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录取规则:
具体专业 | 专业大类 | 专业小类 |
广告艺术设计(专科) | 文化艺术 | 艺术设计类 |
运动健康指导(专科) | 教育与体育 | 体育类 |
供应链运营(专科) | 财经商贸 | 物流类 |
智能建造技术(专科) | 土木建筑 | 土建施工类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康复辅助器具技术(专科) | 医药卫生 | 康复治疗类 |
体育运营与管理(专科) | 教育与体育 | 体育类 |
家具艺术设计(专科) | 文化艺术 | 艺术设计类 |
政府采购管理(专科) | 财经商贸 | 财政税务类 |
金融服务与管理(专科) | 财经商贸 | 金融类 |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科) | 文化艺术 | 艺术设计类 |
数字出版(专科) | 新闻传播 | 新闻出版类 |
产品艺术设计(专科) | 文化艺术 | 艺术设计类 |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自动化类 |
传播与策划(专科) | 新闻传播 | 广播影视类 |
包装策划与设计(专科) | 轻工纺织 | 包装类 |
印刷媒体技术(专科) | 轻工纺织 | 印刷类 |
动漫制作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科) | 土木建筑 | 建筑设备类 |
安全技术与管理(专科) | 资源环境与安全 | 安全类 |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汽车制造类 |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电子信息类 |
社会体育(专科) | 教育与体育 | 体育类 |
学前教育(专科) | 教育与体育 | 教育类 |
现代文秘(专科) | 公共管理与服务 | 文秘类 |
商务英语(专科) | 教育与体育 | 语言类 |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科) | 公共管理与服务 | 公共事业类 |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科) | 旅游 | 旅游类 |
康复治疗技术(专科) | 医药卫生 | 康复治疗类 |
药学(专科) | 医药卫生 | 药学类 |
助产(专科) | 医药卫生 | 护理类 |
护理(专科) | 医药卫生 | 护理类 |
现代物流管理(专科) | 财经商贸 | 物流类 |
工商企业管理(专科) | 财经商贸 | 工商管理类 |
电子商务(专科) | 财经商贸 | 电子商务类 |
大数据与会计(专科) | 财经商贸 | 财务会计类 |
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专科) | 电子信息 | 电子信息类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电子信息类 |
大数据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机电设备类 |
工业互联网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自动化类 |
工业设计(专科) | 装备制造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科) | 装备制造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建筑工程技术(专科) | 土木建筑 | 土建施工类 |
园林工程技术(专科) | 土木建筑 | 建筑设计类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科) | 交通运输 | 城市轨道交通类 |
大学志愿填报后,录取结果一般在10-15天内可查询,不同批次、地区和院校的具体时间有所差异
1、录取结果查询时间差异
录取批次决定查询周期。高考录取按批次进行(如提前批、本科批、专科批),各批次填报与录取时间不同。例如,强基计划录取结果可能在一周内公布,而本科普通批通常需10-15天。
2、省份和招生政策影响进度。不同省份的录取进度受考生数量、招录流程复杂度影响,例如人口大省的本科批结果可能晚于其他省份1-2天。2025年起全国多地实施新高考政策,合并录取批次后,部分省份的查询时间可能相对集中。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于2009年成立,是东莞市唯一一所公立高等职业院校。建校以来,学校依托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办成具有东莞特色的全国一流职业技术学院”为发展目标,凝练了“政校行企协同,学产服用一体”的办学模式,确立了“服务学生成长,支撑东莞制造”的办学理念,在短短的10多年时间里,实现了三年一大步、九年三大步,从高职新秀到全省第一梯队、再到国家第一方阵的跨越式发展:2013年成为“省示范校”建设单位、2016年成为“省一流校”建设单位、2019年成为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创造了广东省高职院校快速发展的“东莞速度”,开创了东莞职教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据武书连2023年高职高专排行榜,学校在全国高职院校中排第100位。
学校拥有松山湖、大岭山、道滘3个校区,校本部位于松山湖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校园总面积75.0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4.02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899人,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各类成人学历教育在校生5400余名。学校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发展战略,对接东莞现代产业体系构建需求,完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电商物流、数字创意、康养护理等“1+7+N”的专业群布局,开设了电子信息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53个专业。现有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7个,中央财政支持高职建设专业2个、省重点(品牌)专业6个、高水平建设专业6个、国际工程认证专业1个 。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成效。立项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职业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8本、省级精品在线课程15门。建校以来,学校累计培养全日制毕业生3万多名,毕业生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8%左右,东莞本地就业率保持在60%左右,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5%以上。近年来,学生技能竞赛获奖累计近1100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00余项。
学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主动融入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推动产教科城融合发展。牵头成立东莞市职业教育“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指导委员会,按照混合所有制模式与行业企业和政府部门共建虎彩数字印刷产业学院、力嘉包装产业学院,与华为、北京精雕、安世半导体等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合作,先后开办3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8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建有12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68个校外实训基地、276个校内实训室和55个校内实训基地。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注重引育并举,培养德技双馨师资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72人,其中有双师素质教师456人,高级职称217人,中级职称333人,博士75人。现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1人、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广东省教学(创新)团队6个,南粤优秀教师5人、省技术能手8人、省专业领军人才2人、省优秀青年教师4人,东莞市优秀教师12人、市特色人才6人。教师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在省级以上教师教学能力竞赛中累计获奖56项。2020年,学校被广东省教育厅确立为广东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学校发挥应用科研优势,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先后建成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9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鼓励15个科研创新团队充分发挥在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决策咨询、政府智库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近年来,学校主持和参与制订国家行业标准15项,获市级以上项目立项390余项、省科学技术奖1项、省农业技术推广奖1项、东莞市科技进步奖1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72件、实用新型专利360件;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6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8项。2022年中国高职院校科研与社会服务竞争力排行榜,学校排全国第37名、全省第6名。
学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积极拓展学历进修、职业培训等服务项目,打造继续教育品牌。建成中国印刷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广东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广东省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东莞市城市管理培训学院、东莞市安全生产培训机构等一批高水平培训平台。立项建设省级示范性继续教育基地1个、省级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2个、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基地5个。与松山湖管委会共建科学城社区学院,打造集“终身教育、志愿服务、双创服务、教育研究”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教育服务平台。连续10年承办东莞市新生代产业工人“圆梦计划”,资助5000多名产业提升学历层次。十多年来,学校累计培养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员2.6万余人,努力为东莞打造“技能人才之都”培养量足质优的现代产业工人。
学校积极响应和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国际化办学彰显活力。与美、英、加等20多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30多所高校(机构)交流合作,开设中外合作办学、留学生教育、海外基地建设、师生交流、专业认证等合作项目。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学院(BCIT)合作举办“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高等专科学历教育项目”;与澳大利亚阳光海岸大学合作举办学分互认项目。在英国拉夫堡学院设立教学基地,面向英国学子开设文化课堂。引入英国“学徒制”和德国“双元制”培训团队,开展教师理念和教学技能培训。成立了“互联网+”中泰国际学院,累计招收学历留学生80名。学校大力推进“中文+技能”和“鲁班工坊”建设,不断提升国际化内涵式发展水平。
多年来,学校的办学成绩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先后荣获“全国大中城市社科先进工作单位”、“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院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教育后勤工作先进集体”、“广东高校优秀后勤服务实体”、“世界莞商大会志愿者服务工作先进集体”、“东莞市社科先进工作单位”、“东莞市园林式单位”等荣誉称号。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8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