内外“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聘请一批知名社会人士和专家教授指导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教师中拥有全国模范教师、湖北省教学名师、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湖北省“彩虹学者”等。获批2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优秀基层教学组织、4个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近三年,教师获国家级教学类竞赛奖励23项,省级奖励35项,获奖教师达90人次 。

学科专业

设有成龙影视传媒学院、公共艺术学院、环境设计学院、时尚设计学院、食品与生物科技学院、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亚心护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基础课部等9院1部。现有招生本科专业29个,涵盖艺术学、工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农学、医学等7大学科门类。学校面向“大文创、大健康”产业需求,博采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美术学院的优势学科、特色专业和优质教学资源,形成了设计与影视类、食品与健康类为特色和优势的学科专业布局。成龙影视传媒学院获批湖北省试点学院改革项目;设计与影视学科群、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获批“十四五”湖北省高等学校优势特色学科(群)建设项目;服装与服饰设计、食品科学与工程、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等5个专业为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动画、食品科学与工程等2个专业获批“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获批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和“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服装立体裁剪》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联合创作》等14门课程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人才培养

现有在校生10875人,其中本科生9702人,占比89.21%。近三年,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各类学科竞赛奖项1000余项,其中,2022年和2023年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分别获国赛2铜、省赛3金3银5铜和省赛3金2银8铜,获省赛金奖数连续两年位列同类高校第一、省属高校前列。涌现出一批“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大学生自强之星”“长江学子”等优秀学子。学生积极参演《长津湖》《中国机长》《破冰行动》等影视作品。近三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办学近20年来,向社会输送了近30000名毕业生,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科创服务

近三年,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艺术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科研项目115项。获批立项省级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计划项目18项,与湖北省安陆市、黄冈市,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等地方政府合作,助力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发展。与正大集团、武汉城投文化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等知名企业、机构合作联合开展横向项目研究57项,合作科研经费累计349.15万元,助力湖北省、武汉市相关产业发展。连续三年参与承办“武汉时装周”,连续两年主办“成龙电影A计划”青年电影导演培养计划,连续五年出资开展“微影基金”影视人才培养计划,参与承办武汉市委宣传部主导的“华语青年影像周”编剧特训营、“武汉双年展”等省市重大项目,承担2022武汉时装周、2023国际斯诺克武汉公开赛等重大活动的相关设计任务,组织师生参与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武汉市第十一届运动会开幕式展演、场馆服务、食品安全保障等工作 。

对外合作

与成龙先生及其团队合作共建成龙影视传媒学院,与香港亚洲医疗集团合作共建亚心护理学院,与中软国际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信息工程学院(中软数字产业学院)。与中南民族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与武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武汉文旅集团、武汉美术馆、武汉开来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同韩国韩瑞大学结为姊妹学校,先后选派交换生、留学生累计113人。与韩国、法国、英国、美国、意大利等国家的海外大学建立了良好的教育合作和学术交流关系,与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皇后学院合作开设新媒体戏剧舞蹈表演专业方向,与意大利马兰欧尼学院合作开设时尚设计与营销专业方向,与法国巴黎高等艺术设计学院合作定期开展数字艺术工作坊。

社会影响

学校是教育部批准参照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的招生院校、全国高校设计赋能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先进单位、省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学校、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创建单位、武汉市“平安高校”建设示范单位,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高校共青团新媒体重点工作室、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湖北省“本禹志愿服务队”等。《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湖北日报》等主流媒体先后报道学校的办学成效和典型经验。

小编推荐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8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