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当前位置:当书网大学介绍大学点评2025年西南林业大学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025年西南林业大学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时间:2025-07-19作者:我爱你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西南林业大学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西南林业大学录取规则:

西南林业大学录取规则

第四章 录取规则
第十三条 学校本科、预科招生均实行远程网上录取,招生录取工作遵循教育部规定的“学校负责、招办(省级)监督”录取体制,在教育部统一领导下,由各省(区、市)招生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四条 对于符合国家政策享受加分、降分的情况,我校严格执行教育部有关规定,原则上认可各省(区、市)制定的加分政策,所加的分数并入总分。
第十五条 按各省(区、市)招生主管部门调档比例要求,并根据考生报考情况确定调档比例。
第十六条 江苏省按照 “先分数(即投档分)后等级”的原则进行录取,内蒙古自治区实行“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的录取规则。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区、市)选考科目规定和录取原则按照改革省份有关规定和我校设定的科目要求与录取规则执行。
第十七条 招生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修订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有关规定执行。未列入专业目录的招生专业,参照相近专业的标准执行。
第十八条 艺术类、体育类考生文化成绩达到所在省份投档要求,录取期间,经各省级招办同一投档单位电子投档后按专业成绩择优录取。
第十九条 我校实行分数优先的录取原则,按照考生的投档分数和报考志愿顺序依次安排专业。各专业志愿之间无分数级差,在同一批次志愿中,根据考生投档分数按分数优先原则录取;分数相同时按专业志愿优先原则录取;分数和专业志愿相同的情况下,将综合考虑考生报考专业、身体条件等因素进行录取。对于成绩达不到所填报专业志愿但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在充分尊重考生专业志愿的同时,将其调剂到相近专业或生源不足的专业;调剂录取时,仅限同类型专业,(即普通收费专业调剂与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间不进行调剂录取);成绩达不到所填报专业志愿且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作退档处理。
第二十条 英语专业仅招收英语语种考生,法语专业仅招收英语和法语语种考生,其他专业考生外语语种不限,除中俄合作办学的专业外,新生入学后主要以英语实施外语教学。报考英语的考生英语笔试成绩原则上不低于90分(外语满分不为150分的省份按比例折算),并需按生源所在省(区、市)关于英语口语测试的相关规定参加测试且成绩合格。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英语笔试成绩与口试成绩较高者。

西南林业大学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专业大类专业小类
智慧林业(本科)农学林学类
湿地保护与恢复(本科)农学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家具设计与工程(本科)工学林业工程类
经济林(本科)农学林学类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产品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环境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森林保护(本科)农学林学类
城乡规划(本科)工学建筑类
环境生态工程(本科)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应用统计学(本科)理学统计学类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本科)理学地理科学类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地理信息科学(本科)理学地理科学类
经济与金融(本科)经济学金融学类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消防工程(本科)工学公安技术类
木材科学与工程(本科)工学林业工程类
商务英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绘画(本科)艺术学美术学类
森林工程(本科)工学林业工程类
林产化工(本科)工学林业工程类
风景园林(本科)工学建筑类
动物科学(本科)农学动物生产类
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工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本科)农学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农学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园林(本科)农学林学类
应用生物科学(本科)农学植物生产类
交通运输(本科)工学交通运输类
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工学化工与制药类
园艺(本科)农学植物生产类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工学土木类
建筑学(本科)工学建筑类
土木工程(本科)工学土木类
数字媒体艺术(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通信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汽车服务工程(本科)工学机械类
机械电子工程(本科)工学机械类
车辆工程(本科)工学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工学机械类
农村区域发展(本科)管理学农业经济管理类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科)工学材料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工学材料类
环境工程(本科)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测绘工程(本科)工学测绘类
农林经济管理(本科)管理学农业经济管理类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本科)农学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林学(本科)农学林学类
植物保护(本科)农学植物生产类
农学(本科)农学植物生产类
土地资源管理(本科)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生态学(本科)理学生物科学类
环境科学(本科)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地理科学(本科)理学地理科学类
生物技术(本科)理学生物科学类
应用化学(本科)理学化学类
泰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英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法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电子商务(本科)管理学电子商务类
旅游管理(本科)管理学旅游管理类
财务管理(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汉语言文学(本科)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体育教育(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法学(本科)法学法学类
经济学(本科)经济学经济学类
会计学(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西南林业大学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大学录取情况一般在高考志愿填报结束后1-2周内陆续公布,具体时间因省份和录取批次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集中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

一、不同批次录取时间安排

我国高校录取按批次进行,提前批、本科批、专科批的公布时间逐步延后:

提前批(军事、艺术、体育等特殊院校):通常在7月上旬公布录取结果。

本科批:多数省份在7月15日前后开放查询。

征集志愿:一般安排在7月20日至8月初。

高职专科批:录取结果最晚,大部分省份在8月10日-20日之间发布。

西南林业大学简介

西南林业大学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独立设置的林业本科高校,经过多年发展,构建了从本科生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到博士研究生教育以及博士后研究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以林学、林业工程、风景园林、农林经济管理等涉林学科为特色,林理融合、林工融合、林文融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与专业格局,是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院校,先后荣获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十佳大学、“国家级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称号、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平安校园、省级绿美校园、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办学历程】学校办学起源于1938年云南大学森林系,建校于1958年昆明农林学院,1973年与南迁昆明的北京林学院合并办学,成立云南林业学院。1978年北京林学院迁回北京办学后,学校更名为云南林学院,直属原国家林业部管理。1983年更名为西南林学院,2000年由原国家林业局直属高校调整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省为主管理。2010年更名为西南林业大学。

【教学机构】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调整优化学院架构,现设有林学院(亚太林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园林园艺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水土保持学院、生态与环境学院(湿地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机械与交通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艺术博物馆)、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学院)、理学院、体育学院、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农林干部学院)等18个教学机构。

【师资队伍】学校有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留学生2.3万余人(不包含2024届毕业生),有教职工1700余人。学校现有国家、省部级以上人才共273人次。国家级人才6人次,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教育部原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162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5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省委联系专家12人,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2人,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林业和草原科技青年拔尖人才2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1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7人。

【人才培养】学校高度重视教学工作,现设有本科专业85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1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10个,其中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3个、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专业4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4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0项,二等奖23项。获批省部级质量工程项目500余项(含产学研项目62项),获省部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2个。“林学类专业基础实验教学中心”获批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西南林业大学——楚雄市林业局紫金山林场理科综合实践教育基地”获批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19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9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省级课程思政教改项目3项。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获批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含参与1项)。云南省首批省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云南省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学校创业园被评为省级青年创业示范园,林科类校园创业平台被认定为省级校园创业平台,是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学校被评为云南省省级创新创业学院、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云南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云南省大学生自主创业先进集体、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有林学、林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高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4个、专业硕士学位点15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6个、培育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建设学科2个,省院省校合作咨询共建学科2个,A类高峰学科1个、B类高峰学科2个、B类高峰学科优势特色研究方向1个,A类高原学科2个。获批云南省重点支持建设一流学科3个、特色学科建设计划4个、新学科培育计划1个。学校植物与动物科学、环境与生态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科学研究】学校获批成立林业生物质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生物质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木材科学与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引智计划)、西南山地森林资源保育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云南生物多样性研究院、云南森林资源资产管理及林权制度研究基地。有国家林业和草原长期科研基地3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检验检测中心1个、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3个、创新联盟3个。有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省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5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级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2个。有院士工作站5个、专家工作站10个。有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4个、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6个、昆明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昆明市国际研发中心1个。设有中国林学会国家公园分会、中国林学会古树名木分会、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与发展促进会。有各级各类自然科学类创新团队27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5个、研究基地1个、智库2个,社科普及基地2个。2010年至今先后荣获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40项。2023年荣获云南省社会科学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云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1项、云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8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何梁何利奖1项、1人荣获“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办有《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学校现有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甲B级资质证书、木材与木竹制品质量检验检测计量认证资质证书、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乙级资格证书、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乙级资格证书、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乙级、建筑行业建筑工程丙级资质、旅游规划设计乙级资质证书,发挥区域、行业和学科优势,主动参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森林培育、森林保护、竹藤研究、木质科学与技术、高原湿地等方面在国内有一定优势,一些领域居于国内同类研究前沿;在园林规划设计、生态旅游等领域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在蚁类、鸟类、鱼类等方面研究取得突出成绩,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受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及云南省委、省政府多次表彰和奖励。

【合作交流】学校立足特色学科、发挥区位优势,不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学校与22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在非洲马里共建孔子学院及孔子课堂各1所,孔子课堂获全球先进孔子课堂奖,孔子课堂外方负责人获首批“孔子学院院长纪念奖章”。获批与俄罗斯南乌拉尔国立大学合作举办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林学院合作共建亚太林学院;通过各类留学项目选派优秀师生赴外学习深造,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学校外籍专家曾获得云南省政府“友谊奖”和“彩云奖”及云南省科学技术合作奖。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地方高校新建基地。留学生生源国覆盖五大洲20余国,涵盖本科、硕士和博士学历留学生及非学历留学生。成功举办“第六次亚太地区林业教育机制协调会”“首届澜湄流域林业大学校长论坛”,当选亚太林业教育协调机制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席院校;与柬埔寨皇家农业大学、老挝国立大学、泰国农业大学以及越南国立林业大学签署《澜湄流域林业大学合作谅解备忘录》,就林业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合作达成共识。成立亚太森林组织昆明中心,连续数年面向南亚、东南亚、南太平洋岛国等27个经济体举办国际培训班,培训林业中高级官员和科研人员百余名。与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科院、普洱市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办学条件】学校占地2500余亩,馆藏纸质图书203.1万册,电子图书108.03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0个。大型仪器设备198台,资产原值9861.32万元。标本馆藏有各类标本50万余份,是云南省“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公众教育基地”、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和“云南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宣传教育基地”、云南省社科联“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云南省林草科普基地和首批国家林草科普基地。

【发展愿景】学校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树木树人、至真至善”的校训,坚定不移地走以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道路,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凝心聚力、对标一流、抢抓机遇、追求卓越,坚定不移加快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出西南林业大学新的更大的贡献。

小编推荐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8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