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当前位置:当书网大学介绍大学点评2025年东华大学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025年东华大学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时间:2025-07-19作者:说好的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东华大学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东华大学录取规则:

东华大学录取规则

录取原则

1、艺术类专业

按我校公布的《2010年东华大学艺术类专业本科招生简章》、《2010年东华大学表演专业本科招生简章》确定的录取原则执行。

2、非艺术类专业

按我校在该地区公布招生计划数的120%以内调阅考生档案。在学校调档线以上,根据考生的全国普通高考成绩总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按考生专业志愿录取,各专业志愿间无分数级差。先录取第一志愿填报我校的考生,录完第一志愿考生后,若我校在该地区公布的招生计划有余额,可以录取第二志愿考生。对生源较差的地区,学校视情况调减招生计划。

3、对相关科目的要求

录取英语专业须参考考生参加由省级招生委员会组织的英语口试成绩。

4、对男女生比例要求

艺术设计(服装表演与服装设计)专业限招女生,其他专业不限男女生比例。

5、优惠政策的执行

(1)我校认可省级招生委员会制定的各项加分政策。

(2)自主选拔录取、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保送生等的优惠政策按已公布的相关招生简章中的内容执行。

(3)经我校预选并审核认可的优秀推荐生,第一志愿报考我校,高考成绩在我校调档线以上,学校将兑现其享受优惠政策的承诺。

(4)同一考生如可享受我校多项优惠加分政策,取其最高项。

东华大学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专业大类专业小类
人工智能(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供应链管理(本科)管理学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智能制造工程(本科)工学机械类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服装与服饰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产品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环境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信息安全(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艺术与科技(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本科)工学土木类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功能材料(本科)工学材料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工学电气类
表演(本科)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生物工程(本科)工学生物工程类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本科)工学纺织类
纺织工程(本科)工学纺织类
轻化工程(本科)工学轻工类
服装设计与工程(本科)工学纺织类
土木工程(本科)工学土木类
数字媒体艺术(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软件工程(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自动化(本科)工学自动化类
通信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本科)工学能源动力类
工业设计(本科)工学机械类
机械工程(本科)工学机械类
复合材料与工程(本科)工学材料类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本科)工学材料类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科)工学材料类
环境工程(本科)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公共关系学(本科)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行政管理(本科)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统计学(本科)理学统计学类
环境科学(本科)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应用化学(本科)理学化学类
应用物理学(本科)理学物理学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理学数学类
英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日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电子商务(本科)管理学电子商务类
旅游管理(本科)管理学旅游管理类
财务管理(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市场营销(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传播学(本科)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教育技术学(本科)教育学教育学类
法学(本科)法学法学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经济学经济与贸易类
金融学(本科)经济学金融学类
会计学(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东华大学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东华大学高考填报志愿后,录取结果通常在15天到一个月内可查询,具体时间因录取批次而异。

主要批次查询时间节点

1. 本科提前批

一般为填报志愿后15天左右公布结果(最早7月中旬可查),适用于军校、公安类院校、国家专项计划等特殊类型招生。

2. 本科普通批

填报后约25天(通常7月下旬)公布,包含重点本科院校及部分热门专业

3. 高职专科批

专科批需等待30天左右(7月下旬至8月初),而高职专科批结果多在8月中旬公布。

东华大学简介

东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秉承“崇德博学、砺志尚实”的校训,不断开拓奋进,已发展成为特色鲜明的多科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学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12年实业家张謇创办的纺织染传习所。1951年建校,时名华东纺织工学院。1960年,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成为中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大学之一。1985年,更名为中国纺织大学。1998年,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1999年,更名为东华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建设学科为“纺织科学与工程”。2022年,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新增“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

学校地处中国上海,现有松江校区、延安路校区和新华路校区,占地面积近2000亩,校舍总建筑面积86万余平方米。学校图书馆总藏书量约521万余册,其中纸质藏书229万余册,电子图书292万余册。学校是“上海市花园单位”和“上海市文明校园”。松江校区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学校现有教职工2200余人,专任教师近150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专职院士3人,资深院士1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80余人次;其他高级职称教师千余人。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纺织学院分别于2014年、2024年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最美高校辅导员”等一批先进典型。

学校现设有18个学院(部),拥有7个博士后流动站、1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9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60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文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交叉学科十大学科门类。现有2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上海高校Ι类高峰学科。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生物与生化7个学科入围ESI全球前1%,其中材料科学、化学2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积极营造“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着力培养基础宽厚、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学校现有本科生1.5万余人,硕士研究生9400余人,博士研究生2100余人,学历留学生500余人。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入选上海市“大思政课”建设整体试验区和重点试验高校。有效构建本科生“分层教学、分流培养、多元成才、人人成才”的培养体系,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入选2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7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纺织工程等9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通过住建部认证,旭日工商管理学院通过英国工商管理硕士协会与商学院毕业生协会(AMBA&BGA)商科教育认证。新世纪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3项。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上海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积极构建一流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全日制招生人数研本比大幅度提升;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获评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个,首批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获评“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加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立钱宝钧学院,设立民用航空复合材料、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及机器人等9个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高标准建设卓越工程师学院和首批国家级新材料现代产业学院。近5年来,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学科赛事奖项3000余项;获国际级体育赛事奖牌6枚、国家级体育赛事奖牌150枚;各类创新创业赛事奖项390余项,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获评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近年来,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居在沪教育部直属高校前列。建校以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了28万余名毕业生,一大批毕业生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骨干。

学校始终坚持“四个面向”,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承接重大科研任务。新世纪以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32项。拥有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2个国家引智基地及国家大学科技园。推进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共同建立创新孵化平台71个,促进细分领域重大项目落地。有力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和上海时尚之都、设计之都建设。

学校大力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积极服务共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联合21个国家40所纺织特色高校成立“一带一路”世界纺织大学联盟,与全球200多所国(境)外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及国际组织签署90余份国(境)外交流交换、联合培养协议。与国家开放大学共同携手肯尼亚开放大学设立中非数字教育区域合作中心,成功入选“数字教育”领域“中非高校百校合作计划”中方成员高校和“中非大学联盟”交流机制中方成员高校。在肯尼亚莫伊大学建立纺织服装特色孔子学院,与爱丁堡大学合作创办东华大学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一流时尚创意人才。

面向未来,学校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定走好“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展道路,朝着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擘画的“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远大目标砥砺奋进,为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5年4月)

小编推荐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8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