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上海电机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上海电机学院录取规则:
具体专业 | 专业大类 | 专业小类 |
新能源汽车工程(本科) | 工学 | 机械类 |
人工智能(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智能制造工程(本科) | 工学 | 机械类 |
电机电器智能化(本科) | 工学 | 电气类 |
机器人工程(本科) | 工学 | 自动化类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质量管理工程(本科) | 管理学 | 工业工程类 |
产品设计(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经济统计学(本科) | 经济学 | 经济学类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经济与金融(本科) | 经济学 | 金融学类 |
能源经济(本科) | 经济学 | 经济学类 |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本科) | 工学 | 电气类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 | 工学 | 电气类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 | 工学 | 能源动力类 |
物联网工程(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电子封装技术(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飞行器制造工程(本科) | 工学 | 航空航天类 |
数字媒体艺术(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网络工程(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软件工程(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自动化(本科) | 工学 | 自动化类 |
通信工程(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 | 工学 | 仪器类 |
汽车服务工程(本科) | 工学 | 机械类 |
机械电子工程(本科) | 工学 | 机械类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 | 工学 | 机械类 |
工业设计(本科) | 工学 | 机械类 |
车辆工程(本科) | 工学 | 机械类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 | 工学 | 机械类 |
焊接技术与工程(本科) | 工学 | 材料类 |
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 | 工学 | 材料类 |
国际商务(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英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德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财务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物流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市场营销(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 | 经济学 | 经济与贸易类 |
工业工程(本科) | 管理学 | 工业工程类 |
上海电机学院高考填报志愿后,录取结果通常在15天到一个月内可查询,具体时间因录取批次而异。
主要批次查询时间节点
1. 本科提前批
一般为填报志愿后15天左右公布结果(最早7月中旬可查),适用于军校、公安类院校、国家专项计划等特殊类型招生。
2. 本科普通批
填报后约25天(通常7月下旬)公布,包含重点本科院校及部分热门专业。
3. 高职专科批
专科批需等待30天左右(7月下旬至8月初),而高职专科批结果多在8月中旬公布。
上海电机学院是一所面向先进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以工学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理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院校。
学校前身是成立于1953年的上海电器制造学校,并先后历经上海电机制造学校、上海电机制造技术专科学校、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的发展演进。1985年学校在全国首批试点五年制技术专科教育,200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高职高专院校。2004年,上海机电工业学校和上海机电工业职工大学并入学校;同年9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上海电机学院,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11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2020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400名,其中普通本科在校生11000余名;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连续保持在96%以上,人才培养质量享有良好社会声誉。学校先后成为全国首批CDIO试点院校、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上海市促进就业先进集体”“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现有15个二级教学单位,拥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世界技能大赛上海市集训基地等。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坚持“技术立校,应用为本”办学方略,坚持产教融合特色发展道路,积极为上海及临港新片区产业培育卓越现场工程师,努力建成全国示范应用技术大学。
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是:秉持立德树人根本宗旨,坚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爱党报国、敬业奉献,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具备国际视野和团队协作能力,扎根工程实践和生产一线的卓越现场工程师。
学校坚持教育教学改革不停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中国重燃、上海电气、临港集团等企业共建临港新片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临港明戈新型电机电控产业学院、上海电气李斌技师学院等。拥有44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上海市级17个,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3个,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11个,上海市示范性全英语专业1个,6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3个专业通过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
学校坚持学科引领,持续增强科研核心创新力。建有各级各类重点学科11个,“材料科学与工程”为上海市Ⅳ类高峰学科,“机械工程”为上海市Ⅱ类高原学科,“电气工程”为上海市一流学科监测建设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建设学科。
学校致力打造应用技术型师资队伍,拥有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杰青、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上海领军人才等一批高层次人才。现有教职工1053人,其中专任教师853人,博士占比超48.07%,双师型教师占比达44.43%。
学校坚持开放兴校,积极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获批“上海电机学院凯撒斯劳滕智能制造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已与29个国家(地区)的93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与近30所高校合作开展学分互认交流,近年来选派1350余名学生赴海(境)外交流学习。学校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开展与沿线国家高校的教育合作交流,开设自动化等4个全英文授课专业及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每年接收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留学生来校攻读学位、短期交流和语言培训。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常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卓越现场工程师,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成全国示范应用技术大学,为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城市发展、支撑临港产业做出积极贡献。(数据截止到2024年3月14日 )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8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