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当前位置:当书网大学介绍大学点评2025年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025年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时间:2025-07-18作者:色色壳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录取规则:

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录取规则

五、录取规则:

1、遵照各省市教育考试院的相关政策和规定进行录取。

2、按投档顺序,分专业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3、身体条件:考生的体检要求,依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考生身体状况应适应专业所需要体质,考生须如实填报健康状况,若隐瞒病情病史,学院按照学籍管理规定中有关条例执行。

4、本校公共外语课只开设英语。

六、录取结果的公布渠道:

1、本校录取通知书签发人为学院法人。

2、通过快递公司向考生发送录取通知。

3、通过学院网站向社会公布。

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专业大类专业小类
艺术设计(专科)文化艺术艺术设计类
安全智能监测技术(专科)资源环境与安全安全类
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科)教育与体育体育类
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专科)财经商贸电子商务类
建筑室内设计(专科)土木建筑建筑设计类
影视多媒体技术(专科)新闻传播广播影视类
学前教育(专科)教育与体育教育类
社区康复(专科)公共管理与服务公共服务类
护理(专科)医药卫生护理类
大数据与会计(专科)财经商贸财务会计类
工程造价(专科)土木建筑建设工程管理类
建筑工程技术(专科)土木建筑土建施工类

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高考志愿填报后,录取结果一般在半个月到一个月内陆续公布,具体时间因省份、批次和院校而异。考生可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官网、院校招生网等渠道查询,提前批最早可在7月上旬得知结果,而专科批次可能延迟至8月中旬。以下从时间节点、查询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展开说明。

各批次录取结果公布时间

1. 本科提前批(7月上旬至中旬)

本科提前批包含军事、公安、艺术类等特殊类型院校,录取进度较快。

2. 本科批(7月中旬至下旬)

普通本科批录取时间相对较长,一般需要20-25天。考生可在7月下旬通过省考试院官网查看结果。

3. 专科批次(7月下旬至8月中旬)

专科批次因报考人数较多,流程简化,部分省份可在5-7天内出结果,但偏远地区可能延迟至8月中旬。

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一、 学院简介
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独立设置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占地186亩,建筑面积6.23万平方米。学院前身是1984年成立的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怀柔分院,2002年更名为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2011年被确定为北京市示范性高职院校。今年,学院也迎来建院40周年的重要时刻。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922人。教职工213人(其中学院教职工194人,开放大学教职工19人),学院专任教师150人,硕士以上学历(学位)11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5%;副高以上职称53人,占专任教师的35%,双师型教师占85%。同时学院还引进多名行业技术骨干、一线企业专家进校授课,形成了一支素质高,技能强,结构优,产学研一体的教师队伍。
现有校内实训室50个,包括智慧建筑实训室、护理及康复理疗室、电竞馆、影视实景棚、幼教、会计等仿真实训室。校外实习实训基地88个,职业资格鉴定工种13个。
二、组织架构
学院经过近40年的高等教育办学积淀,目前设置“四系一部五中心”。
“四系”为:建筑工程系、影视技术系、教育与管理系、卫生与健康系。
“一部”为基础部。
“五中心”为:成人教育中心、实训中心、网络信息中心、教学督导中心和后勤服务中心。
学院目前共开设12个专业,分布在四系当中。
(一)建筑工程系
建筑工程系下设3个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程造价专业、建筑室内设计专业。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学院的“老牌”专业,专业开办30多年来为京郊培养了4000余名技术管理人才,为京郊的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该专业多年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程测量”赛项和“建筑工程识图”赛项,共获得全国二等奖等11项奖励。
工程造价专业是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础上开办的,近年来从企业引进了注册造价工程师作为专业的学科带头人,打造了一个实践性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我院是北京市第一所开办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的高职院校。该专业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如北京居然之家、室内设计联盟等,为今后实践教学和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影视技术系
影视技术系下设3个专业: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安全智能监测技术专业。
三个专业均是为围绕以科学城为统领的“1+3”融合发展新格局而开设。多年持续为首都经济发展、怀柔区尤其是怀柔科学城建设提供高质量人才输出。
影视技术系师生多次获得国家级表彰和荣誉,如全国电子竞技知识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三等奖、北京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多次受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怀柔报等多家媒体专访与报道。
(三)教育与管理系
教育与管理系下设4个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艺术设计专业和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专业。
学前教育专业是师范类专业。自2017年教育部举办全国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以来,共获得全国二等奖1项,北京市一等奖1项等多项奖励。毕业生可参加北京市各区教育系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成为公办幼儿园正式在编教师。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建设了功能完备,设施一流的会计实训室,大部分教师持有注册会计师、税务师、高级会计师等专业证书。与怀柔区行政服务中心、京东、光大银行等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
艺术设计专业拥有设计实训室、软件实训室、美术教室等多个一流实训室;定期带领学生参加国内外各项设计大赛;在校期间可考取“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证书”、“室内设计师证书”等;毕业实习单位以北京市各级设计公司及相关教育机构为主。
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专业是2024年新申办的专业。该专业紧贴社会对直播电商人才的需求,培养掌握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就业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四)卫生与健康系
卫生与健康系师资力量雄厚,其中,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高级英才计划1人,北京市骨干教师2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人,双师型比例达100%。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北京市教学能力大赛一、二、三等奖五项。
卫生健康系设有护理专业和社区康复专业,均为北京市创新团队。被教育部认定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的建设项目。《康护医养》专业群被评定为北京市第一批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2018年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达100%,81%的学生就业在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我院学生获得全国护理技能大赛一等奖,填补了北京地区的空白。
三、招生就业
学院招生结构主要分为大专生和五年一贯制两部分。其中大专生主要面向北京市及华北地区招生,文理兼收。五年一贯制主要面向北京市。
学院始终致力于探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坚持走内涵式、精品化的发展道路,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和首都世界大城市建设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办学近40年来,累计培养全日制毕业生2万余人,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超96%。为首都经济的发展建设培养了万余名适应教育、卫生、建筑、影视、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在北京地区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目前我院毕业生就业单位有: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阿里巴巴集团、凤凰传媒、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朝阳医院、建设银行、北京市第一幼儿园、北京大学附属幼儿园等多家知名企事业单位。
四、办学特色
(一)紧贴区域经济办学,深化产教融合。
一是紧贴经济办学,面向市场育人。学院立足区域发展,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需求,开设了护理、社区康复、智能安全监测技术等长线专业和特色专业,同时开展托育、中医康养类方向的专业的深化与转型。
二是打造特高专业群,聚力骨干专业。学院的社区康复和护理专业被教育部认定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的建设项目。《康护医养》专业群被评定为北京市第一批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提升“京北护理”品牌效应。积极推进“1+X ”证书试点工作,中医康复理疗师和小儿推拿按摩师通过率均为100%。
三是大胆创新抓机遇,服务科学城建设。2023年成立安全智能监测技术专业,为怀柔科学城高端仪器和传感器企业及科研院所实验室设备操作提供人才支撑,未来将逐步探索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的开设。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以“中国(怀柔)影视产业示范区”的建设为依托,结合中国影都、北京电影学院等区域优势资源助力专业建设。立足实际岗位能力,确立了“基于影视制作流程”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围绕以科学城为统领的“1+3”融合发展新格局及服务“五态”建设进行人才培养优化与提升。其中,影视赋能乡村振兴的产教融合项目获得多家知名主流媒体报道。多年来为怀柔区、北京市乃至华北地区输送了大批具备影视全流程制作能力、适应新媒体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二是校企双元育人。学院以“岗课赛证”引领教学改革,构建校企双元“模块化”人才培养新模式,强化产教研深度融合。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增设企业课堂,邀请校企合作单位共同研发课程并参与教学。艺术设计专业建立专业设计实训室,与多家企业共同建立学生实习基地。
三是以赛促学。秉持“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理念,构建了校内比赛、市级比赛、全国比赛三级技术技能竞赛体系。2024年在北京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28项,创历史新高。充分发挥职业技能大赛在引领“三教”改革、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质量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广大师生提供展示风采、追梦圆梦的重要平台。
(三)发挥社会服务功能,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一是服务区域发展。学院多年与全区各委办局、企事业单位合作承办会计从业资格、安全员等资格考试,承办社工师、应急救护员等培训,每年完成普通话测试1000余人次。推出志愿服务项目71个,参与北京国际电影节、长城马拉松、第三届雁栖人才论坛等大型活动。
二是助力乡村振兴。学院积极与渤海镇四渡河村、辛营村开展了“发挥人才优势  赋能乡村振兴 党建聚力促发展”党建共建活动。在四渡河村成立“京北乡影工坊产学研基地”,推动学院以赛促学,获得“挑战杯”青振京郊专项赛特等奖2项等可喜成绩。发挥艺术专业人才优势服务辛营村建设,设立艺术设计产学研基地,制定乡村旅游提升计划、村支柱企业“竹溪国际艺术园区”打造计划等。2024陆续与怀北镇、雁栖镇北台下村开展了职教赋能乡村振兴的项目。未来,将继续发挥职业教育资源,探索多类型的社会培训、技能工作室等项目。
三是深化职教体系。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优势,积极对接区域内各类职业教育资源,统筹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有序有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切实提高区域职业教育的质量、适应性和吸引力,为推动建成职普有效融通、产教深度融合、科教集聚融汇和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做出贡献。

小编推荐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8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