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当前位置:当书网大学介绍大学点评2025年武汉传媒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025年武汉传媒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时间:2025-07-19作者:小落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武汉传媒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武汉传媒学院录取规则:

武汉传媒学院录取规则

 第五章 录取规则

第十三条 学校录取的考生应填报我校志愿。
第十四条 在考生的专业安排上,不设专业级差。根据考生分数和专业志愿确定考生专业。考生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根据考生成绩调剂到其他专业录取,若不服从专业调剂,作退档处理。    
第十五条 参加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选考科目以各省教育主管部门公布的为准。    
第十六条 对于各省招生部门规定的加分政策我校予以承认。    
第十七条 学校各专业录取无男女比例限制。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普通文、理类涉及到的专业录取原则:按照投档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录取。 以统考或联考成绩为录取依据的艺术类相关专业,湖北省内美术学与设计学类、音乐类、戏剧与影视学类(表演专业)按湖北省投档综合分录取;戏剧与影视学类(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戏剧影视导演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按高考文化成绩和专业统考成绩相加后的综合分数高低排序录取;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文学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统考成绩录取,摄影专业按美术与设计学类统考成绩录取;舞蹈学类按高考文化成绩和专业统考成绩折算后的综合分数高低排序录取,考生投档成绩构成:(高考文化成绩+优录加分)×10-6+专业统考成绩。湖北省外的舞蹈学专业按专业成绩由高到低录取,其他艺术类专业均按专业成绩×60%+文化成绩×40%由高到低录取(生源所在省级主管部门另行规定除外)。 我校组织了艺术类专业测试的相关专业录取原则:在考生高考文化成绩、专业成绩双过线的前提下,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录取,专业成绩相同条件下,文化分数高者优先录取,文化成绩相同者,依次按语、数、外成绩排序由高到低录取,文理统排 。如生源不足,也可认同同层次及以上层次院校同专业的合格成绩。    
第十九条 我校英语专业只招英语考生,其他专业不限考生应试外语语种,但学生进校后均以英语为第一外语安排教学。

武汉传媒学院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专业大类专业小类
戏剧教育(本科)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网络与新媒体(本科)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环境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戏剧影视导演(本科)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影视摄影与制作(本科)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广播电视学(本科)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本科)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摄影(本科)艺术学美术学类
播音与主持艺术(本科)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表演(本科)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音乐表演(本科)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
广播电视编导(本科)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音乐学(本科)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
舞蹈学(本科)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
动画(本科)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戏剧影视文学(本科)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广播电视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数字媒体艺术(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软件工程(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管理学旅游管理类
文化产业管理(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英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电子商务(本科)管理学电子商务类
汉语言文学(本科)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传播学(本科)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广告学(本科)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武汉传媒学院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大学录取结果通常在填报志愿后15天到一个月内公布,具体时间因批次而异,查询方式包括学校官网、教育考试院网站等。

录取结果公布时间与批次关联

高考录取批次主要分为提前批、本科批、高职专科批四类,各批次公布时间不同:

本科提前批:最早可在7月上旬查询结果,一般在填报志愿后约15天。

本科批:录取结果在7月中旬陆续公布,周期约25天。

高职专科批:录取结果发布时间较晚,通常为7月底至8月中旬,需一个月左右。

具体日期需以各省招生办公布的时间为准,考生可通过官方渠道关注动态。

武汉传媒学院简介

武汉传媒学院是华中地区唯一一所传媒类本科高校,也是湖北省“转型发展”首批试点高校。前身是2004年成立的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影视工程学院,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成功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方针,秉承“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坚持“服务区域传媒产业、构建传媒特色学科专业体系、培养传媒领域应用型人才、锻造传媒特色教育品牌”的发展思路,形成了“夯实基础、强化实践、交叉融合、突出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经过近20年的跨越式发展,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声誉日渐提升。

办学条件:学校总占地面积千余亩,建筑总面积30多万平方米。主校区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武汉·光谷藏龙岛,东临凤凰台,西傍汤逊湖;分校区位于孝感市大悟高铁经济区,现已投入使用。教学设备设施齐全,建有融媒体中心、电影后期制作中心、短视频制作中心、摄影中心、数字经济运营中心、创意设计与制作中心等,拥有系列新闻演播厅、虚拟厅、演艺厅、可视化电台、观片室、录音棚、非线性编辑室、视听配音实验室、摄影棚、数字图像处理实验室、三维动画实验室、高清视频制作实验室、数字电视多功能实验室、电视直播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大数据分析平台等近60个实验室以及艺术、音乐舞蹈与戏剧表演等专业教室。其中融媒体实验中心对标县级融媒体中心进行建设,为相关学科和专业提供全媒体、全流程的实验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实验中心就能体验到与业界机构高度一致的工作环境和业务流程,实现学校与业界的无缝对接,以更加适应融媒体时代传媒人才的培养要求。

学科专业:学校按照“突出应用、培育特色、重点引领、整体推进、提高质量、形成优势”的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思路,持续在专业内涵建设上下功夫,逐步打造形成紧密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媒产业链的学科专业体系。现设有新闻传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电影与电视学院、设计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传媒技术学院、文化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8个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2000人。学校设置有30个本科专业和6个专科专业,其中“戏剧与影视学”学科为“十四五”省级优势特色学科,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表演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为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还建有1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个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以及1个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

科研工作:2020年以来,学校获批市厅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56项,横向科研项目157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湖北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5项,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4项,湖北省科研计划项目3项,结题获评良好。发表SCIE、CSSCI等核心期刊论文25篇,出版教材专著40本,获批4项国家软件著作权。获批省级科研创新团队1个 。

师资力量:现有教师600余名,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者超过70%,尤其是拥有一批来自传媒业界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双师型”专任教师,实践经验丰富,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近年来,教师在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和湖北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等教学比赛中屡获佳绩。

育人成果:学校坚持紧跟业态发展,对标行业要求,在人才培养中突出强调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不断加强校内外实践平台建设,拓展校政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近年来,教师指导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赛、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全国“蓝桥杯”计算机大赛、“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系列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乌镇戏剧节等有影响力的大赛中不断斩获殊荣。近五年来,学生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累计1900余项。学校每年输送毕业生3000人左右,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主要从事国内外知名新闻传媒、教育、设计等行业。每年均有毕业生考取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重点院校硕士研究生,选择出国(境)深造的毕业生比例也逐年递增。

当前,学校正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和担当,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主动适应国家高等教育和文化产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强化办学特色,培育办学优势,实干争先,勇毅前行,为加快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建设国内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传媒特色鲜明的传媒类应用型大学而不懈奋进。

小编推荐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8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