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录取规则:
具体专业 | 专业大类 | 专业小类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科) | 交通运输 | 道路运输类 |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汽车制造类 |
集成电路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集成电路类 |
跨境电子商务(专科) | 财经商贸 | 电子商务类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光伏工程技术(专科) | 能源动力与材料 | 新能源发电工程类 |
现代通信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通信类 |
电信服务与管理(专科) | 电子信息 | 通信类 |
质量管理与认证(专科) | 公共管理与服务 | 公共管理类 |
录音技术与艺术(专科) | 新闻传播 | 广播影视类 |
智能光电技术应用(专科) | 电子信息 | 电子信息类 |
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专科) | 财经商贸 | 电子商务类 |
通信工程设计与监理(专科) | 电子信息 | 通信类 |
智能控制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自动化类 |
汽车智能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电子信息类 |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自动化类 |
视觉传达设计(专科) | 文化艺术 | 艺术设计类 |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科) | 交通运输 | 城市轨道交通类 |
智能交通技术(专科) | 交通运输 | 道路运输类 |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科) | 文化艺术 | 艺术设计类 |
数字媒体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专科) | 财经商贸 | 电子商务类 |
移动应用开发(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云计算技术应用(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嵌入式技术应用(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汽车制造类 |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电子信息类 |
影视动画(专科) | 新闻传播 | 广播影视类 |
电子商务(专科) | 财经商贸 | 电子商务类 |
市场营销(专科) | 财经商贸 | 工商管理类 |
国际商务(专科) | 财经商贸 | 经济贸易类 |
大数据与会计(专科) | 财经商贸 | 财务会计类 |
电子产品检测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电子信息类 |
微电子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集成电路类 |
应用电子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电子信息类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电子信息类 |
软件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大数据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汽车制造类 |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自动化类 |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自动化类 |
数控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科) | 装备制造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高考报考后,录取结果通常在填报志愿后的一段时间内公布。根据历年的情况,具体时间如下:
1. 提前批次:预计在7月上旬就可以查询到录取结果。提前批次是高考志愿中最早进行的一批,因此录取结果也会相对较早出来。
2. 本科批:预计在填报志愿后25天左右可以查到录取结果。本科批通常在提前批次之后进行。
3. 专科批次:专科批次的录取结果通常会在填报后的5-7天或10天左右公布,具体取决于所在省份的录取规则。
需要注意的是,各个省之间公布时间有差异,具体还是以当地招生办出的公告为准。此外,每年招生期间,有些骗子可能会利用家长和考生对录取信息不了解的空子,因此考生不要轻易将自己的身份证号、准考证号等信息泄露给别人,所有考生均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自己的录取状态。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属国有公办院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B档学校建设单位、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教育部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江苏省卓越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所电子类中等专业学校。周恩来总理、陈毅、谭震林、习仲勋副总理曾到校视察,先后有3000多位外宾、专家到校参观交流。办学七十年来,为社会输送了十万余名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地处仙林大学城,占地1000亩,在校生13000余人,现有教职工850余人,固定资产12.74亿元,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4亿元。学校设有电子信息学院、网络与通信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智能交通学院、数字商务学院、数码艺术学院、军士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素质教育部、体育部、创新创业学院、教育培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14个教学部门。
学校秉承“厚德 重能 规范 创新”的校训,坚持“服务全体学生、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信息产业”,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人工智能(AI)为底色,构建人工智能“同心圆”专业集群,服务长三角信息产业链,为全国高职信息类专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了实践案例。2024年招生专业41个,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数字创意产业以及相关服务业。全面对接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区域重点产业匹配度达100%。建有国家级双高专业群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4个,国家级骨干专业6个,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国家在线精品课程6门、全国首批优秀教材奖2项、“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22部、“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30部;国家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个、省级产教融合平台3个;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32项。
学校积极响应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战略,聚焦江苏省1650产业体系,以产教融合为主线,科教融汇为方向,专业群与领先企业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平台载体,创建“龙头企业+专业群+生态圈”产教融合新机制,与华为等合作牵头成立全国数字信息技术创新等3个产教融合共同体,与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合作牵头成立南京(都市圈)工业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等2个产教联合体,与中国电子、京东、埃斯顿等合作成立9个产业学院,打造集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和社会服务一体的校企命运共同体,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科教融汇协同创新、科创协同发展新生态。携手昆山、吴江、太仓和常熟等4个国家开发区,形成“产业园区+学校+企业群”现代学徒制模式,为探索实践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提供“南信方案”。产教融合成果入选教育部首批产教融合典型案例、国家示范职教集团、工信部首批专精特新产业学院、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成为工信部产教融合型专业建设试点院校、江苏省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培育单位、江苏省首批现场工程师培养专项,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等。
学校现有在职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317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69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思政教学名师7人,全国技术能手、技能大师7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江苏工匠4人,江苏省工匠工作室1个,江苏省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1个,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1个,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2个,省技术能手57人,省五一创新能手5人,省巾帼建功标兵2人,省五一巾帼标兵1人;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思政课程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创新团队8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4人次;省双创博士5人;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52人;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2人,省思政“领航·扬帆”计划培养人选1人,省紫金文化人才2人。
学校实施科研团队培育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近5年,培育省级科技副总51名,建成3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和技术转移中心,完成成果转化200余件,培育高级技术经纪人团队,成为省内首家具有国家高级资质的高职院校。建有省级科研平台5个,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申请知识产权2220件,获得授权1166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68件,位列全国高职院校前10;参与制定国家行企标准与规范36项。聚焦区域企业需求,服务企业2500余家,服务企业项目2700余项,带动形成经济效益超18亿元,“四技”合同成交额连续3年居省内高职院校首位。
学校搭建境外研修、专硕联合培养、校际联合工作坊等平台,建成涉外技术服务中心,面向“一带一路”国家提供113项涉外技术服务;入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项目2项、鲁班工坊联盟成员单位、教育部产教融合项目和国际中文教学资源重点建设项目,建成江苏省“十四五”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2个;5G技术及应用虚拟仿真竞赛与实训平台获推荐教育部具有国际影响力职业教育装备,服务世界技能大赛、金砖赛等多项国际赛事;牵头开发全国来华留学生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认证指标体系,服务于全国高职留学生人才培养认证,校企联合培养留学生871名,学校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
学校是全国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国职教学会智慧物联网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单位,江苏省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高职专业认证与质量保障研究联盟牵头单位。学校连续四年获江苏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第一等次,连续两年名列《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全优学校榜单,2023年获评人才培养卓越高等职业学校和服务贡献卓越高等职业学校。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教育部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全国首批根技术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优秀易班共建高校、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首批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示范校等荣誉80余项。
近五年,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累计获奖1300余项。其中,国际奖项60余项、国家级奖项356项,包括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6项,挑战杯和互联网+国赛奖项132项。超过97%的毕业生在长三角城市群、长江经济带等重点区域就业,其中超过59%的毕业生在南京就业。毕业生中服务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软件、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重点行业的超过60%;在世界及中国500强、行业龙头企业、央企国企、国防科工、高新技术等优质企业就业的超过40%。
学校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委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坚持发扬斗争精神,集聚起万众一心、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使命,积极创建新一轮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学校,建成全面具备职业本科人才培养能力的职业学校和全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标杆院校。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8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