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广东警官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广东警官学院录取规则:
具体专业 | 专业大类 | 专业小类 |
网络安全与执法(本科) | 工学 | 公安技术类 |
交通管理工程(本科) | 工学 | 公安技术类 |
警务指挥与战术(本科) | 法学 | 公安学类 |
刑事科学技术(本科) | 工学 | 公安技术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行政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公共管理类 |
侦查学(本科) | 法学 | 公安学类 |
治安学(本科) | 法学 | 公安学类 |
经济犯罪侦查(本科) | 法学 | 公安学类 |
禁毒学(本科) | 法学 | 公安学类 |
社会工作(本科) | 法学 | 社会学类 |
法学(本科) | 法学 | 法学类 |
大学志愿填报后,录取结果一般在10-15天内可查询,不同批次、地区和院校的具体时间有所差异
1、录取结果查询时间差异
录取批次决定查询周期。高考录取按批次进行(如提前批、本科批、专科批),各批次填报与录取时间不同。例如,强基计划录取结果可能在一周内公布,而本科普通批通常需10-15天。
2、省份和招生政策影响进度。不同省份的录取进度受考生数量、招录流程复杂度影响,例如人口大省的本科批结果可能晚于其他省份1-2天。2025年起全国多地实施新高考政策,合并录取批次后,部分省份的查询时间可能相对集中。
广东警官学院是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公安本科院校,主管部门是广东省公安厅,教育教学业务主管部门是广东省教育厅。2008年获批学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8年获评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2019年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1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在70余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始终坚持服务政法公安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公安专门人才培养基地和公安智库的作用,构建了具有广东公安特色的教育培训体系。学校以“忠诚勇毅、博雅致用”为校训,以“公正严明、笃学敏行”为校风,以“博文约礼、厚生善导”为教风、以“乐学慎思、允文允武”为学风,形成了以政治建校、警务化管理、校局合作协同育人、实战化教学等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49年的广东省公安干部学校。1958年经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委员会批准,广东省公安干部学校与广东省政法干部学校、广州市公安干部学校、广州市行政干部学校合并为广东省政法干部学校。1983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广东省政法干部学校更名为广东省政法干部学院,开展成人专科学历教育。1984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广东省政法干部学院更名为广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1989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广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更名为广东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1992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广东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的基础上,增设广东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开展普通专科学历教育。1998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于1963年的广东省人民警察学校并入广东公安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在广东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广东警官学院,撤销广东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建制。
学校建有嘉禾、滨江两个校区,占地面积共560.7亩,其中,主校区为嘉禾校区,主要承担全日制本科生教育任务;滨江校区主要承担民警培训和成人教育任务。两校区校舍总建筑面积25.46万平方米。
学校现有教职工677人,其中专任教师311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专任教师255人,具有高级职称专任教师132人。有省部级教学团队12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个,省部级教学名师10人次,享受公安部部级津贴1人,全省公安机关十大金牌教官2人,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3人,省级、校级“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40人。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7532人。建校以来,学校为广东、海南等省市政法公安机关和其他行业培养输送了20余万名业务骨干和专门人才,为广东政法公安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被誉为“南粤警官摇篮”。
学校开设侦查学、治安学、刑事科学技术、经济犯罪侦查、禁毒学、警务指挥与战术、交通管理工程、网络安全与执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行政管理、社会工作等12个本科专业,其中公安专业8个,非公安专业4个。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经济犯罪侦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经济犯罪侦查、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公安部重点专业建设点1个(侦查学),省级特色专业3个(经济犯罪侦查、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治安学、禁毒学、警务指挥与战术、交通管理工程、网络安全与执法),4个专业(治安学、禁毒学、法学、行政管理)列入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现有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广东省一流课程28门、校级一流课程45门。获批省级课程思政建设改革示范项目11个,其中示范课程4门;获省级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2个。有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
学校建有广东省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国内安全与社会稳定研究中心、广东省公共安全研究基地等3个省级科研平台。设有广东警官学院国内安全与社会稳定研究中心、经济犯罪研究中心、新型犯罪研究中心、反走私研究中心、毒品问题治理研究中心、粤港澳警务发展与合作研究所、警务大数据应用研究中心、警务实战反恐研究所、应急指挥与谈判研究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研究中心、警务心理研究所、珠三角公共安全研究所、物证科学研究所、法学研究所、警察体育科学研究所、廉政建设研究中心等16个校级研究机构。建有广东天正司法鉴定中心、司法心理测试技术中心、物证鉴定中心等3个省级鉴定中心。学报《政法学刊》入选中国社科院AMI核心期刊扩展版,获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等称号。
学校是广东省公安机关民警培训的主阵地,设有公安部警务实战训练基地和广东省公安机关基层所队长学校。2010年被评为“全国公安教育训练工作先进集体”。2015年成为全省唯一的保安管理师职业技能专业培训机构。2019年与省住建厅共建广东省城市管理和执法培训基地。2022年取得省级警用无人机驾驶航空器三级培训机构资质。2004年至2023年培训规模为99503人次,年均培训量约5000人次。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8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