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当前位置:当书网大学介绍大学点评2025年山东化工职业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025年山东化工职业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时间:2025-07-18作者:林毅明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山东化工职业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山东化工职业学院录取规则:

山东化工职业学院录取规则

第七章 招生录取
第十四条 根据教育部和各省(市)教育招生考试院有关文件要求,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综合衡量,择优录取。
1.分数优先原则。在高考成绩达到同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中,学院按照各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规定的投档比例调阅考生档案,具体比例由各省(市)招生主管部门确定。高考文化成绩优先,各专业无级差。
2.招收外语语种不限,学院提供英语教学。
3.无相关科目成绩或加试要求。
4.报考各专业不限男女比例。
5. 报考空中乘务专业,需面试合格(取得面试合格证,男生身高172cm—184cm,女生身高162cm—174cm;思想进步、容貌端庄、身材匀称、无明显疤痕、性格开朗,无违法犯罪记录)。
6.对考生体检身体健康要求: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文件规定。
7.录取结果的公布渠道:招生就业处咨询电话,学院招生信息网,录取通知书等。

山东化工职业学院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专业大类专业小类
工业自动化仪表技术(专科)装备制造自动化类
财富管理(专科)财经商贸金融类
跨境电子商务(专科)财经商贸电子商务类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科)电子信息计算机类
水净化与安全技术(专科)资源环境与安全环境保护类
化工安全技术(专科)资源环境与安全安全类
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专科)能源动力与材料非金属材料类
海洋化工技术(专科)生物与化工化工技术类
机场运行服务与管理(专科)交通运输航空运输类
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专科)财经商贸电子商务类
石油化工技术(专科)生物与化工化工技术类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科)交通运输铁道运输类
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专科)装备制造自动化类
航空物流管理(专科)财经商贸物流类
分析检验技术(专科)生物与化工化工技术类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科)装备制造自动化类
精细化工技术(专科)生物与化工化工技术类
金融科技应用(专科)财经商贸金融类
数字媒体技术(专科)电子信息计算机类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科)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类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科)电子信息电子信息类
旅游管理(专科)旅游旅游类
现代物流管理(专科)财经商贸物流类
电子商务(专科)财经商贸电子商务类
市场营销(专科)财经商贸工商管理类
大数据与会计(专科)财经商贸财务会计类
环境工程技术(专科)资源环境与安全环境保护类
应用电子技术(专科)电子信息电子信息类
软件技术(专科)电子信息计算机类
大数据技术(专科)电子信息计算机类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电子信息计算机类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电子信息计算机类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科)装备制造自动化类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科)装备制造自动化类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科)装备制造机械设计制造类
智能水务管理(专科)水利水利工程与管理类
供用电技术(专科)能源动力与材料电力技术类
化学制药技术(专科)食品药品与粮食药品与医疗器械类
应用化工技术(专科)生物与化工化工技术类
空中乘务(专科)交通运输航空运输类

山东化工职业学院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高考录取结果公布时间集中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具体时间因省份、录取批次而异,本科批通常在7月中下旬公布,考生可通过省级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

高考录取结果公布时间规律

高考录取结果公布遵循分批次原则。全国各省份录取批次可分为提前批(含强基计划、专项计划等)、本科批(包含普通本科批、特殊类型招生)、专科批,时间跨度为7月上旬至8月中旬:

提前批录取结果:通常在高考成绩公布后10-15天陆续公布,包含军事类、艺术类、公费师范生等特殊类型招生;

本科普通批:多数省份集中在7月15日-30日开放查询,重点大学录取结果多在中旬后段公布;

专科批录取结果:一般于8月1日-20日发布,部分省份可能延迟至8月底。

山东化工职业学院简介

山东化工职业学院是经山东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设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位于世界风筝之都——潍坊。学校由中国石化集团齐鲁石化公司2003年创建,2017年整建制搬迁至潍坊市办学发展。2021年2月学校经省政府正式批复完成举办者变更。同年,学校通过混合所有制形式引入国有企业出资建设的新校区占地面积1100亩,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建有图书馆、教学楼、培训大楼、实训中心、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餐厅、学生公寓、青年教师周转楼、体育运动场等38个建筑单体。学校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教师650余名,其中硕、博以上学历350余人,高级职称的教师180余人。学校设有化学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管理工程学院、信息技术学院、五年高职学院(中职学院)、国凯航空学院、基础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船员培训中心等9个教学单位〔其中,国凯航空学院、五年高职学院(中职学院)为校企共建混合制二级学院〕,开设应用化工技术、石油化工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软件技术、大数据与会计、电子商务、空中乘务等32个专业。

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多措并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服务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学校2019年牵头成立“山东省化工职教集团”,2021年与全国重要的海洋化工生产和出口基地、国内盐化工龙头企业-山东海化集团组建成立“山化院—山海化海洋化工产业学院” ,2022年与采用全球化运营模式的化工新材料公司烟台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组建成立“山化院—万华应用化工企业学院”。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学徒制,深化校企合作、学岗融通的“双融”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与山东新和成、歌尔股份 、齐鲁石化、昌邑石化、山东国邦医药、山东汇丰石化集团等50余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固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开辟了以工学结合为特色的校企双主体育人学习新途径,先后被评为“山东省产教融合示范单位”“山东省产教融合示范性品牌专业”“山东省海洋化工科学研究院研教合作中心”“中化弘润石化公司职工培训基地”“山东新和成控股有限公司人才培养基地” 。

学校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依托产业升级国家发展战略,面向市场,以高质量就业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学校始终秉承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高质量就业的办学方向,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为全省化工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一面旗帜。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8%,化工专业毕业生技术技能人才供不应求,中石化、福建古雷石化等知名企业连续三年提前到校预订人才。根据全国高职院校就业质量报告薪酬统计,学校毕业生薪酬水平在全国已公布的203所院校中排名14,基本实现了高质量就业、优质就业。

学校化工专业特色优势明显,是省内唯一一所服务于化工行业全产业链的全日制公办高职院校。学校始终坚持立足化工产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展目标,注重工学结合,成立“润丰班”“京博班”等企业订单班,连续多年为烟台万华、齐翔腾达、新和成、京博石化等企业输送了大批优秀技能型人才。近年来,化工自动化技术专业群成功获批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和潍坊市高水平专业群;化工技术专业群作为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品牌专业群建设项目之一,是校企共建共享、特色鲜明、省内一流的化工技术类品牌专业群,多年来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了精细化工、清洁能源、石油化工、轻工、建材、新型材料、药物化工、海洋化工及管理等领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进一步发挥化工教育特色优势,提升化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在新校区依托学校大化工专业建设的高端化工公共实训基地将于2022年12月底建成投用。作为省部共建职教创新发展高地重点建设项目,投用后的高端化工公共实训基地将成为山东省规模最大的化工实训基地,具有仿真实训的实践教学和培训基地功能,主要服务于学生实训、教师技能提升与社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能竞赛、产教研发与加工服务等,将为服务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和环渤海地区化工产业转型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激发办学活力,混合所有制模式成为公办院校改革序列中的一面旗帜。学校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积极探索创新公办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和教育教学改革。2020年9月25日,公办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签约仪式在潍坊举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鲁昕、教育部职成司司长陈子季、时任教育厅厅长邓云峰、时任潍坊市长田庆盈见证签字仪式。作为全省首所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公办高职院校,2020年参与承办全国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研究联盟办学实践研讨会、2021年参与协办全国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股份制办学研讨会。三年来,共吸引省内外60余家职业院校、政府部门、企业来校考察交流学习混合所有制办学经验。学校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政企联合举办职业教育的典范,为公办高职院校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健全职业教育“多元办学格局”提供了先行先试经验。国企办学混合制改革的“山化模式”得到了省教育厅和教育部认可,被人民日报、大众日报等多家媒体专题报道。

立足新发展阶段,学校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好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扶持政策,锁定市场需求,聚焦高质量发展,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多元的路径,持续助推职业教育领域改革发展,提升学校内部治理能力和水平,全面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地方离不开、业内都认可、国际可交流的高水平职业院校,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服务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和产业升级贡献力量。

小编推荐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8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