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哈尔滨商业大学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哈尔滨商业大学录取规则:
具体专业 | 专业大类 | 专业小类 |
数字经济(本科) | 经济学 | 经济学类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智能制造工程(本科) | 工学 | 机械类 |
机器人工程(本科) | 工学 | 自动化类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质量管理工程(本科) | 管理学 | 工业工程类 |
体育经济与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产品设计(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环境设计(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保险学(本科) | 经济学 | 金融学类 |
税收学(本科) | 经济学 | 财政学类 |
经济统计学(本科) | 经济学 | 经济学类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本科) | 工学 | 土木类 |
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 | 工学 | 能源动力类 |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酒店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旅游管理类 |
物联网工程(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商务英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绘画(本科) | 艺术学 | 美术学类 |
生物工程(本科) | 工学 | 生物工程类 |
印刷工程(本科) | 工学 | 轻工类 |
包装工程(本科) | 工学 | 轻工类 |
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 | 工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 | 工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油气储运工程(本科) | 工学 | 矿业类 |
物流工程(本科) | 管理学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制药工程(本科) | 工学 | 化工与制药类 |
土木工程(本科) | 工学 | 土木类 |
中药学(本科) | 医学 | 中药学类 |
药学(本科) | 医学 | 药学类 |
软件工程(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 | 工学 | 机械类 |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本科) | 工学 | 材料类 |
环境工程(本科) | 工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旅游管理类 |
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 | 管理学 | 公共管理类 |
行政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公共管理类 |
统计学(本科) | 理学 | 统计学类 |
审计学(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 | 理学 | 数学类 |
英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俄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电子商务(本科) | 管理学 | 电子商务类 |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旅游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旅游管理类 |
财务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物流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市场营销(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工商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新闻学(本科) | 文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烹饪与营养教育(本科) | 工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家政学(本科) | 法学 | 社会学类 |
社会工作(本科) | 法学 | 社会学类 |
法学(本科) | 法学 | 法学类 |
贸易经济(本科) | 经济学 | 经济与贸易类 |
投资学(本科) | 经济学 | 金融学类 |
财政学(本科) | 经济学 | 财政学类 |
金融工程(本科) | 经济学 | 金融学类 |
经济学(本科) | 经济学 | 经济学类 |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 | 经济学 | 经济与贸易类 |
金融学(本科) | 经济学 | 金融学类 |
会计学(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工业工程(本科) | 管理学 | 工业工程类 |
工程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从高考成绩公布到最终录取结果出炉,通常需要15天至1个月不等,完整录取周期可能持续40天左右。具体时长因省份、录取批次而异,考生需结合本省招生办公布的时间表主动查询。
一、各省录取时间差异较大
不同省份的高考录取日程由当地教育考试院独立安排,因此全国没有统一的时间标准。
二、不同批次的录取时长不同
高考录取按批次进行,各批次的时间跨度差异显著:
本科提前批:涉及军校、公费师范生等特殊类型招生,通常最早启动且耗时最短。
本科批:普通本科批次因考生数量多、审核流程复杂,耗时较长。
高职(专科)批:通常在本科录取结束后进行,周期较短。
哈尔滨商业大学始建于1952年,为新中国第一所多科性商业大学,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十所大学之一。学校定位为教学研究型大学。2006年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2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院校,2013年成为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成员,2014年被授予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017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20年被评为黑龙江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2018和2022年连续进入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
学校占地总面积114.43万平方米,校舍总面积74.67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3342人,硕士研究生2597人,博士研究生211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教职员工1528人,其中专任教师1134人,正高级职称280人(其中教授248人)、副高级职称534人(其中副教授439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分别为792人、559人;研究生导师58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25人。拥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入选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7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7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7人,省(部)级优秀专家11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后备带头人41人,省级教学名师18人。
学校是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拥有涵盖经、管、工、法、文、理、医学、艺术等八大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6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专业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拥有4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和1个省级重点学科群(第三产业发展与创新),3个国内一流学科(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和1个数字经济培育(急需空白)学科;拥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一流课程9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规划教材28部、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1个;拥有教育部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1个、省级对俄经贸人才培养基地1个、省级重点专业1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专业集群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省级精品(一流)课程60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2门、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优秀教材9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虚拟教研室1个。
学校现拥有抗肿瘤创新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教育部抗肿瘤药物天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标准样品定值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工程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省普通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点2个、拥有黑龙江省首批重点培育智库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级社会科学研究中心1个、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中小企业研究中心1个、省级学术交流基地3个、省社会组织和社会建设培训基地1个、技术创新中心1个。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建校71年来,学校总计为社会培养了20余万名各类专业人才,其中许多人已成为著名专家学者、成功企业家和优秀党政管理干部,人才培养成绩斐然 。
学校有多项科研成果填补国内空白。1959年研制出中国第一台食品机械——601型饺子机;利用小球藻解决了替代食物对人体健康危害问题,效果显著。1960年,首创我国三大会计记账法之一“财产收付复式记账法”。同年,“读、看、论、讲、做、研、写七字一条龙”教学法研究在全国文教群英会上受到表彰并予推广,光明日报于1960年5月29日对我校的这一教学经验进行了报道。1981年,最早提出了东北亚经济圈协作开发的学术理论。1988年研制出国内首台电脑自动加油机。1996年,建成了高校第一所金融货币博物馆,推出了一批有影响的科研成果。1999年,完成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商业自动化技术集成示范工程”。2000年后,学校在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中药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近5年,学校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教育部项目等纵向项目1000余项,各类横向项目30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500余件,授权180项。科研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00余项。出版著作300余部,发表论文3000余篇。学校公开编辑出版《商业研究》《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3种学术期刊,其中《商业研究》是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和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 。
学校高度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学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积极对接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先后与俄罗斯、韩国、哈萨克斯坦、荷兰、美国、日本、挪威、英国等27个国家和地区的110所院校建立了教育合作及学术交流关系。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特色,积极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学校是中外财经教育联盟成员、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成员、中国白俄罗斯大学联盟成员、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基地、五国十三校“东北亚论坛”发起单位。学校多次举办“一带一路”国家高校“冰雪体育经济论坛”、“中俄研究生学术论坛”、“中国—白俄罗斯学术论坛”、中国—乌克兰科技学术和创新论坛等中外交流活动。学校是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国留学培训基地,商务部“援外高级学历学位教育专项计划”项目合作院校,商务部对外援助培训项目承办单位,来华留学黑龙江省政府奖学金委托院校,已培训亚洲、非洲、南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南太平洋地区和独联体共102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企业高管和学校教师2000余名。近十年来,学校已培养了来自俄罗斯、法国、韩国、荷兰、日本等50多个国家的长短期留学生3000余名,向俄罗斯、法国、韩国、美国、挪威、日本、英国等国家派出数千名中国留学生。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8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