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当前位置:当书网大学介绍大学点评2025年广州医科大学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025年广州医科大学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时间:2025-07-16作者:海中的鲨鱼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广州医科大学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广州医科大学录取规则:

广州医科大学录取规则

第五章 录取规则
第十六条 学校遵循教育部规定的“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严格遵守教育部、省(区、市)招生办公室的有关招生录取政策和规定,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考生高考成绩为基本依据,综合衡量德智体美劳,择优录取。
第十七条 在省(区、市)招生委员会划定的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在确保完成招生计划的前提下,按照文科类、理科类分类录取。
第十八条 在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区、市),学校根据各省级招生办公室公布的平行志愿投档规则及生源情况确定招生计划微调方案和调档比例。
第十九条 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统考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最低分数线,符合本校提档要求的情况下,依据考生成绩、专业志愿,以及本校录取原则择优录取。
第二十条 在广东省,报考普通本科层次普通类专业,文科类考生必须参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物理、化学、生物学3门科目的考试,理科类考生必须参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思想政治、历史、地理3门科目的考试,各门考试均须获得等级成绩;且至少须有2门科目成绩达到C级及以上等级。具体要求以广东省当年招生录取工作文件为准。
第二十一条 专业录取规则:文科类、理科类专业分档时,根据各省(区、市)投档规则出档后,实行“分数优先”的录取原则,即根据考生投档总分排位情况从高到低排序录取,先安排排位高的考生的第一专业志愿,若该专业额满,再逐一查看该生的后续专业志愿。考生投档总分排位相同时,优先录取已修习相关专业基础知识(模块)的考生。
在无排位或排位分的省(区、市),考生投档总分相同时,按照普通高考单科顺序及分数从高到低排序:文科类为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类为数学、语文、外语、理科综合。
在内蒙古自治区录取原则单列,实行“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的原则。
第二十二条 考生所填报的所有专业志愿均未被录取时,若服从专业调剂,按考生投档总分从高到低调剂到计划有空额且符合相关专业要求的专业录取;考生不服从调剂的,或服从调剂但是不符合计划有空额专业相关要求的,作退档处理。
第二十三条 本校公共外语教学为英语,非英语语种考生需慎重报考。
第二十四条 有关加分或照顾录取政策,在各省份执行各省(区、市)招生办公布的加分项目及分值。加分分值适用于投档及专业分档。符合国家和省(区、市)招生办公布的优录条件考生,学校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对考生学业水平成绩的要求,按各省(区、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 本校在浙江省、海南省、上海市的选科要求按照公布的选科要求执行,录取原则按照浙江省、海南省、上海市公布的方案及有关办法执行。

广州医科大学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专业大类专业小类
生物医学工程(本科)工学生物医学工程类
儿科学(本科)医学临床医学类
康复作业治疗(本科)医学医学技术类
医学检验技术(本科)医学医学技术类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本科)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临床药学(本科)医学药学类
药学(本科)医学药学类
护理学(本科)医学护理学类
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医学中西医结合类
口腔医学(本科)医学口腔医学类
精神医学(本科)医学临床医学类
康复治疗学(本科)医学医学技术类
麻醉学(本科)医学临床医学类
医学影像学(本科)医学临床医学类
临床医学(本科)医学临床医学类
预防医学(本科)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基础医学(本科)医学基础医学类
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生物技术(本科)理学生物科学类
应用心理学(本科)理学心理学类
法学(本科)法学法学类

广州医科大学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高考录取结果公布时间集中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具体时间因省份、录取批次而异,本科批通常在7月中下旬公布,考生可通过省级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

高考录取结果公布时间规律

高考录取结果公布遵循分批次原则。全国各省份录取批次可分为提前批(含强基计划、专项计划等)、本科批(包含普通本科批、特殊类型招生)、专科批,时间跨度为7月上旬至8月中旬:

提前批录取结果:通常在高考成绩公布后10-15天陆续公布,包含军事类、艺术类、公费师范生等特殊类型招生;

本科普通批:多数省份集中在7月15日-30日开放查询,重点大学录取结果多在中旬后段公布;

专科批录取结果:一般于8月1日-20日发布,部分省份可能延迟至8月底。

广州医科大学简介

广州医科大学创办于1958年,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和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现有2个校区(番禺校区和越秀校区),占地面积59.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50万平方米。

学校深入实施“人才兴校”发展战略,持续强化学科内涵建设。现有在编教职员工8823人(校本部1005人);博士研究生导师62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692人;诺贝尔奖获得者(特聘)1人、共和国勋章获得者1人、中国两院院士(含特聘)4人、海外院士(含特聘)6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73人次、省(部)级人才项目入选者185人次。现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0个;ESI综合排名位居全国高校第72位,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免疫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微生物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材料科学、化学10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其中临床医学进入全球前1‰。

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5万余人,其中研究生5千余人、本科生约1万人。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6个。有临床医学和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25个学院(教学单位),开设本科招生专业21个,覆盖医学、理学、管理学、工学、法学5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占比(80.95%)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建有包括国家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在内的国家级教育教学平台4个,省级教育教学平台46个;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7个;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7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90门。学校招生、培养和就业工作广受社会各界好评,毕业生医学类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其中2023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通过率位居全国第一,公共卫生执业医师通过率跻身全国前五。

学校持续强化有组织科研,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现设有26个研究机构,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32个。自2015年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启动以来,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各级纵向科研课题510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稳居全国独立建制医科院校前四强;发表SCI论文2.2万余篇,其中在Nature、Science、Cell主刊发表论文30篇;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在内的国家级科技奖励5项、省部级科技奖励50余项;2项科技成果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1项科技成果入选国内十大科技新闻。学校坚持产学研协同发展,获批国家大学科技园培育单位,大学科技园运营情况被评为广东省最高等级A级评价;学校培育的广州金域医学检验集团成长为国内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龙头。

学校深化医教研协同创新发展,聚力打造高水平附属医院。现有15所附属医院(11所综合性医院、4所专科医院),其中全国百强医院2所、广东省高水平医院4所,床位数约2.1万张,年诊疗服务量约2100万人次。附属第一医院牵头建设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入选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和国家重大疫情救治中心,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牵头建设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中南)。附属第一医院娄底医院、附属第一医院横琴医院、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柳州医院入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拥有国家临床(中医)重点专科27个,省部级临床(中医)重点专科114个,其中呼吸科连续十四年排名全国第一,变态反应排名全国第三,胸外科、小儿外科排名全国第五,精神医学排名全国第六,小儿内科、罕见病排名全国第八。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主动融入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发展大局。与广州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广东省科学院等单位建立了深度的战略合作关系,建有粤港澳联合实验室3个。作为广东省本科教育国际化办学改革试点单位,与14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所国际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联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和斯特拉斯堡大学共建中法霍夫曼免疫研究所。自2010年起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目前在校留学生200余人,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的23个国家。

半个多世纪的薪火相传,学校逐渐形成了以“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广医人精神和“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追求卓越的人生态度”的南山精神为核心的广医精神文化,确立了“德术兼修、医文相融、师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医疗服务等方面与国家和区域发展紧密互动,并在抗击非典、亚运医疗服务、埃博拉疫情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重大公共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新的历史时期,广州医科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学科强校、人才兴校、特色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凝心聚力、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努力建设成为一所位居全国独立建制医科院校前列,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国内一流的医科大学!

小编推荐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8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