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录取规则:
1、调档比例:
学校按照招生计划的120%比例进行调档。
2、身体健康状况要求:
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3、院校志愿录取办法:
当第一志愿上线考生数不足计划招生数时:在同批录取学校控制分数线以上,按考生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当第一志愿上线考生数多于计划招生数时:不再调阅其他志愿考生档案。
4、对加分、降低分数投档考生的处理:
我校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以文化课总成绩作为主要依据,在文化课总成绩相同条件下,优先录取加分或降低分数投档的考生。
5、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
对进档考生我校按专业志愿优先的录取原则安排专业,第一专业志愿和第二专业志愿级差为5分,第二专业志愿与第三专业志愿的级差为5分。考生报考相同专业且文化课总成绩相同时,依次按考生数学、外语、语文成绩高的优先录取。
具体专业 | 专业大类 | 专业小类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科) | 交通运输 | 道路运输类 |
供应链运营(专科) | 财经商贸 | 物流类 |
道路工程检测技术(专科) | 交通运输 | 道路运输类 |
无人机测绘技术(专科) | 资源环境与安全 | 测绘地理信息类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道路养护与管理(专科) | 交通运输 | 道路运输类 |
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科) | 土木建筑 | 土建施工类 |
智能控制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自动化类 |
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专科) | 交通运输 | 城市轨道交通类 |
智能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科) | 交通运输 | 道路运输类 |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自动化类 |
建设工程管理(专科) | 土木建筑 | 建设工程管理类 |
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科) | 交通运输 | 城市轨道交通类 |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科) | 交通运输 | 城市轨道交通类 |
数字媒体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云计算技术应用(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汽车制造类 |
影视动画(专科) | 新闻传播 | 广播影视类 |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科) | 旅游 | 旅游类 |
旅游管理(专科) | 旅游 | 旅游类 |
现代物流管理(专科) | 财经商贸 | 物流类 |
电子商务(专科) | 财经商贸 | 电子商务类 |
大数据与会计(专科) | 财经商贸 | 财务会计类 |
保险实务(专科) | 财经商贸 | 金融类 |
软件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科) | 交通运输 | 道路运输类 |
汽车电子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汽车制造类 |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自动化类 |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科) | 装备制造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数控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给排水工程技术(专科) | 土木建筑 | 市政工程类 |
建筑工程技术(专科) | 土木建筑 | 土建施工类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科) | 土木建筑 | 建筑设计类 |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科) | 资源环境与安全 | 测绘地理信息类 |
工程测量技术(专科) | 资源环境与安全 | 测绘地理信息类 |
关务与外贸服务(专科) | 财经商贸 | 经济贸易类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科) | 交通运输 | 城市轨道交通类 |
铁道工程技术(专科) | 交通运输 | 铁道运输类 |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科) | 交通运输 | 道路运输类 |
高考志愿填报后,录取结果一般在半个月到一个月内陆续公布,具体时间因省份、批次和院校而异。考生可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官网、院校招生网等渠道查询,提前批最早可在7月上旬得知结果,而专科批次可能延迟至8月中旬。以下从时间节点、查询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展开说明。
各批次录取结果公布时间
1. 本科提前批(7月上旬至中旬)
本科提前批包含军事、公安、艺术类等特殊类型院校,录取进度较快。
2. 本科批(7月中旬至下旬)
普通本科批录取时间相对较长,一般需要20-25天。考生可在7月下旬通过省考试院官网查看结果。
3. 专科批次(7月下旬至8月中旬)
专科批次因报考人数较多,流程简化,部分省份可在5-7天内出结果,但偏远地区可能延迟至8月中旬。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是省属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是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高职教育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学校和辽宁省高职教育“兴辽卓越”学校建设单位。学校始建于1951年,时名东北交通学校,是新中国第一所交通专门学校,为新中国交通事业和抗美援朝后勤保障做出了突出贡献。1954年更名为交通部沈阳公路工程学校,1958年升格为辽宁交通学院,1973年更名为辽宁交通学校,1982年更名为辽宁交通工程学校,1985年更名为辽宁省公路专科学校,1991年更名为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一、办学条件
学校位于沈阳市。占地60万平方米(900亩),建筑面积30.4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3亿元,固定资产13.1亿元,馆藏纸质图书75.3万册。现有校内实训室120个、校外实训基地138个,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2个,生产(经营)性实训基地2个。
二、师资情况
全校教职工总数757人,其中专任教师657人,正高级职称81人、副高级职称178人,博士46人,其中博士后4人、硕士476人。
现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育先进集体2个、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黄炎培优秀学校奖1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1个、省级教育先进集体4个、省级职业院校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名师工作室6个;全国教学名师、模范教师2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人、入选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培养计划1人、全国技术能手3人、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青年科技英才2人;省级教书育人模范、最美教师3人、“兴辽英才”教学名师3人、省级教学名师18人、省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3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2名、省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2人、省级优秀教师7人。
三、人才培养
学校现有全日制高职专科在校生13268人,开设招生专业45个。其中,数控技术专业为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群为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另有省级“兴辽卓越”高职专业群6个。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示范专业7个、专业数字化升级改造示范专业2个。近五年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7项、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级技能大赛奖项83项。
建成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入选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24部,入选数量全省第一、全国第五。近五年培养毕业生17570名,平均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97.81%,平均在辽就业率83.21%。学校获评辽宁省“三全育人”示范校、全国高职院校育人成效50强、全国高校首批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和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院校。
四、社会服务
近五年学校获批发明专利授权10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29项。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0项,发表SCI、EI、中文核心等高水平学术论文51篇,服务企业横向课题100项。面向交通行业和华晨宝马、沈阳地铁等区域重点企业职工培训、全国职业院校师资培训和社会各级各类技术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年平均20000人次以上。
拥有交通部综合甲级资质的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辽宁省桥梁安全重点实验室、省级道桥工程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省级智能网联与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直接对行业企业技术服务年均金额3000万元。依托道桥专业群与企业共同研发的季冻区水泥混凝土快速修补、桥梁体外预应力加固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于普通公路维修改造,年均为相关企业节约维修成本2000余万元。
五、办学特色
学校是具有交通特色、装备制造优势的综合性工科高职院校,形成了“学校资源与企业资源、教学科研与生产实际、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三个融合”的办学模式,“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校内培养与企业培养、学生角色与员工角色”“三个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技术过硬、身心健康”的人才培养标准,构建了“党建引领、德技并重、教管一体、文化育人”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录取分超过本科线,就业率连年全省第一,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95%以上、毕业三年后晋升率64%以上。省内交通建设、装备制造、汽车服务、物流等产业一线技术、管理骨干65%以上是学校毕业生,树立了“交专品牌”。
学校牵头组建了全国路桥职教集团、省汽车服务职教集团与交通运输业校企联盟,路桥职教集团入选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精准对接企业岗位需求,与中铁十九局、华晨宝马、沈阳地铁等27家单位共建订单(现代学徒制)班35个,与华为、新松、沈飞等知名企业共建了7个特色产业学院,华为ICT学院、新松机器人技术应用学院获评“兴辽产业学院”。
学校牵头成立了“东北三省一区‘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联盟”,紧密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携手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开启订单式来华留学教育,服务中国企业海外项目建设发展;在泰国罗勇府挂牌成立中泰师资培训基地,助推职业教育“走出去”,引领区域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 。
学校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构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职名校的发展目标而不懈奋斗。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8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