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陶瓷职业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许昌陶瓷职业学院录取规则:

许昌陶瓷职业学院录取规则
第四章 录取规则
第十三条 在第一志愿录取不满的情况下,接收非第一志愿的考生。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普通类考生和对口类考生总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自治区)招生考试主管部门划定的的录取控制分数线,艺术类考生文化课和专业课成绩均达到考生所在省(自治区)招生考试主管部门划定的录取控制分数线。艺术类考生双过线的情况下,按艺术成绩择优录取。
第十四条 进档考生按志愿优先的原则确定录取专业,并要充分考虑相关科目成绩,以分数、专业志愿顺序择优录取。在分数相同的情况下,按语文、数学、英语的成绩依次择优录取。
第十五条 对加分或降分投档的考生,按教育部及生源地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对考生身体条件的要求必须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要求。
第十七条 对中共党员、省级各单项奖获得者、地区以上优秀学生干部和体育竞赛优胜者等的录取工作,按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为保证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切实做到公正、公平、择优,学院成立了招生工作监察领导小组,对录取工作进行全程监督。
第十九条 学院招生办公室将及时在学院网站上公布录取结果,并寄发录取通知书。
许昌陶瓷职业学院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 | 专业大类 | 专业小类 |
艺术设计(专科) | 文化艺术 | 艺术设计类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科) | 交通运输 | 道路运输类 |
房地产智能检测与估价(专科) | 土木建筑 | 房地产类 |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科) | 土木建筑 | 房地产类 |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科) | 医药卫生 | 健康管理与促进类 |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电子信息类 |
音乐表演(专科) | 文化艺术 | 表演艺术类 |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科) | 旅游 | 旅游类 |
旅游管理(专科) | 旅游 | 旅游类 |
电子商务(专科) | 财经商贸 | 电子商务类 |
市场营销(专科) | 财经商贸 | 工商管理类 |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科) | 财经商贸 | 财务会计类 |
大数据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汽车电子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汽车制造类 |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自动化类 |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科) | 装备制造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现代物业管理(专科) | 土木建筑 | 房地产类 |
工程造价(专科) | 土木建筑 | 建设工程管理类 |
建筑工程技术(专科) | 土木建筑 | 土建施工类 |
环境艺术设计(专科) | 文化艺术 | 艺术设计类 |
材料工程技术(专科) | 能源动力与材料 | 非金属材料类 |
园林技术(专科) | 农林牧渔 | 林业类 |
许昌陶瓷职业学院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许昌陶瓷职业学院高考填报志愿后,录取结果通常在15天到一个月内可查询,具体时间因录取批次而异。
主要批次查询时间节点
1. 本科提前批
一般为填报志愿后15天左右公布结果(最早7月中旬可查),适用于军校、公安类院校、国家专项计划等特殊类型招生。
2. 本科普通批
填报后约25天(通常7月下旬)公布,包含重点本科院校及部分热门专业。
3. 高职专科批
专科批需等待30天左右(7月下旬至8月初),而高职专科批结果多在8月中旬公布。
许昌陶瓷职业学院简介
许昌陶瓷职业学院位于河南省许昌市,始建于2010年,是一所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地处中原腹地,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紧邻京港澳高速公路、轻轨17号线、许昌高铁站,距离省会郑州40分钟车程,距离新郑国际机场仅30分钟车程。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公益性原则,办学十余年来,根植许昌、面向河南、辐射全国,为社会培养了数万名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在许昌市有南、北两个校区,总规划占地面积千余亩,建有图书馆、实训中心、标准化运动场、报告厅等基本设施,馆藏图书二十余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数千万元。拥有全日制在校生1万余人,教职工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近500余人,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占61%,副高级职称以上占27%,双师型教师占48% 。
经过十余年的励精图治,学校形成了以工为主,涵盖文、理、经、管、艺、教、农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设置了工商管理系、经济贸易系、建筑工程系、设计艺术系、陶瓷工程系、信息工程系、机电工程系、交通运输系、人文教育系、艺术表演系等10个系,开设专业40余个 。
学校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多家知名企业联合共建专业和课程,搭建实践教学平台,提供师资培训,构建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技能实训-指导帮扶-创新培养”的育人体系。实施1+N证书模式,建立畅通的就业通道,培养了一批具有实践能力强、技术技能高、创新意识足的应用型人才。学校立足地方高职院校实际,化区域资源为办学资源,化经济优势为发展优势,化地方特色为学科特色,紧密对接行业和产业需求,在服务和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特色。
学校积极探索专升本教育教学规律,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大力支持学生提升学历,与多所本科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拓宽学生专升本渠道,着力将学校打造成专升本教育品牌。
学校围绕“重德育、强技能、会实践、铸匠魂”的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内涵建设,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专业特色,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构建特色专业群,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争创高水平职业院校,引领职业教育发展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