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呼和浩特职业技术大学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呼和浩特职业技术大学录取规则:
具体专业 | 专业大类 | 专业小类 |
广告艺术设计(专科) | 文化艺术 | 艺术设计类 |
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科) | 交通运输 | 铁道运输类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光伏工程技术(专科) | 能源动力与材料 | 新能源发电工程类 |
现代流行音乐(专科) | 文化艺术 | 表演艺术类 |
环境监测技术(专科) | 资源环境与安全 | 环境保护类 |
新能源装备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机电设备类 |
休闲体育(专科) | 教育与体育 | 体育类 |
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科) | 交通运输 | 铁道运输类 |
铁道供电技术(专科) | 交通运输 | 铁道运输类 |
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专科) | 交通运输 | 铁道运输类 |
动车组检修技术(专科) | 交通运输 | 铁道运输类 |
室内艺术设计(专科) | 文化艺术 | 艺术设计类 |
药品生物技术(专科) | 生物与化工 | 生物技术类 |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科) | 文化艺术 | 艺术设计类 |
健康管理(专科) | 医药卫生 | 健康管理与促进类 |
云计算技术应用(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小学教育(专科) | 教育与体育 | 教育类 |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电子信息类 |
法律事务(专科) | 公安与司法 | 法律实务类 |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科) | 新闻传播 | 广播影视类 |
学前教育(专科) | 教育与体育 | 教育类 |
美术教育(专科) | 教育与体育 | 教育类 |
音乐教育(专科) | 教育与体育 | 教育类 |
小学英语教育(专科) | 教育与体育 | 教育类 |
小学数学教育(专科) | 教育与体育 | 教育类 |
小学语文教育(专科) | 教育与体育 | 教育类 |
商务英语(专科) | 教育与体育 | 语言类 |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科) | 旅游 | 旅游类 |
旅游管理(专科) | 旅游 | 旅游类 |
康复治疗技术(专科) | 医药卫生 | 康复治疗类 |
护理(专科) | 医药卫生 | 护理类 |
现代物流管理(专科) | 财经商贸 | 物流类 |
电子商务(专科) | 财经商贸 | 电子商务类 |
市场营销(专科) | 财经商贸 | 工商管理类 |
大数据与会计(专科) | 财经商贸 | 财务会计类 |
食品生物技术(专科) | 生物与化工 | 生物技术类 |
软件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大数据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汽车制造类 |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自动化类 |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自动化类 |
工程造价(专科) | 土木建筑 | 建设工程管理类 |
供用电技术(专科) | 能源动力与材料 | 电力技术类 |
应用化工技术(专科) | 生物与化工 | 化工技术类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科) | 交通运输 | 城市轨道交通类 |
铁道工程技术(专科) | 交通运输 | 铁道运输类 |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科) | 交通运输 | 铁道运输类 |
铁道车辆技术(专科) | 交通运输 | 铁道运输类 |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科) | 交通运输 | 道路运输类 |
大学录取结果通常在填报志愿后15天到一个月内公布,具体时间因批次而异,查询方式包括学校官网、教育考试院网站等。
录取结果公布时间与批次关联
高考录取批次主要分为提前批、本科批、高职专科批四类,各批次公布时间不同:
本科提前批:最早可在7月上旬查询结果,一般在填报志愿后约15天。
本科批:录取结果在7月中旬陆续公布,周期约25天。
高职专科批:录取结果发布时间较晚,通常为7月底至8月中旬,需一个月左右。
具体日期需以各省招生办公布的时间为准,考生可通过官方渠道关注动态。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肇始于1907年,是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唯一一所全日制高等学校,是2002年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组建、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高等职业学校。
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7年的绥远中学堂附设简易师范科,是为呼和浩特地区师范教育之始。1922年改为绥远师范学校,1954年更名为呼和浩特市师范学校,1977年恢复高考后开始招收普通师范大专生。2000年9月,呼和浩特师范学校并入呼和浩特教育学院。2002年,由呼和浩特教育学院、呼和浩特管理干部学院、呼和浩特市职工大学、呼和浩特市广播电视大学四所院校合并组建为呼和浩特职业学院。2004年至2006年,又先后接收了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呼和浩特铁路局分校、呼和浩特铁路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内蒙古广播电视学校、内蒙古技师培训学院,2020年接收呼和浩特市卫生学校,至此完成十校合并。自举办高等职业教育以来,累计培养70000余名应用型人才,近五年来累计培训社会各类技能人才达15万人次以上。一大批优秀毕业生成长为生产、服务、教育一线的骨干,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推动内蒙古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院设有15个系(部)、3个教辅部门、13个行政处室、2个群团机构。学院占地面积2005.49亩,校舍建筑总面积60.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近13.7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81亿元;馆藏纸质图书约100万册,电子图书60万余册。
现有全日制专科在校生15197人;教职工1122人,其中专任教师844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50.24%,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8.7%,具有硕博学位的教师占比57.4%。学院聘请现代产业导师、行业企业一线“兼职教师”共计22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6.07%,兼职教师授课课时占专业课课时25.94%;特聘外籍客座教授10人。现有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0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0个、自治区级教坛新秀9人、入选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第三层次人选7人、自治区“新时代专业技术人才选拔培养项目”三层次人选5人、自治区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27人、自治区“511人才培养工程”2人,获自治区青年创新人才奖1人,“草原英才”1人。近三年学生获省部级及以上奖项676余项,其中获国家级奖15项。在近两届自治区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
现有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药品生物技术、电子商务、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旅游管理、学前教育、高速铁路综合维修技术、小学教育、大数据等9大类60个招生专业,平均就业去向落实率达97%。有校内实践教学场所471个、生产性兼技术服务型实训基地4个。与国网蒙东、新特硅、弘远新材料、内蒙古大厦等273家企业实质性运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项目14项,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9个、生产性实训基地4个、产业学院3个、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4个、企业职工培训基地2个;与央企、国企、500强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养专业8个,设立订单班24个。学院是6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
近三年来,学院获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12项,市级项目46项。教师发表论文共计737篇,出版著作184部,取得专利123项、软件著作权67项,获得市级及以上奖项50项。学院在生化研究所、马铃薯食用菌研究院的基础上,依托花青素提取中试生产线,以药品生物技术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群师资为核心,建立了花青素生产工程研究中心。该研究中心2022年被认定为内蒙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2017年,学院积极推动了科研团队的建设项目,迄今已成功组建起20支科研团队,并正致力于进一步打造11支新的科研团队。在此过程中,已初步凝聚起一批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中坚力量,并广泛涵盖院内教师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各团队以科技项目为桥梁,致力于优秀创新人才的培养与聚集,显著提升了学院的整体科研实力与水平。
学院是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分会理事单位、陆海新通道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中德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联盟中方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向北开放职业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与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国立大学、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国立工业大学合作举办学前教育、电气自动化技术、大数据与会计、音乐教育、美术教育、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等6个专业学历教育项目,长达20年。2023年,学院制定国际标准2个,实施“中文+职业技能”项目2个,被评为自治区“具有较高国际化水平职业学校”,2024年学院入选“中阿高校10+10合作计划”中方成员高校。
学院秉承“明德修身、格物致知”的校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一体推进“提质培优”“双高校”“职业本科”建设,实施“三全育人”“三教改革”“产教融合”“‘双师型’教师”“双创育人”示范工程,取得一系列示范性成果。先后获批“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呼和浩特市分基地”“全国第二批急救教育试点学校”“首批自治区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等,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优秀成果建设培育项目成果奖”“内蒙古自治区心理学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区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2023年入选中国高等职业院校竞争力A类名单。
砥砺百年间,奋进谱华章。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学院作为自治区“双高校”“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和“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学院内涵建设提档升级,努力建成高质量、高水平、有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8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