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暂未公布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议考生以普通公安专业或法学专业为主要报考方向。若未来开放合作项目,需重点评估其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及国际认证情况,结合职业规划与经济条件综合决策。
一、办学资质与项目认证
目前公开信息中未明确提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存在官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根据2025年招生计划,该校本科招生仅包含公安专业(2850人)和非公安专业(法学40人),未提及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建议考生通过以下渠道核实最新信息:
学校官网:定期更新招生简章与合作项目信息。
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平台:查询项目合法性与认证情况。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
普通公安专业课程(非中外合作)以实战化教学为核心,涵盖:
核心专业:侦查学、网络安全与执法、治安学等,注重公安技术与法律实务结合。
实践教学:与30余个公安实战部门(如北京、杭州、广州公安局)合作,实行“一论文五报告”考核,强化实习与实战能力。
师资力量: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45.6%,部分院校(如中国人民警察大学)聘请1000余名公安实战教官参与教学。
三、就业前景与单位分布
毕业生主要进入公安系统(占比90.97%),就业地区集中于:
地域分布:北上广深(30.25%),东部地区(27.71%),西部地区(26.52%)。
薪资水平:应届生平均起薪5300元,5年后可达9700元,10年经验者超15000元。
重点单位:地方公安机关、铁路公安、海关缉私部门、移民管理机构等。
【发展历程】涉外警务专业开设于2007年,2019年入选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设有世界警务发展与国际合作研究中心、国际移民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
【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59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8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27人。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1人,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1人、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1人、北京高校优秀大学生学科竞赛指导教师1人、公安部直属机关“巾帼建国”先进个人1人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公安实战能力,熟悉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按照公安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实战化要求,系统掌握涉外警务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相关的知识、方法,通晓相关国际规则,具有全球视野、外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较强职业发展潜力的高素质国际化卓越警务人才。
本专业设置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日语、俄语、阿拉伯语等多语种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实验班。
本专业学制4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习近平外交新思想、国际政治、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别研究、国际执法安全合作、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中外警察制度比较、警务英语和第二外国语(法、德、俄、日、西、阿等)。
【毕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公安机关从事外国人管理和国际警务交流与合作等工作,部分毕业生在驻外使领馆、国际组织中任职,或在其他政法机关从事国际合作相关工作,一定比例毕业生攻读硕士研究生。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dangshu.com 【当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8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