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徐州医科大学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徐州医科大学录取规则:
具体专业 | 专业大类 | 专业小类 |
生物医学工程(本科) | 工学 | 生物医学工程类 |
智能医学工程(本科) | 医学 | 医学技术类 |
儿科学(本科) | 医学 | 临床医学类 |
助产学(本科) | 医学 | 护理学类 |
医学检验技术(本科) | 医学 | 医学技术类 |
听力与言语康复学(本科) | 医学 | 医学技术类 |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本科) | 医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
医学影像技术(本科) | 医学 | 医学技术类 |
假肢矫形工程(本科) | 工学 | 生物医学工程类 |
临床药学(本科) | 医学 | 药学类 |
信息资源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 |
医学信息工程(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药学(本科) | 医学 | 药学类 |
护理学(本科) | 医学 | 护理学类 |
口腔医学(本科) | 医学 | 口腔医学类 |
精神医学(本科) | 医学 | 临床医学类 |
眼视光医学(本科) | 医学 | 临床医学类 |
康复治疗学(本科) | 医学 | 医学技术类 |
麻醉学(本科) | 医学 | 临床医学类 |
医学影像学(本科) | 医学 | 临床医学类 |
临床医学(本科) | 医学 | 临床医学类 |
预防医学(本科) | 医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公共事业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公共管理类 |
生物信息学(本科) | 理学 | 生物科学类 |
生物科学(本科) | 理学 | 生物科学类 |
生物技术(本科) | 理学 | 生物科学类 |
大学志愿填报后,录取结果一般在10-15天内可查询,不同批次、地区和院校的具体时间有所差异
1、录取结果查询时间差异
录取批次决定查询周期。高考录取按批次进行(如提前批、本科批、专科批),各批次填报与录取时间不同。例如,强基计划录取结果可能在一周内公布,而本科普通批通常需10-15天。
2、省份和招生政策影响进度。不同省份的录取进度受考生数量、招录流程复杂度影响,例如人口大省的本科批结果可能晚于其他省份1-2天。2025年起全国多地实施新高考政策,合并录取批次后,部分省份的查询时间可能相对集中。
徐州医科大学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创办于1934年的江苏省立医政学院,1958年由南京医学院分迁至徐州成立南京医学院徐州分院,1960年定名为徐州医学院,2016年更名为徐州医科大学。建校六十余年来,学校秉承“以德载医、博学创新”的校训精神,实施“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科技兴校、特色名校、文化铸校”的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型发展”“选择性优秀”“关联性拉动”的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发展之路,是整个淮海经济区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特色鲜明的一所高等医学院校,也是该地区医学教育、医学科研和医疗服务的中心。
学校设18个学院(部)、42所附属医院(临床学院),有全日制在校生18000余人,教职工1500余人。设置29个本科专业,涵盖医、理、工、管4个学科门类。拥有基础医学、护理学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口腔医学、法医学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医学技术、公共管理、图书情报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具备硕士研究生推免权,设有生物学、临床医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形成了从本科生、研究生到博士后,包含全日制、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的全方位、多层次教育体系。
学校坚持以教育教学工作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以及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等一批省部级奖项;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4个,覆盖在校生总数的88.48%;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国家级一流课程、国家级规划教材等一批国家级、省级教学平台和课程资源;学校入选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国家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认证有效期10年;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二等奖等各级各类教学竞赛奖项多项。
学校不断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加快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师资队伍数量稳步增长、结构持续优化。学校现有国家级人才13人次,国家级团队2个,其中1个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现有一批入选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等项目的省级优秀教师和团队。
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建有一批省级重点学科和省优势学科群,其中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材料科学、免疫学8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药学、生物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4个学科上榜软科世界一流学科。近5年,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三百余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课题2项,国家科技创新2030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1项、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1项、原创探索计划项目2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海外)项目4项;发表SCI、EI等收录论文近2000篇,其中在Science、美国科学院院刊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近500篇;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1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
学校坚持协同创新,产教融合服务发展。依托“国家药监局麻醉镇痛与精神类药物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肿瘤生物治疗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开展科技项目联合攻关。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获批建设“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细胞治疗药物研究所”,获批教育部肿瘤生物治疗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实现了学校国家级科研平台的再突破。肿瘤生物治疗和免疫与代谢2个实验室入选江苏省“十四五”高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深度推进校企合作,和复星医药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徐州市泉山区、鼓楼区、经开区、云龙区合作共建国家大学科技园,形成“一园多区”创新格局。学校加大开放办学力度,先后与广州七喜集团、上海兰卫集团等签署战略协议,在人才培养、学生就业、科学研究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学校持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与英国帝国理工大学、韩国延世大学、美国杜肯大学等40余所海外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是江苏-英国、江苏-韩国、中国-白俄罗斯等高水平大学联盟成员高校。建有肿瘤生物治疗、免疫与代谢等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与马来亚大学、首尔大学、伍伦贡大学等开展硕博士联合培养,在卡迪夫大学、香港大学等建立海外师资培训基地;定期举办麻醉与疼痛医学、医学遗传学等国际学术会议。积极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在尼泊尔等国家推广应用中国特色麻醉学人才培养模式,与泰国、尼日利亚、利比里亚等共建国家医疗机构深化交流互动;聚焦“留学徐医”品牌建设,打造高素质国际化师资队伍,增进留学生知华友华教育,提升留学生培养层次和育人质量,已向近60个共建国家输送700余名医学人才,服务当地医疗卫生事业。
麻醉学教育是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学校创办了中国第一个麻醉学本科专业,编写了中国第一套麻醉学专业教材和第一本临床医学专业用《麻醉学》教材,在全国率先开设麻醉学专业“5+3衔接”方向,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学科先后获批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麻醉与镇痛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麻醉精神药物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麻醉学教师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在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研究型)中,麻醉学专业获评A++档次、中国六星级研究型专业(6★),位列世界高水平专业、中国顶尖专业行列,排名全国第一。学校被誉为“中国麻醉学人才的摇篮”。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以质量为生命线,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级医疗卫生人才。近5年,学校荣获各类大学生竞赛奖项400余项,获“创新大赛”“挑战杯”等三大科创竞赛国奖30余项。学生先后荣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金奖、“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特等奖、全国高校企业数字化运营挑战赛特等奖等。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高校校风建设优秀单位”“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高校”“江苏省绿色校园”等,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迈入新发展阶段,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将继续发扬“艰苦创业、不断创新、勇于创优”的优良传统,按照“立足江苏,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定位,团结一致,鼓足干劲,朝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医科大学的建设目标奋勇前进!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8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