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当前位置:当书网大学介绍大学点评2025年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025年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时间:2025-07-19作者:原来你还在这里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录取规则: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录取规则

 七、录取原则

1、执行国家和各省市有关招生政策,实施“阳光工程”,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2、对符合优惠照顾条件投档的考生,将严格按国家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录取规定执行。
3、学校依据“分数优先”原则安排进档考生专业志愿,专业志愿间不设分数级差。普通文史、理工考生分数相同时,按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依次排序,择优录取。
我校艺术类专业均属美术类,执行各省份投档规则。专业成绩均采用生源省份相应的艺术统考(联考)成绩,要求考生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均需达到生源所在省份相应科类、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录取时遵循“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专业志愿间不设分数级差。对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份,对进档考生按各省份综合成绩[不使用综合成绩的省份按专业(统考或联考)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录取,若综合成绩相同,依次比较专业(统考或联考)成绩、文化总分(含政策加分)、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对不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份,对进档考生按各省份专业(统考或联考)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录取,若专业(统考或联考)成绩相同,依次比较文化总分(含政策加分)、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 
体育类考生文化课成绩和专业考试成绩均需达到生源所在省相应科类、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对进档考生按照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录取,专业成绩相同时按文化成绩排序,择优录取,若文化成绩相同,依次按语、数、外单科成绩排序,成绩高者优先录取。  
4、当考生成绩无法满足所填报的专业志愿时,学校将服从调剂的考生录取到招生计划尚未完成的专业,直至录满;对于按以上原则无法满足专业志愿且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做退档处理。
5、录取中不限制考生外语语种,但是学校仅开设英语课程。
6、报考我校的考生身体健康标准参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7、学校各专业录取男、女生比例不限。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专业大类专业小类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海洋资源与环境(本科)理学海洋科学类
产品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环境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环境生态工程(本科)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环保设备工程(本科)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休闲体育(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物联网工程(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工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园林(本科)农学林学类
软件工程(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水质科学与技术(本科)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本科)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环境工程(本科)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管理学旅游管理类
环境科学(本科)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国际商务(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旅游管理(本科)管理学旅游管理类
物流管理(本科)管理学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市场营销(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工程造价(本科)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新闻学(本科)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本科)管理学旅游管理类
工程管理(本科)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录取结果一般在投档后3-10个工作日可查询,具体时间因批次审核进度、退档处理等因素有所差异。

影响录取结果查询时间的核心因素

1. 高校审核流程耗时

投档后,院校需审核考生成绩、专业要求、体检信息等档案材料,常规审核需3-5个工作日,但遇招生计划调整、专业调剂或退档争议等情况,审核周期可能延长至10天。

2. 批次类型差异

提前批:因涉及特殊招生类型(如艺术类、军校等),审核流程更复杂,通常需5-7天。

普通批次:多数院校在3-5天完成审核。

征集志愿批次:因需汇总未完成计划的院校名单,结果更新可能延迟1-2天。

3. 退档及调剂处理

考生若未服从专业调剂或被退档,需等待退档流程结束后重新进入征集志愿流程,此阶段可能额外增加1-3天等待时间。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简介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坐落在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的避暑胜地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学校前身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被社会誉为环保系统的“黄埔军校”、环保人才的“绿色摇篮”,是1981年经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以培养环境保护专业人才为主的高等学校,是我国最早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的高校之一,是目前全国唯一一所以生态环境教育为办学特色的全日制普通应用型、技术技能型本科大学,是河北省人民政府和生态环境部共建高校,是河北省第二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学校,是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首批试点高校,是中美产教融合+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第三批建设高校。原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曲格平教授和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先生曾先后兼任院长。建校43年,学校在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办学历史见证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历程。

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万余人。设有环境科学系、环境工程系、生态学系、环境艺术系、信息工程系、经济与管理系、人文社科系、体育系、马列主义教学部、基础部、继续教育部等11个教学单位;设有环境教育研究所等11个研究所。学校构建了“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保护支撑类”“环境人文艺术教育类”三大专业群,形成了“环境类专业齐全强势、非环境类专业特色优势”的专业建设格局。设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等25个本科专业,48个专科专业,其中环境类本、专科专业近20个,涵盖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各个领域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全过程。“环境管理专业”“环境监察专业”“生态保护专业”是学校的首创专业,具有深厚的办学底蕴和广泛的影响。先后建成了2门国家级精品课、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0门省级精品课、3个省级示范专业、3个省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4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和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习实训基地。

学校现有教职工57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0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2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1.26%。教师中有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河北省教学名师4名,入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第二层次2人、第三层次10人,获得省、市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近40人次,秦皇岛市首批市管优秀专家2名,秦皇岛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名,14名专家、教授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哈尔滨体育学院、河北大学、燕山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知名大学聘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学校总占地713亩,总规划校舍建筑面积21.5万平方米,已建成投入使用16.2万平方米。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1.2亿元。全校印本图书84万册、电子图书185万册。拥有数量充足、设备完善、环境仿真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室(基地),其中“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实训基地”“环境艺术设计实训基地”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实习实训基地,“电子废水处理技术实验室”是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合作建立的实验室,特别是在学校建设的中国与荷兰政府合作项目,由荷兰政府资助的水处理技术实验室——中荷水处理示范研究培训中心已成为中外合作典范。

建校42年,学校在省委省政府和生态环境部的坚强领导下,始终不渝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形成了鲜明的生态环境教育特色,在环保系统岗位培训、环境专业成人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是生态环境部全国5个环保培训基地之一,有6千余名地(市)、县级环保局局长在学校接受了岗位培训,3万余名环保在职干部在学校接受了继续教育;累计为社会培养本专科毕业生3万余人,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在90%以上,毕业生以“高度的敬业精神、过硬的业务技术、较强的责任意识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和媒体高度关注。

学校建立起了“以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为主体”的科技服务体系。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环保大型工具书《环境保护通论》,出版了我国第一套环境管理专业系列教材和第一套环保局局长岗位系列教材。2010年以来,教师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130余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0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教学成果奖15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获得专利200余项;完成咨询报告101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教材100多部,其中90%以上为环境类教材。“十一五”以来,有15种教材被列入国家规划教材,《环境经济学》被评为“2008年度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学校建有“河北省农业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河道水质净化重点实验室”等2个重点实验室,“河北省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教育基地”“曲格平环境文化馆——河北省生态文明科普示范基地”等2个省级科普平台。2023年1月,获批筹建“入海河流及近岸海域生态修复河北省工程研究中心”。中标秦皇岛市水质保障专家服务团队项目为秦皇岛市13条河流水质保障和入海河流、海水水质达标保障提供智力支持,《低平原矸石山快速治理与覆绿模式及工程应用》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定为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 。

学校以环保行业和地方需求为出发点,推动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促进行业区域发展和创新体系建设。与河北、新疆、沈阳、秦皇岛等50多个生态环境厅局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完成了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地方政府大量的课题研究,在秦皇岛市、盘锦市等10个城市的环境规划方面发挥了“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充分认可;与秦皇岛人大、秦皇岛检察院、衡水人大、山海关区政府共建校地合作基地4个;作为中国生态产教联盟理事长单位,先后与阿里巴巴菜鸟网络、北控水务集团、中持(北京)环保发展有限公司、河北先河环保有限公司等共建校企合作实验室18个,主动为企业提供环保技术与管理咨询上千次;与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燕山大学等共建校校合作实验室3个;与北控水务集团联合成立全国首家北控水务学院,与河北企美公司联合成立全国首家有机产业学院,与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共建全国首家环境传播学院,与河北正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泷涛环境科技公司共建“环保管家产业学院”、与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智慧环境与建造产业学院”、与保利(重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管理有限公司共建“保利休闲体育学院”、与东软教育科技集团共建“环境智慧产业学院”。

学校是生态环境部和河北省教育厅、生态环境厅确定的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始终坚持“五育”并举和“人才培养与环境教育并重,科学知识与环境素质兼修”的理念,依托环境教育品牌优势,实施大学生绿色人文素质教育工程和学生体质健康提升“五个一工程”,逐步形成了与环境教育专业相融合的绿色校园文化。学校一批有影响力的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和生态环境教育专家,他们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曲格平、刘天齐、张坤民、解振华等老一辈领导和专家的言传身教,至今深深激励着新一代学校人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献身的信心和决心。2021年建成的曲格平环境文化馆,已经成为全校师生宣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基地。

“自然之家”“绿色青年同盟”“垃圾分类青年宣讲团”等30多个绿色社团蓬勃发展,从维护校园环境、保护海滩到服务企业、参与城市生态建设,从校内外到省内外遍布学生们的绿色足迹,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2019年由省科技厅、省科协授牌首个“河北省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科普教育基地”,并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设“省级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垃圾分类处理处置与资源化”作为全校学生的必选课程。垃圾分类的有效实施得到了省委领导的批示肯定。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荷兰、芬兰等国家的大学或环保机构建立了友好关系,互派访问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研究。1999年开始与荷兰万豪学校建立了联合办学关系,有一大批学生赴万豪学院留学并取得本科或研究生学历;2009年与美国蒙东那大学签署了工商学士学位及本硕连读合作办学备忘录;2012年与美国西雅图城市大学签署了3+1合作办学模式友好合作备忘录;2022年与芬兰萨沃尼亚应用科学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正式招生。同时,学校先后与国内十几所高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合作办学,与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学校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秉承“团结、严谨、求实、创新”的校训,发扬“笃学、致用、绿色、和谐”的校风,恪守“严谨求实、止于至善”的教风和“勤奋诚信、志存高远”的学风,坚持“实现人与社会相适应、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教育”的办学理念,以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目标,全力提升办学内涵,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美丽中国”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小编推荐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8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